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新闻作品《雪崩》的特点、制作思路及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7 共5091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陆续进入传播领域。

  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面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体的必然归宿。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所使用的“融合新闻”的概念主要着眼于应用新闻学意义上的内容呈现融合。“融合新闻”又称“多媒体新闻”,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不同的媒体形态集中在一篇报道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融合新闻理念的指导下,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报道问世,该报道即为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雪崩》。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写作”(Feature Writing)的获奖作品是《雪崩》(Snow Fall),作者为《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

  《雪崩》的报道灵感来自于对滑雪场上高死亡率的高度关注。这组报道16位滑雪者在美国卡斯卡德山遭遇雪崩惨剧的特稿,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及每个当事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雪崩》成为传统新闻向融合新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报道。仅在发布后六天,这一报道就以出色的表现力获得了290万访问量和350万页面浏览量。

  同时,传统纸质报纸还出了5叠报道,并很快推出了电子书,之后在周末版《纽约时报》上推出了特别报道。这组报道创新了新闻报道的形式,用现代化的技术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为报纸赢得了声誉和读者,成为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强化报道效果的范例。

  打开《雪崩》专题,我们可以感受到雪崩那一刻的情景,伴随着呼啸狂风的音效,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广角镜头中的风卷积雪的动态图像,让人如同进入了立体电影的情景。然后随着一座动画天桥的延伸,读者越过了群山,抵达了滑雪地,抵达了雪崩发生、滑雪者罹难的地方。动画是按照用激光雷达获得的数字高层模型和地形的卫星地图而创建的虚拟模型,雷达测得的数据、空间三维信息和激光强度信息使得动画非常逼真,令人如临其境。

  这只是精彩的“雪崩”报道中的一小部分,《雪崩》这个在“融合新闻”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包括六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即“山谷滑雪”、“到达山巅”、“开始下山”、“雪崩爆发”、“发现遇难者”、“八方支援”,对雪崩事故进行了从点到面的全面报道。下文将从三个角度来对《雪崩》这篇报道进行探讨。

  一、《雪崩 》的特点——体验式报道

  在这次对雪崩事故的报道当中,《纽约时报》网站并没有简单地将内容从“纸”上搬到了“网”上,而是从用户体验出发,利用多种媒体构筑复合型信息流,将整个页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动,真正将新媒体元素与文字相互融合、相互嵌套。

  文字依然是此融合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体形态。从报道内容来看,专题记者约翰·布兰奇将滑雪场事故高发这一常规新闻选题处理成一个带有章节的系列报道,文字内容集合了新闻事件总体报道、事故地点介绍、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方面。作者运用细腻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到雪崩的现场。《雪崩》以文字为主体的报道模式,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力量和策划能力,同时又借用网络丰富的表现手段(图片、视频、音频等)以及良好的互动性等特点,实现了在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前提下弥补劣势。

  直观形象的图片是《雪崩》重要的组成部分。报道中多处都对图片有创新式地使用。例如,《雪崩》最先为读者带来的是大幅的动态图片(图1),展现了狂风吹拂下的雪地,瞬间激发读者的现场感。如果单纯用文字描写事件发生时滑雪场地的地表情况和气象状态,表现力有限,这时作者在正文中及时插入动画(图2、图3),表意简洁丰富。主要角色在文中登场时,在文章一侧,会利用“介绍卡片”的形式来对人物的形象、年龄、职业等进行说明,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点击卡片之后,还能看到关于人物的图片集。在介绍雪崩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时,《雪崩》综合运用文字、显微图片的手段,形象化讲解从落雪到发生雪崩的演进过程。文字解说和显微图片描述了落雪的过程及雪的微观结构,说明雪崩发生的必要因素。这些直观易懂又不失科学性的呈现,兼顾了报道信息的清晰和报道页面的完整美观。视频运用增强该特稿的效果。文中对所采访的人物进行描述时,还会用点击即可播放的视频加以佐证,强烈增加了描述的具体程度和读者的投入度。每个视频长度都控制在1分钟左右,时间较短,这种做法也不会打断整篇文章流畅的行文。该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在介绍滑雪场的背景信息时,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编辑使用了类似电影的剪辑手段,通过场景的切换和画面的动态效果,营造出了好莱坞大片一般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手法很好地渲染了山谷滑雪场极致的美感,也传递给读者一个信息——正是这种极致的美感吸引着人们选择在这块危险的滑雪场滑雪。

