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较为深奥,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如何通过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是现下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高效课堂即在有效时间内,促使学生头脑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合理改善学生学习状况,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可相关教学经验,分析现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有具备培养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但是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一种畏惧心理。并且,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通常都是以生硬、呆板地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课堂,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地位受到限制、缺乏有效提问、缺乏系统性总结等问题,为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导学案,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开预习,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内容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动力;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通过精准设问,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学内容。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与改革,但是,教学方法依旧相对单一,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属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变种。从本质上讲,依旧属于“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状态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并且,由于教学课堂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长期发展。
(二)学生主体地位受到限制
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学课堂的开展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辅助者。但是,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课堂时,教师本身依旧占据着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即教师控制着一切,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且师生、生生互动较少,教学课堂氛围比较低沉。
(三)缺乏有效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免发现,学生明明在教学课堂上已经掌握讲解的数学知识,然而在解答习题时遇到稍微变换的习题却会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就是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提升导致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记忆相应的数学知识,并没有深度理解教学内容。
(四)缺乏系统性总结
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关联性与关联度,在课后或者某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系统地总结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进行系统性总结,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度掌握数学知识。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应用导学案辅助教学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具备的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教学目的编排的教学导学材料。完善的导学案主要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内探究、课堂检测、课后总结构成。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要深度备课,挖掘教材内容,全面了解教学要求与相关课程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涉及的高考考点,将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然后,在编写导学案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时,要缕清整体、单元、各节的基本知识脉络,为学生构建清楚的知识框架,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相关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在导学案上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紧随教师思路。例如,教师可通过导学案将教学知识以简答题或者填空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实现教学内容的初步预习与了解。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学生会大致勾勒知识框架,并且通过导学案,学生还能够了解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复数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引入复数的性质、四则运算、有理化等相关问题,通过简答或者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个复数知识的大致框架;还可以引入一些基础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为加强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复数与向量之间有何关联?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与讨论,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优化教学课堂导入方式
作为教学课堂的起始阶段,教学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会影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影响学生在教学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起始阶段就直接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很多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缺乏兴趣,导致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在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时,学生处于走神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为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课堂导入方式,改变教学导入的方法,在教学起始阶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以此转移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一课时教学时,学生对于科技技术有着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以3D打印或者3D模型制作为教学切入点,导入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3D模型,或者拓展一些有关3D打印的视频,激发学生对3D图形的兴趣。然后,由3D图形回溯到空间几何体三维视图与直观图,这种由实际用途回溯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到教学内容的实际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且在了解到教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后,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具备更强的关联度与关联性,很多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一点核心知识就可以拓展与延伸很多的知识。为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应用时,可以分为三种应用原则。其一,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展开课堂导入,以教学内容核心作为思维导图主干,然后逐渐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为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思维导图支干细化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案例。比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随机事件为思维导图主干,引入彩票、掷硬币、摇骰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认识。其二,通过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可以在某一环节内容教学结束后,通过某一核心教学内容作为思维导图主干,逐渐拓展与延伸细节性的内容,以此保证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章节教学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分别绘制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个思维导图,分别引入细节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对比三者之间的不同,以此强化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理解。其三,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比如,教师可以函数为中心,引入三角函数,由三角函数引入三角形相关知识,由三角形相关知识引入图形相似相关知识,以此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四)开展精准设问
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止步于理论、浅层知识,只有深度理解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疑而思,思而学。问题是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重要途径,通过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这一完整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展开的提问或者引入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属于无效提问,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无法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展开精准设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展开思考,进而探究问题。过于直接或简单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并不会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甚至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倦心理。高中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游戏、规律游戏,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种数学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断发现与解决数学规律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从而萌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动力。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问题实践,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用途与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排列与组合》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把1到25这25个数字无重复地放入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格放一个数字,使得每一行满足从左到右递增,每一列满足从上到下递增,求共有多少种排法?”这种充满趣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之后教师再引入应用排列组合知识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为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应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优化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开展精准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江利阳.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2]陈丽.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南北桥,2017(12).
[3]陈炳泉.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