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的生产与流动,包括新闻业的形态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美国纽约大学杰夫·贾维斯(Jeff·Jarvis)教授在《News articles as assets and paths》中提出了“新闻部件化”这一概念。他认为,受众的需求是多样的,而由记者编辑写就的一篇逻辑结构完整的文章并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如果将新闻的文本不再按照倒金字塔结构或者文章本身的逻辑结构,而是拆分成比如新闻事实、新闻故事主体、新闻背景等各个不同的“部件”,不同的部件可能不再出现在同一篇新闻文本中,从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新闻的了解程度而阅读其中不同的部分。
“新闻部件化”是新闻文本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否就是解决“个性化”新闻的最佳方案?本文试图通过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新闻部件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新闻部件化”的概念分析
从下面“新闻部件化”呈现的版本 1.0 来看,新闻的各个部件由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生产,再由专业的媒体组织负责整理和加工。当然,并不意味着媒体不能进行把关和引导。通过选择,媒体同样还可以进行把关控制甚至设置议程。而版本 2.0 则重在说明媒体可以过滤掉受众生产的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把有价值的信息整理加工出来。并且通过时间流的方式,实时推送更新事件的进展,使得新闻成为一个过程。
通过对“部件化新闻”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新闻部件化”这一概念的实质所在。
(一)参与式新闻深入到新闻文本结构的表现
部件化新闻的作者不但有专业的新闻记者和编辑,还有积极的受众参与其中,因而具有明显的参与式成分。但部件化新闻的参与又有与传统的参与式新闻明显不同的地方。
丹·吉摩尔认为,参与式新闻是“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导、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
刘建明等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则将参与式新闻定义为:“新闻工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读者和记者都可以就新闻事件发表观点,展开讨论。”
从目前参与式新闻实践的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受众对传统的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以及对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媒体参与。对新媒体的参与相对于对传统媒体的参与,受众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参与的本质更为明显。
新闻部件化很难说是属于以上哪一种形式。它可能是受众主动参与到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结果,也可能是受众自己创建独立的网站的表现,如维基新闻网和韩国的OhmyNews 网站。这也就是说,新闻部件化更多的是指新闻文本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体现出参与式新闻的内涵。
传统的参与式新闻生产过程,新闻的文本依旧是由专业的编辑部门单独生产,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或是评论事件补充事实,或是参与报道提供素材,受众提供的素材只是供媒体参考,“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决定权都在媒体手中。而新闻部件化后,媒体只剩下“说什么”的选择权,至于“怎么说”,受众早已做好了。这里表现出了较传统参与式新闻更为彻底的一面,也更符合大众传媒回归“大众”的本质。
(二)媒体加工整理与受众生产制作的结合
新闻部件化不只在传统媒体上有所体现,网络媒体也同样有诸多呈现,比如门户网站也可以让自己的新闻文本部件化。因此新闻部件化媒体的界定是只要它有专业的编辑组织,采用大众传播方式传递信息,能够融合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提供的信息。
新闻部件化的新闻产品由两个部分构成: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生产大量内容,然后是专业媒体的加工和整理。一方面,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在素材的采集、及时的发布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他们生产的内容海量,繁杂无序,在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专业性上有所欠缺。而另一方面,媒体虽然在信息的采集上有天然的缺点,但是在信息的加工整理上有其传统的优势。比如一贯的文风、专业的编辑可以相对保证信息的高质量。这样将二者结合,既可保证时效性又能保证专业性和客观性,既能避免信息过载给受众带来信息焦虑又能提高媒体高质量信息的生产能力。
(三)协作式新闻与防范机制的结合
相对而言,自媒体很难做好所有的报道,因为个人的精力有限,所擅长的领域也是有限的。在这个受众要求越来越高,报道的专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没有个人能做好所有的报道。所以,自媒体更擅长于某个方面事物的报道,而不是各行各业的新闻。
参与式新闻是一个大的范围,是指个人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去。而协作式的新闻生产方式则是参与式新闻的一种方式———即如同维基百科那样,多人参与,共同围绕某个话题,贡献各自的力量。对于很多新闻来说,完全可以采取这样的模式。比如冰雹灾害,有些人在现场,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有些人研究气象物理,对冰雹等专业知识有很深入的了解;有些人从事民政救灾工作,擅长灾后情况的处理。似乎看起来这种协作式的新闻生产方式可以让每个人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最佳作用,其实不然。虽然协作式的参与式新闻可以集中每个人的力量,但是没有一个优秀制度的保障,则会陷入混乱。一方面,每个人都参与到协作中,产生的信息量会大大地增加,但这也可能会因为信息量过于庞大,缺乏必要的引导而使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和忽略。另一方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某方面的专家,生产的内容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评价过滤机制,则可能导致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比如美国的新闻网站 Digg,该网站产品形态是由用户来提交各种文章链接,再由用户来对文章进行“顶”和“踩”,最后经由特定算法计算出最受欢迎的文章,并依次排列在首页上。