  对多媒体元素“度”的把握是作品设计的一大成功之处。网络报道比起传统的印刷版报道具有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雪崩》这篇报道融合了音频、动画、电影制作等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对单调枯燥的文字阅读有调节作用,但是也有可能会有打断读者阅读节奏、分散注意力的负面效果。没有这些技术,一篇长文单调乏味,但是,这些元素过度运用,同样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度”的把握因此成为艺术。《雪崩》报道对多媒体元素“度”的把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多媒体元素干扰读者的阅读路径。以灰白色为主要色调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既反映了当时雪崩的真实情况,又不至于吸引过多读者注意力,将用户的阅读路径始终锁定在文章附近。设计人员在特定的位置放置特定的视觉元素,将占网页面积较大的动画放在文章的首尾处,并非插在文字中间,这样就可以不打断读者的阅读过程,既保证了读者“以阅读为主”的体验,又能用多媒体元素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为了不打断用户阅读的连续性,编辑在媒体素材的选取和使用技巧上下了很多功夫。对色调的调整使得与文章混排的图片减少了突兀感,流畅而又简单朴素的动画特效也减少了读者分神的可能性。尽管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但编辑只会在文字无法发挥较佳作用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其他媒体素材来辅助说明,这也避免了图片、视频等素材的冗杂现象。

  总之,《雪崩》并没有将报纸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基于“融合新闻”的理念,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创造新产品。不同于当前不少媒介融合的妥协之举,《雪崩》的作者不仅限于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是创造新的内容,创造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内容。《雪崩》成功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传统媒体人,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制作自主创新内容才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王道。

  二、《雪崩》如何产生——制作思路

  据统计,在《雪崩》上线的短短6天内,这篇报道访问量超过了290万。这篇如此成功的报道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撰稿人以生死矛盾为主线,巧妙地将数据事实穿插进报道,做足了功课。布兰奇为了写作这篇报道,采访了亲历这次雪崩的幸存者及其家人,专程远赴阿拉斯加向雪地科学奖请教。为了获得准确的海拔、滑行速度、风俗等资料和数据,他还穿上了装备,到达雪崩的发生地,力图最大程度了解雪崩当天的情景。

  此外,《雪崩》对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合理,值得我们探究《雪崩》的多媒体制作班底的架构和思路,这对于未来的新闻工作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雪崩》的整个制作过程花了六个月时间。

  在选题策划阶段,布兰奇便与该报网络版数字设计部进行沟通,确定这篇报道要以一种新的融合多媒体和文本的报道形式呈现出来。为了满足后期音视频、图片、动画制作的需要,布兰奇在采写阶段就已经与视频记者、摄影记者有了密切的合作。为了给后期多媒体制作留下更多的空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推敲。比如,为了能用动画模拟出雪崩事故现场逃生的情况,布兰奇除了了解所有当事人的逃生情况外,还搜集事发地的地理资料(例如卫星图片、气象信息)、事发时的风俗、雪崩的速度等细节,以便计算机建模。

  《雪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功于数字版式设计的编辑们,因为在进入多媒体制作阶段之前,负责版式设计的六位编辑就达成了共识——所有的技术均要服务于文本。具体而言,编辑团队将重点放在故事本身,包括故事叙述的节奏和叙事内在的冲突,确保每种多媒体元素都能让读者对于故事产生不同的体验。他们只在文章需要的地方添加多媒体手段,制造一种微妙的氛围。正是秉持这种制作思路,《雪崩》很好地嵌入了文本和多媒体元素,令读者获得了愉快的阅读体验。

  在版式设计的同时,时报网络开始对《雪崩》的发布进行策划。为了适应不同的操作平台,该报数字设计部专门开发了适用于各类操作系统、各类浏览器的版本,还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测试。

