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 中俄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推动区域与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 中俄在当前国际舆论话语体系中并不占优势, 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影响力与其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 两国在经济、文化、能源、运输等多方面展开了合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为了干扰中俄互惠合作与发展进程, 凭借其强大的媒介霸权, 频频向两国施加舆论压力, 公开传播关于中俄的不实言论, 使两国国际形象受损, 导致某些发达国家以有色眼镜看待中俄发展。这不仅不利于中俄自身的发展, 也阻碍了两国推动区域与国际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俄要想在国际社会树立正确形象, 传播自己声音, 就必须在媒介领域寻求合作, 抵抗来自西方阵营的舆论压力,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国际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中俄媒介集团; 合作基础; 合作方法; 实施机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force, China and Russia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and their cottribution to boos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China and Russia do not tak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opinion discourse system,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ir great power position. Under strategy partner relation framework, China and Russia cooperate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conomy, culture,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interfere with the reciproc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 western capitalist faction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uses its strong media hegemony to frequently impose opinion pressure on China and Russia, publically publishing and communicating false opinions about the two countries, and tarnishingthe image of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causes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wat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with color glasses. It is not only unhelpful for self-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but also blocks the two countries to promot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et up proper im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communicate self-voice, China and Russia must cooperate in media field to resist the pressure from the western faction so as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development while pursuing self-development.
Keyword: Chinese and Russian media group; cooperative basis; cooperative metho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中俄是相邻的两个世界大国, 从历史上看, 两国有相似的政治文化, 有相似的发展历程, 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两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 也在促进世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共同的使命与责任为两国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当今世界舆论话语权格局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其强大的媒介实力, 掌握着世界话语主导权,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拥有绝对的舆论霸权。中俄媒介集团如能实现合作, 可以有效抵抗来自西方阵营的舆论压力, 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贡献力量, 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展。鉴于此, 探讨中俄媒介集团的合作基础、方法与实施机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基础
媒介集团是媒介组织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形式之一, 主要包括媒介集团和广播电视集团。媒介集团是生产力发展至一定阶段出现的至少由两家以上报纸组成的出版及经营的联合实体, 它具有相对雄厚的出版实力和经营规模, 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媒介竞争需求而出现的[1]。中俄两国媒介集团在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 中俄媒介集团发展现状
两国媒介集团的形成, 既是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产物, 也是传媒业适应媒介市场发展和竞争的结果。究其原因, 在中国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二, 媒介格局的变化;其三, 国际形势的高压。在俄罗斯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政治环境大变革;其二, 报业发展遭遇资本短缺难题;其三, 金融寡头垄断传媒业市场[2]173。