也就是说 Digg 将文章质量的评判权从编辑的手中交到用户手中。而用户则会出于各种主观的原因,“顶”或者“踩”某篇文章。如果换做文章是自己所写(协作式内容)则更容易因为主观情感而影响对文章质量的评判。
所以说仅仅有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的协作生产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来保证优质的内容能够脱颖而出。而新闻部件化加入了专业的编辑部门进行整理加工,这是保证新闻内容质量的机制之一。专业的编辑部门一方面可以过滤掉许多重复、琐碎、情绪化过于强烈、虚假造谣的信息(当然不是全部);另一方面,专业的编辑部门都是有专业编辑训练的组织,能够保证生产的内容在整体上相对比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生产的要更准确、简练和客观。所以,为了防止无效信息进入新闻文本,就需要有编辑部门的存在,进行把关和控制。通过选择受众提供的内容以及加工整理,来提供优质的内容。
二、“新闻部件化”的原因分析
(一)媒介素养的提高促进了受众的参与度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
随着受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信息的接触程度的增加,受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导致了其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而媒体本身固有的商业化属性自然不会对这种市场需求置之不理。也就是说受众日益提高的媒介素养会促使媒体努力提供质量更高的新闻产品。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高了媒体生产高质量新闻产品的可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时代的来临,大量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传播与过程中。
新闻部件化的要义之一就是大量的受众参与到信息的采集制作中,而这一群体的媒介素养得到提高,则意味着他们对信息的筛选水平、基本的采写水准、对新闻选题的把控能力都在提升,而这无疑会让他们生产的信息更加具有含金量,甚至可能逐渐脱离那种口水话的唠叨。再往前一步说,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专业化程度的增加,每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会越来越高,作为信息生产和传播者的人群,在专业知识上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
(二)信息过剩导致把关再现
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资源相对稀缺。在互联网发展进入 Web2.0 时代后,尤其是 UGC(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后,提供的社会信息量大增。信息量的爆炸增长有利于打破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垄断,但是也会带来像信息过载而导致真正有价值信息被忽略等问题。
信息过量(或“信息过载”)是指“人们接受了太多信息,却无法有效整合、组织及内化成自己需要的信息,以致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
我们一般认为 UGC时代是一个去中心化、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时代,但是随着信息过载情况的日益严重,信息组织者的作用又将重新重要起来。在信息量持续爆炸性增长的网络时代,受众接触到的信息远远超过自身能够有效处理的水平,所以客观上需要信息组织者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就指出过:“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
专业人员不仅在检索上具有优势,在新闻信息的加工整理上也具有优势。因为传统的新闻信息生产者,大都经过专业的训练,相较于业余的受众群体,他们能够提供相对优质的内容。通过设立专门的内容编辑整理部门,集合受众生产的各类信息,按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的制作要求进行整理加工,重新履行把关人的职责,为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三)媒介新技术的发展
在网络时代,人工提取新闻摘要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只要人手足够,凭借 google 等搜索引擎,寻找关键词,这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难事。但问题在于如何从茫茫信息的海洋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
比如说基于语义算法的移动阅读应用 Zite。目前 Zite 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应用软件,它基于某种特殊的语法分析系统和统计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记录,来为不同用户推荐不同的信息。相较于普通的 RSS 类订阅应用,它更智能更个性化。譬如使用 Zaker 或者 Flipboard 订阅《纽约时报》,所有人收到的内容都是相同的,而不同的 Zite 用户订阅同样的《纽约时报》,收到的文章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语义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可以让电脑自动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极具个性化的信息,而且在新闻部件化中必须的一个步骤———提炼受众生产内容的摘要———也同样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北京时间 2013 年 3 月 25 日,雅虎公司收购了新闻聚合阅读应用 Summly,“这个网站没有一个编辑,却可以通过算法和技术,完全自动化地抓取其他网站的新闻,并用简短的文字提炼新闻摘要。”
而据新浪网等科技媒体的报道,该应用还可以将新闻内容提炼为不足 400 字的摘要。
个性化信息提供和自动信息摘要技术目前已经逐渐成熟,但因为中文的语义语法规则和英语有较大的区别,目前中文个性化的语义分析技术和内容摘要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准确度上还有待提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不会是不可突破的难题。而至于实时更新的时间流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新浪微博等网站都能做到这一点。