  他们使用了html5等技术手段,这使得他们可以一次制作多处发布,不仅在网络上,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也可以获得良好的重现。参与这一项目的技术人员敏特(Myint)表示,希望这些行为能够将浏览器的表现能力“挖掘到极限”。

  在发布策略方面,《雪崩》选择了网络优先,多种平台同时推进的策略。这种网络优先的发布策略符合“融合新闻”的本质特性。2012年12月20日上线之初,首先在Twitter上发布公告,通过社交网络进行推广。与网络版推出的同时,《纽约时报》在亚马逊网站上推出2.99美元的电子书。一周后,《纽约时报》印刷版才以专版形式予以刊登。

  三、《雪崩》之后——反响与争论

  作为一直被唱衰的传统报业的代表,《纽约时报》的这一次创新引起了足够的舆论关注。围绕着纽约时报的数字化专题报道《雪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界都加入了讨论。由于投入巨大,对其商业模式可行性的争论尤为激烈。

  《雪崩》获多方称赞,并于2013年荣获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称之为“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的最佳范例”。美国资深科技记者欧姆·马利克也对《雪崩》项目大加赞赏。他认为,《雪崩》项目的新媒体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纽约时报》完全可以沿着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

  在《纽约时报》推出经典的《雪崩》之后,国内外的多家媒体也开始了相关融合新闻报道的探索,例如《中国日报》推出《继续活着:中国失独者调查》,英国《卫报》推出《解密国安局档案》。

  在舆论一片叫好的前提下,也有一些人认为《雪崩》的成本过高。据悉,该项目由11人的制作团队共耗时6个月完成,期间的耗资更是高达25万美元。《纽约时报》网络方面的负责人也表示,《雪崩》不是该报纸网站的常规项目,因为这“十分奢侈”。

  他们认为《雪崩》投入巨大,却难见盈利,大规模推广会让《纽约时报》陷入被动。

  对此,本文笔者不敢苟同,仍然看好其前景。

  对于这次《雪崩》报道的运营模式,《纽约时报》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对该内容多次利用,发布渠道包括网站、报纸、APP,甚至还开辟思路,而且还发行了单行本。在上线的一周内,这篇报道浏览量超过了350万,一周之后,《雪崩》的网页上被植入了广告,大量的访问量也能带来一笔可观的广告收入。同时,《纽约时报》在亚马逊网站上发行《雪崩》电子书,售价2.99美元。由于前期的技术准备,将网页内容转制成电子书的成本很低。《雪崩》团队还在2013年以这种模式出版了约12本电子书。再者,比起向用户收费,内容的深度开发才是报纸最擅长的领域。此外,《雪崩》充其量就是一则专题报道,为什么非要对一则报道要求盈利呢?如果因为制作成本高就要求必须实现盈利的话,那互联网领域的很多革命性的产品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况且,《雪崩》的回报不能仅仅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次大制作除了为《纽约时报》网站带来了新的访客之外,还再次巩固了《纽约时报》在新媒体领域开拓进取的形象,斩获普利策新闻奖,为报纸带来了声誉。

  当然,内容如此精彩的《雪崩》也确实存在资金投入较大的实际情况,而国内对新闻产品直接收费的概念也尚未形成,依靠电子书、收费APP等方式实现融合新闻产品盈利的可行性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融合新闻的推广存在障碍。

  然而,对于国内外大型媒体而言,《雪崩》的经验也并非完全不可学习,但前提是需要对此类融合新闻作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和足够投入。尤其,如果将来能够打造融合新闻产品批量化生产平台,运用技术手段将添加多媒体元素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流程化,不仅可以极大降低成本,解决融合新闻投入大的难题,而且可以提高融合新闻产品生产的效率,那时候将真正能够将融合新闻发扬光大。

  《雪崩》作为融合新闻的产物,能够赢得如此欢迎,值得国内媒体和媒体研究者深思和总结。我们也很期待以《雪崩》为代表的融合新闻能够给新闻业带来“雪崩效应”,引领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主流发展方向。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