经过多年发展, 中国现有媒介集团上百家, 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CCTV、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上海文广集团等10多家媒介集团成为佼佼者。俄罗斯全国共有近3万家媒体机构, 形成媒介集团近百家, 其中属于全国性媒介集团的有今日俄罗斯、俄新社、俄罗斯报、俄罗斯电视台、消息报、独立报、生意人报、莫斯科新闻报、劳动报、共青团真理报等10多家。
综观中俄媒介集团, 两国媒介集团特点比较相近。中国媒介体量一般都比较庞大, 行政化管理导致媒介失去活力, 在新媒体挑战下盈利下降, 融资渠道窄。俄罗斯媒介特点则表现为, 受控于金融寡头, 为政治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 基本稳定发展;受新媒体挑战, 受众正在流失[2]148。由此看来, 网络新媒体对媒介的冲击是一个世界性话题, 受众越来越倾向于用新媒体获取信息, 阅读方式的变迁使得报纸等纸质媒体在传媒市场中处于劣势, 媒介集团的发展面临着新媒体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二)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基础
1. 政治基础
政治基础是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大环境。多年来, 在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的推动下, 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 构建了良好的合作环境。政治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高水平的政治互信。近年来, 中俄双方在“相互信任、坦诚相待,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相互理解、互相支持, 求同存异、友好协商”的气氛中, 两国领导人经常保持联系, 互相通报情况、交换意见, 在国际领域不断加强协调与合作, 双方本着伙伴关系的精神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3]113。高水平的政治互信成为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重要基础, 也是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必要条件, 没有政治互信, 媒介集团合作将无从谈起。
其二, 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中俄两国在2001年缔结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用法律形式确立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及其不结盟属性, 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 发展两国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确保了双方在信息方面的互通, 为中俄媒介集团长期性合作提供了有力且稳定的保障。
其三, 国情与发展模式相近。中俄都是历史文化悠久、幅员辽阔的世界大国, 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大国。中俄面临着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同任务[3]100。在政治上, 两国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输出。在发展道路上, 中俄都坚持自主选择, 都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在经济上, 两国都处于快速崛起的关键期, 都需要在国家发展上寻求合作伙伴。作为媒介集团合作来讲, 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国情和发展模式的相近之处, 为两国相互借鉴媒介发展模式, 相互学习媒介发展经验提供了可能性。
2. 经济基础
在两国长期合作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经济互补的发展格局。两国之间经济互补合作关系, 为媒介集团合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中俄两国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在经济发展中, 中俄两国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有着相应国际责任,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 中俄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相互投资合作扎实推进, 双方利益契合点增多, 经济合作呈现良好态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双方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合作深度不断加强, 进一步发展了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其二, 经济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中俄贸易额自2001年突破100亿美元后, 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双边贸易额在俄罗斯外贸总额中占比提高到10.2%。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4]。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是中俄两国合作发展的结果, 越来越深入、广泛的经济合作, 将成为双方在媒介集团合作领域的物质基础。
其三, 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发展互利经贸合作是两国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外部环境, 也是两国稳定国内经济的重要条件。对俄罗斯来讲, 想要取得经济上的巨大发展, 必须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有所突破。对中国来讲, 要想在既有成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 就需要解决新经济现代化的能源保障问题。中俄双方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决定了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必然性。通过合作, 双方既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也能为两国国内的改革提供重要的外部条件。
3. 媒介体制相似中俄虽然有各自的体制与制度, 但是媒介体制在如下两个层面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其一, 媒介所有权国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媒介体制经过不断完善, 媒介国有制却从未发生改变。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媒介从国有制转变为私有制。从2000年开始, 普京政府对媒介市场进行了大力整顿, 媒介所有权重新由私有制回归为国有制, 目的在于弘扬俄罗斯思想, 强调媒体要为国家服务。