三、“新闻部件化”的影响分析
(一)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形态无论如何变化,其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并无本质上的改变。而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传播模式交错混合,新闻部件化背后就包含了多种传播模式。专业的媒体组织在最后的加工阶段,仍然体现出一种大众传播模式的形态,而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在生产新闻时,又带有人际传播的意味。所以,新闻部件化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对媒体形态的划分上。越往后发展,媒体越来越难以用传统的传播模式来划分了。
传统的传播理论中,受传者和传播对象是英文词 Audi-ence 的中文译词,乃大众传播学中“收者”“、视者”“、读者”或“听众”、“观众”、“读众”的集合名词。“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标,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衡量其社会效应的天平。”
传统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或者说是反馈信息的生产者,而非原本信息的生产者。但是随着Web2.0 环境使网站逐渐采取开放、参与的模式,更依赖于用户的参与、主导和建设,很多普通用户将自己创造的内容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供其他用户分享,也就是说信息的生产进入UGC 时代,一般将之翻译为用户生成内容。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经预言过未来社会会出现一种新类型的“生产型消费者”,新闻部件化正是基于这种“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的贡献才得以发展的。这不仅使得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不再明确,受众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也使得“‘媒体权力发生结构性变迁’,即过去长期处于弱势的普通社会公众一方正实现传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传播力量的明显增强。”
新闻部件化中的素材以及最后呈现的文本中,所有内容都是由用户(即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创造。也就是说一方面,这些用户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这些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现在还能单纯的叫做受众么?
(二)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
新闻传播的实践最终要体现在新闻文本上,新闻文本不仅仅是文字的文本,也可以是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实践中,新闻文本总是相对单一的、封闭的、完整的和自成体系的。传统的新闻文本,绝大多数是倒金字塔结构及其变体,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然后层层递减,或者有时也用华尔街日报体。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明确的语义系统和完整的体系,它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明确的线性思维,即你只能跟着作者的思维阅读整篇文章。而新闻部件化后,新闻文本的结构充满了再生的成长性。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们将不再能控制受众的思维,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原本属于受众的用户不断生产新的内容,专业的编辑不断地筛选编辑添加新的内容,新闻的文本在结构上就会变得越来越长,语义也就会越来越丰富。
就新闻部件化来说,新闻文本更多地体现在文字上,而非视频和音频上。新闻部件化发展使得新闻文本的语义越来越丰富,而且作者无法再控制受众的思路。受众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文本的某些部件,而不是整个文本,有时候作者想通过整个文本来表达的意思,可能受众并不能很好地的体会。
这也就是说,作者占据主体的时代可能会就此终结,受众才是王者。因此,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考虑受众的体验。
四、结语
通过上述探讨,本文认为,“新闻部件化”是未来新闻业的发展趋势之一。由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生产内容再由专业编辑组织加工整理的模式能扬长避短,既能发挥社会化新闻生产的优势,又能增加新闻信息的质量,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本文并不完全认同杰夫·贾维斯等提出的“新闻部件化”概念。“新闻部件化”可以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新闻部件化”不仅是新闻文本结构的巨变,受众出于需求的不同而选择阅读不同的“部件”,而且新闻的“部件”可以是由受众生产制作的,新闻媒体只是作为编辑加工的部门而已。
注 释:
[1]Jeff·Jarvis.News articles as assets andpaths[DB/OL]2012/05/26.
[2]丹·吉摩尔.草根媒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
[3]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159-160.
[4]Carlos·Gong.Digg 做错了什么? [DB/OL].2012-07-17.
[5]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6]蔺丰奇.信息过载问题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9).
[7]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
[8]陈禹安“.报”与“纸”都在走向“死亡”?———从 < 新闻周刊 > 和 The Daily 再谈纸媒转型路在何方[J].中国记者,2012(3).
[9]邱沛篁,吴信训,向纯武等.新闻传播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73.
[10]周笑,傅丰敏.从大众媒介到公用媒介:媒体权力的转移与扩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74-78.
参考文献:
1.丹·吉摩尔.草根媒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3.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