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小组社会工作课程中多元化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4 共3661字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每一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院校的必然选择.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三大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方法的课程教学历来受到一线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基本的共识,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相关人员的研究成果,提出小组工作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将更能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小组社会工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研究表明: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效.DavidA.Sousa 曾做过一个"学习 24 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的统计,数据如下表.从上表可知,单纯的讲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传统的小组工作课程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因此,如果小组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在传统以外的学习方式上进行针对性地探索,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必然会显着提高.《小组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结合案主的需求、分析案主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小组服务方案,并能具体实施、评估小组活动效果等的操作能力,为日后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丰富,各个知识点之间既有一定的次序同时又相对独立,既强调理论的学习,更强调实际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单一的教学法很难达成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主修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调剂而来,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因此,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多元化教学策略的优势.多元化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互动性.通过对当前小组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小组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多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理论讲授,只有少部分实践,此种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小组工作方法能力的提升上显得不足,而在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中,大多也是采用某一单一的教学方法,这在某些特定的知识点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针对整个学科的知识把握以及能力的提升有待商榷.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将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所谓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一定意义上说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二、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应用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智力的方法.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传递信息量大,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高.同时,它也是教师应用最早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中,单一的教授法局限性很大,但讲授法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很多知识还是需要教师以讲授法进行才能达成教学目的,例如对于小组工作的概念、功能、基本特征、基本的理论、发展历史等内容的教学,教授法仍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2.模块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成一个个部分,然后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将之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进而根据相关模块的特点开展教学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法的特点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根据模块化教学的性质和小组工作课程的特点,将小组工作课程划分为小组工作基本认知模块、小组工作体验模块、小组工作方案设计模块、小组工作技巧模块、小组工作评估模块等五个部分.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有一定的先后次序.每一模块规定一个基本学时,教学依照这些模块的内容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的设计.

  3.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将学生分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小组,让组员之间通力合作、互相启发,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在于组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参与式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理论,在体验式的情境中领悟小组工作的实施技巧.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是改变了原有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小组社会工作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开设自我成长体验的心理成长小组,每个小组 8~ 10 人,在未来一学期的学习中基本固定小组成员,在后续的模拟实践、课上与课下作业都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完成,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4.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实际的或接近实际的模拟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它的特点是强调实践,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身处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到应有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小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任务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效果比较好,此部分为学生开设自我成长体验的心理成长小组,它使教师作为小组工作者,学生作为小组参与者,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小组活动方案,成长小组的目标是探索自我、建立信心、团队合作、有效沟通、人生规划等.实践表明,学生亲历小组的完整过程,感受到这种方法带来的改变,也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同时,在活动过后的讲解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小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工作者的任务.

  5.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任务的特点,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模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进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点是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更重要的是不受实验室的限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以学生学习同理心技巧为例,教师首先讲解同理心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用技巧,之后设计一个小组情景,如案主失恋后情绪低落等,然后,让小组的组员依次扮演工作者对案主进行回应,最后,由案主和工作者分享体会,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评价.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不仅理解了同理心的基本知识,也掌握了同理心的基本技能.

  6.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特定的案例中,以案例作为教材,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为美国哈佛商学院于 20 世纪 20 年代所首创和倡导的,它刚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美国企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案例式教学法的特点以案例为基础,强调联系实际、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者对社会问题的感性认识并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例如在小组工作计划书撰写的教学内容上,单纯地采用讲授法,学生接受的效果不好,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多个小组计划书的案例,让学生以督导的身份对小组计划书进行评判,并给予修改的意见,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上.

  三、结语

  实践证明,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中引入多元化教学策略,受益良多.首先,教师的自身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到看到可喜的教学成果,使教师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个人也得到了专业的成长.其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现在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最后,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变成了主动参与学习,变成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地、探究性地学习.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汪小红.合作学习在小组工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2]蒋明平.合作教学的理论与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9).
  [3]华洪珍.论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 13.
  [4]于文宏.体验式教学法在小组工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