其二, 传媒市场适度向外资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后, 传媒市场正在适度逐步向私营和外资开放, 拓宽了传媒投资和融资渠道。但是, 中国政府对于外资进入本国传媒业有严格把关和控制, 外资控股比例不得高于49%。俄罗斯在普京执政后, 对传媒业进行了大力整治, 将媒介控股权收归国有, 规定外资在俄罗斯建立传媒机构时, 股份不得超过49%。双方允许外资进入本国传媒业, 为媒介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俄媒介集团合作方法
承上所述, 中俄媒介集团不仅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基础, 还有媒介体制的相似性。笔者认为, 中俄双方媒介集团可以运用下列方法尝试合作。
(一) 加强交流沟通
中俄虽然社会制度不同, 但却有相同的发展目标, 合作领域广泛, 国家间和民间都需要以媒介为桥梁, 加强沟通交流。
1. 多角度传播, 实现两国人民交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 中国取得了显着发展成就, 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俄罗斯独立后, 顺利度过了体制转型期, 国力正在快速恢复与发展。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认知速度相对缓慢, 需要两国媒体从多角度反映双方国家发展情况, 实现传播的多领域化, 尽量让两国人民真正完整地了解中俄两国的风土人情、发展成果等, 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加强传播时效性, 实现两国信息及时交流
为了保证时效, 需要两国主流媒体尽可能地压缩编辑程序和提高稿件编辑效率, 实现两国信息能够及时交流, 特别是一些具有极大新闻价值和极强时效性的信息。两国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国之间进行判断决策的依据。为此, 这里对中俄双方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及时性”要求, 以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交流。
3. 充分展示发展成果
中俄国力和国家关系的大力发展, 直接关系到两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两国媒体要充分展示本国发展给对方国家所带来的红利, 为两国人民树立互相交流的信心, 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来往, 推动两国人民到对方国家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中俄媒介集团要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展示两国合作成果, 为两国人民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增进两国对媒介集团合作的信心。
(二) 实现资源共享
中俄两国媒介集团合作领域广泛, 媒介资源共享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石之一。为了促进两国媒介集团实现精准合作和优势合作, 有必要尝试资源共享。
1. 组建中俄联合通讯社
组建联合通讯社的意义在于, 实现媒介资源的合理利用, 减少信息传播成本, 加快信息传播速度, 有助于提升中俄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新媒体极度发展的时代, 两国媒体必须要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如果不建立中俄联合通讯社, 两国发生的新闻事件需要各自驻地记者进行采访、编辑、制作后再发往国内。这不仅增加了两国信息传播的人力、物力等媒介资源消耗, 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大打折扣。此外, 如果双方记者对于两国国情把握不够精确, 还会造成信息传播的不准确甚至错误。长此以往, 双方国际传播影响力将极大降低, 从而影响两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建构与提升。组建中俄联合通讯社, 就可以实现“一稿两用”, 除了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 还将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尤其是在重大国际事件、重大对外关系中表达国家立场时, 中俄两国可以及时沟通、交换立场, 以此来抵制来自西方大国的舆论霸权。
2. 媒介技术共享
媒介技术是媒介集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国在业务采编、制作流程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双方媒介技术存在互补空间。媒介技术包括采编制作的设备、先进经验等。媒介技术共享的意义在于使双方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身长处, 改进自身采编业务技术不足, 完善信息传播技术, 提高信息传播在技术环节的速度。全媒体时代背景下, 文字、音频、视频的处理制作成为媒体必不可少的业务, 中俄在长期的媒介发展中, 形成了可以相互借鉴的先进经验与先进观念。两国媒介集团合作要精准把握双方优势与劣势, 吸收各自的先进技术与管理, 有助于双方媒介集团合作的媒介技术与运营技术加以融合利用, 从而节约业务采编成本, 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从媒介技术共享中创新业务流程, 促进中俄媒介集团合作。
3.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交流合作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 最终执行者还是要依靠媒体从业人员。媒介集团能不能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要看双方媒体从业人员的合作交流程度。尤其是在工作经验、业务流程、两国国情、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交流空间。中俄媒体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召开定期交流会、分享会, 从媒体管理经验到业务采编经验, 再到国情、文化等各领域进行高密度、多频次沟通与交流, 不仅可以熟悉双方的采编制作, 还可以了解双方丰富灿烂的文化、受众阅读习惯, 以及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对不同价值的判断标准, 以便在信息传播时适应两国受众群体, 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在交流中寻找媒介集团合作的新领域、新机会与新范围。此外, 双方媒体从业人员的互相合作过程有助于对语言中所存在的特殊用法、特殊用语、特殊含义等形成准确把握, 特别是新闻用语, 这将大大提高信息传播质量, 以免形成错用、误用、误读、误解等现象。媒体从业人员的合作程度越高,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质量就越高。
