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3 共2520字
标题

  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设计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创新性思维,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探究能力。 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计,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快乐场所。

  一、给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思维活跃性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是教学的主体,负责给学生灌输知识,替学生综合和整理各类知识点,学生只要负责记忆就行。 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虽然进行了大量练习,但是由于学习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思考,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而是模仿教师的思路进行解题。 对于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思考,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摆脱思维定式, 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究,最终使数学知识真正内化,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 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使他们能高效地掌握和运用学到的新知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 只有双方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 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对教师畅谈自己的想法,使师生关系在不断交流和了解过程中加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喜爱上升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能积极调动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实现直观高效教学

  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直观思维, 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和形成过程, 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把多媒体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直观的视觉感受来激发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发展。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 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直观、动态的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使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在直观教学中获得突破,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抽象思维的限制,他们很难理解教材内容。 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把一个圆柱体切割成许多小份,然后在通过拼凑重新组成了圆柱体, 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理解了什么是割补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究, 他们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同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投入百分百的精力, 由于兴趣激发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也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进行知识探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来验证知识的推导过程, 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 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在动手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对新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探究, 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的数学潜力激发出来, 他们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中对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 充分体会到了学习主体的作用,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探究, 在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进行点拨, 使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 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 长方形时, 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 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 请大家实验一下。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 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 “你们看到的圆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л 倍。 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彰显个性,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论对与错,尽显个人所思所想,教师给予学生应有的指导与呵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掌声、得到喝彩。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到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 向学生展现直观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视觉上给学生带来冲击,让他们感受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探究中不断提高,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