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一些思考

来源:科技经济导刊 作者:刘冬梅
发布于:2017-06-05 共2276字
  摘   要:探讨数学建模相关概念,反思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实践,把握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建模教学的目标,以提高数学模型的求解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新课标;思维.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数学建模即构建数学模型,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把数学看做是一种模型,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这有利于促进新课标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开拓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概念。

  1 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

  面对实际生活中杂乱无章的现象,学建模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复杂内容,从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关系,而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就是抽象出概念、命题、法则、定理的过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抽象概念,数的认识中可以抽象为数学模型,数的认识是数学这栋建筑的地基,将现实生活事物数量与阿拉伯数字对应,数的计算就是房子框架支撑着整栋建筑,进而帮助教师开展建模教学。

  如十进制计数法是表示数的基本模型,整数四则运算定律是数学运算基本模型,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用符号表示函数,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对模型进行变形,一步步的渗透建模思想,并拓展模型的应用范围。又如在数量关系的计算过程中,时针与分针,用数字表示整时的时间,在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各种图形,也是学生逐步发展建模思想的过程。

  2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

  很多老师对数学建模不甚了解,建模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之前很少接触建模思想,设计的教学目标缺乏操作性,不够具体。建模教学的方法针对性差,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比如有考虑线段图这一数学模型的特殊性,不能适度的安排练习的分量、次数与时间。放大了练习法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达不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环节的设计单一、陈旧,只是按照课本知识的排列顺序,没有针对某一数学模型专门设计教学环节。

  没有精心选取适合开展建模教学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建模思想进行渗透。建模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无法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没有强调画图准确性的重要性,教学方法针对性差。

  这是由于没有在教学中系统渗透建模思想意识,以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或者联系,讲授时也是按照分析题意,画图,学生被动倾听、观察然后练习。教师很少研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多数依据自己从前的教学经验开展,没有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再加上老师很少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没有充分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质,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3 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数学建模思想。

  明确小学建模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师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应该坚定地将目标指向儿童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建模思想,引导学生在利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建模的过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养成用符号来构建模型的习惯,还应具备根据具体情景构建模型的能力。

  精心选取建模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与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确定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之前指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题干真正的意义,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理性选择建模教学的方法,要注意讲授的直观性,教学方法不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科学设计建模教学的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授,练习巩固与课堂小结,在创设情境环节加入了一些活动的元素,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建立模型,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手势,快速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建立的模型。

  及时进行建模教学的评价,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考虑建模教学效果,检测学生模型的识记情况,加深学生对于模型的进一步理解,更深刻的体会到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好处,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4 思考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教学既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必须培养教师的建模教学意识,使学生养成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习惯。它要求老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自己是知识重要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重视学生的模型思想,不断以新知识充实自己,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提高学生建模能力,讲清所教知识的来龙去脉,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基础,顺利建立模型。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提高数学模型的求解能力,通过训练直觉,猜想,联想,顺利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来培养学生形成通用解题规律,注重变式的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参考文献:

  [1]D.A. 格劳斯 . 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陈昌平等译)[M].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学军 . 师风教艺初探 兼谈中国人民大学师德风范建设 [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3. 
  [3] 李宁 . 陪学生一起做研究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Rose Mary Zbiek, Annamarie Conner.Beyond Motivation:Explor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s A Context for Deepening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Curricular Mathematics[J].Educational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6,(1)。 
  [5] 朱旭平,徐旭琴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问题情境的建模范式解读 [J]. 新课程研究 ( 教师教育 ),2007(2).
原文出处:[1]刘冬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试用数学建模思想[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9):177.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