(三) 拓宽合作内容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不仅要在传统媒体上合作, 还要开展新媒体合作, 拓展其他合作业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媒介集团的合作效果。
1. 拓展新领域, 实现多平台合作
在新媒体时代, 两国媒介集团务必要顺应时代, 将媒介合作努力拓展到多种媒体平台。此外, 还应致力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以便为新合作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平面化信息传播时代已然过去, 特别是AR、VR等新技术的发展, 体验式、参与式的内容已经成为新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流, 颠覆了传统新闻的传播形式与内容。同时, 在大数据高度发展的背景下, 可视化的数据新闻也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业。因此, 中俄媒介合作要革新新闻生产观念, 改进新闻生产技术, 对新领域积极探索, 精准把握全球传播的趋势与潮流, 以新技术为依托, 大力拓展合作新业务, 增强传播能力。
2. 出版新闻作品
新闻作品是两国人民了解国家发展、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重要窗口, 是对国内新闻、国际事件的详细记录。为了扩大传播效果, 中俄媒介集团要不断将那些反映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客观报道, 进行经典收录, 用中俄文结集出版, 在两国发行。用新闻作品集来反映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巩固的过程。书籍作为纸质传播载体, 有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性, 两国人民可以通过新闻经典作品, 及时了解两国最新发展状况以及两国对国际事件的态度、立场和看法。
另外, 除了新闻图书形式, 还可以合作拍摄关于中俄两国的新闻纪录片。以影像形式展现两国合作成果以及文化风貌, 实现两国人民的交流。
3. 互译文学经典
中俄在文学经典方面都有丰富资源。中国作为文化大国, 从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文学名着已然融入到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俄罗斯文学曾先后创造了“金色时代”和“银色时代”, 苏俄文学有大批经典名着。两国现当代文学中也不乏经典名着。文学名着不仅是现实社会的直接反映, 也是文化形成和传承的载体。互译文学经典能够帮助两国人民增进了解。
(四) 联合培养新闻人才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 不仅要形成合理模式和科学方法, 还要注重新闻人才的培养。实现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双边培养, 才能使两国媒介合作越来越密切。
1. 加快培养中俄双语人才
语言是中俄媒介集团合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两国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 中俄双语人才的培养成为两国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尤其是媒体从业人员, 语言交流在新闻采编中必不可少。在新闻作品的交流中, 中俄媒体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语言条件, 才能读懂、读通新闻作品中的内容, 准确理解新闻作品中表达的内涵与本质。
2. 加强培养采编人才
新闻业务是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重要内容。中俄具体国情不同, 新闻传播具体业务也不尽相同。加强对采编人才的培养才能在业务上实现合作。中国媒介采编人员要熟悉俄罗斯新闻采编业务流程、新闻产品生产步骤, 了解俄罗斯新闻传播不同于本国之处, 借鉴先进采编技术, 吸取先进业务经验。同样, 俄罗斯媒介采编人员要实现业务上的合作, 就必须掌握中国媒介的采编流程。由于具体国情和采编实践的差异, 中俄可以通过培训环节, 互派媒介采编人员, 参观新闻生产现场, 使双方从业人员学习了解两国不同于本国的新闻传播业务、技术和经验等。
3. 注重管理人才的交流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始终离不开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 管理人才的决策、观念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效果与进度。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对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整体把握, 具备创造性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完全了解中俄媒介集团的运行机制、业务采编程序、报章制作流程、管理条例等。这就需要对管理人才进行培养与交流, 在合作交流中准确把握各项合作内容, 找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中双方的需求。
此外, 管理人才还承担着商定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配置采编人员等工作。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管理人才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 才能在既定合作方针基础上扩大新合作内容, 拓展新合作领域, 形成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 实现两国媒介集团的有效合作。
三、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实施机制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实施机制即双方展开实施合作的制度安排和具体措施。双方合作涉及多种内容和多个级别, 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 合作将无从谈起。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能够保障双方合作朝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一) 建立实施机制的目的
1. 保障中俄合作有序进行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不仅涉及国家层面的合作, 同时还包含地方性、区域性的合作。媒介集团与媒介集团之间的合作项目数量多且体量大。两国媒介集团合作内容多涉及两国重大议题, 承担着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信息沟通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巨大责任与使命。中俄媒介集团管理、运行、业务等均有各自优势, 媒介集团所属组织机构也存在差异,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 才能保证中俄媒介集团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实现两国媒介集团自身发展的同时, 推动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
2. 推动合作项目按时完成
自21世纪以来, 两国在媒体领域的合作内容逐渐增多, 成果也很丰硕。“中俄国家年”“中俄语言年”“中俄旅游年”“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媒体交流年”等多项主题活动顺利进行。2018年1月25日, “中俄媒体交流年”闭幕式在中国驻俄使馆举行。塔斯社社长米哈伊洛夫指出, “中俄媒体交流年圆满闭幕, 意味着新的开始, 俄中各领域合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两国友谊将更加牢固。”[5]
随着两国政治互信增强、经济贸易增多、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两国关系已经达到空前水平。在刚结束的“中俄媒体交流年”, 双方规划合作项目多达250个。在此框架和背景下, 两国媒介合作内容也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空间大大增加, 将不断在媒体政策沟通、开展主题报道、举办大型活动、制播影视剧、翻译出版精品图书、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等方面进行具有创新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要完成高质量合作, 离不开两国相关部门高效率的沟通协调,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机制能够推动既定合作项目按进度完成, 进而开发新的合作项目。
3. 促进双方合作有章可循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不仅涉及媒体领域合作, 还包括两国媒体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无论是地方性、区域性合作还是国家级别的重大议题, 双方都是经过多方协调, 多次研讨会、论坛等形式的交流之后, 才能商定双方具体合作项目与内容。两国媒介集团都应明确责任, 互相支持, 在合作框架下精确执行合作议程。建立符合两国实际的实施机制, 能够确定双方合作的具体议程与执行机构, 尤其是在中俄商定的重点合作项目与国家级重大议题执行过程中, 能够明晰思路, 推动两国媒介集团合作有章可循。
(二)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实施机制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内容、项目都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 才能使双方有制度性的保障, 有序推动两国媒介集团合作。
1. 管理与决策机制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存在语言、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的管理与决策一定要实现科学化, 综合考虑两国涉及信仰、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兼顾并相互尊重, 确保在两国文化、信仰、意识形态的共识范围内科学管理、合理决策, 筹划相关合作活动。
第一, 管理层面。两国在媒体领域合作的管理已有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媒体理事会、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媒体合作分委会等机构。近年来, 在已有机构的努力下, 双方已经联合举办了多项活动, 并以媒体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开展了多次交流合作。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涉及领域广, 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 两国应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开展媒介集团合作事宜的商定, 以及联合举办专题活动的沟通协调。另外, 相关部门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 直接决定着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质量与效果。双方管理者应该准确把握两国各类媒体的特点、优势, 找准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切入点与结合处, 有的放矢, 制订合理、科学的合作计划, 打造符合两国国情、符合两国新闻传播具体实践的决策与章程。
第二, 决策层面。两国媒介集团合作主要体现在合作项目的商定与合作协议的签署。在中俄已有的媒体合作中, 双方已经签订了诸多领域的合作协议, 涉及媒体政策交流、相互报道、大型活动、合作制作、出版发行、互译互播、媒体产业、新兴媒体、主题活动等。合作的媒体形式涵盖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在中俄关系与双方合作达到新高度的当下, 双方管理者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在新环境中以国家、区域乃至国际社会发展为核心, 巩固已有合作成果, 挖掘新的合作项目。伴随着迅猛发展的媒介技术, 两国合作应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媒体发展潮流, 不断更新合作观念, 找准新的合作切入点, 科学决策, 推动两国媒介集团合作更上一层楼。
2. 业务交流机制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最终执行与实施要落到双方媒体从业人员身上。加强双方业务交流, 十分必要。
第一, 报业业务交流。随着新媒体与新技术发展, 信息传播流程已被重构, 信息传播格局被改变。媒体行业纷纷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新产品, 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媒体与新技术驱使下, 纸质媒体已然受到冲击。立体化、可视化、参与式的数据新闻、VR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形式。受众已经从使用纸质媒体为主转变为从移动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在此背景下, 报纸如何才能增强传播力与生命力, 成为一项全球都在探索的问题。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无法避开报业合作, 如何实现报业集团的有效合作, 开展业务交流成为必选途径。双方通过业务交流, 不断对两国国情、媒体政策、新闻事件、采编流程进行探讨沟通, 可以使双方媒体从业人员在业务交流中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第二, 广电业务交流。近年来, 两国在广电领域的合作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双方合拍反映中俄文化的纪录片、互播优质电视剧、联合制作电影等都是广电业务交流的成功案例。在新形势下, 两国广电集团合作的内容不断增多, 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两国广电从业者在交流中要注重对新素材的发掘, 以两国各项合作成果为主题, 不断挖掘两国文化相关题材,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广电业务的交流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还可以实现收视率的增长。
报业业务与广电业务在制作内容、流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报业业务侧重文字图片, 而广电业务侧重声音图像。两国媒介集团在合作过程中避免不了业务难题, 以业务交流为渠道, 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中实现观念与技术更新, 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国媒介集团合作。
3. 研讨会晤机制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内容诸多, 相对应涉及双方国家、地方各个级别和多个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如果没有完善的会晤机制, 就不能及时巩固合作成果, 不能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第一, 研讨机制。在中俄媒体合作过程中, 双方曾举办过多次研讨会。2007年5月25日, 俄中媒体研讨会在莫斯科开幕。时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的南振中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的讲话。他说, 中俄两国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 但共同点是很多的。如果两国媒体坚持“求同存异”, 充分反映中俄两国的共同关注点和利益交汇点, 就能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6]。此外, 在“中俄国家年”“中俄媒体交流年”等主题合作框架内, 两国以研讨会形式展开了多次交流。
中俄媒介集团合作应确立完善的研讨机制, 在合作内容、项目推进、选题策划、重大议题对接等方面集思广益, 在不断研讨交流中求同存异, 把握中俄共同关注点和利益交汇点, 巩固已有合作成果, 开拓新的合作项目, 通过媒介集团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促进世界对中俄的了解。
第二, 会晤机制。两国媒介集团合作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过程, 尽管多方协调, 但在具体执行和项目推进中不乏技术、业务或创新等方面的困难。双方合作承担着两国发展的重任, 不能逃避合作难题, 而应找准问题所在, 联合解决阻碍合作的因素, 从而推动合作进程。因此, 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管理层应确立定期会晤机制, 坦诚相待, 将双方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真诚交流, 兼顾两国实际, 互相支持, 尽力寻找解决之法。
4.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的进度与质量。两国媒介集团开展的合作并非是短暂举措, 而是一个长期性、创新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有充足的人才后备军来保证合作过程中的人才更新与智力保障。
第一, 互送从业人员到高校深造。从业者的语言技能及语言沟通是中俄媒介集团合作的前提条件。双方可以互派本国从业者到对方高校进行语言学习和深造,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汉语和俄语的运用能力, 而且可以在高校深造过程中加深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学习两国历史, 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对两国媒介集团合作起直接推动作用。因此, 中俄应积极输送从业者到对方高校深造, 为两国媒介集团合作培养业务人才后备军。
第二, 注重对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两国媒介集团合作离不开技术支撑, 特别是在广电媒体、新媒体领域的合作。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双方媒体合作, 值得深入探讨。媒介运用新技术的前提是要培养一批掌握和研发新技术的人才。只有这样, 媒体才能主动融入新技术所带来的变革, 使用好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上述机制综合运用, 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当然, 除此之外, 还有多项机制可以使用, 如信息共享机制、市场共享机制等。受篇幅所限, 就不再一一展开。
2018年2月1日, 美国现任国务卿蒂勒森展开为期6天的拉美5国之行。在前往墨西哥途中, 他在接受美媒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正在拉丁美洲站稳脚跟。它正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将这一地区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问题是, 各国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采访中, 蒂勒森直接把中国称为“新帝国主义列强”。同时, 他对俄罗斯持续在拉美地区加强布局, 表示担忧[7]。
显而易见, 中俄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并不令人满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故意歪曲事实, 对中俄近年来的发展公开发表不满。中俄有必要通过媒介集团合作, 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传播自己的声音, 以抵制西方的不实叫嚣, 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两国的正确形象。
参考文献:
[1]杨文增.试论我国媒介集团化趋势[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 (3) .
[2]张举玺.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73.
[3]丛鹏, 张颖.战略视角下的中俄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0.
[4]王奇.中俄战略伙伴对话:现状、问题、建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456.
[5]中国社会科学网.俄媒体人士认为:俄中媒体交流合作方兴未艾[EB/OL]. (2018-1-30) .http://orig.cssn.cn/xwcbx/xwcbx_rdjj/201801/t20180130_3833364.s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俄政党论坛、俄中媒体研讨会25日开幕[EB/OL]. (2007-5-25) .http://www.gov.cn/jrzg/2007-05/25/content_626309.htm.
[7]环球网.蒂勒森为首次拉美行壮胆竟称中国为“新帝国主义列强”[EB/OL]. (2018-2-3)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02/1158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