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帮助贫困人群缩短贫富差距的实现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09 共2938字
论文摘要

  我国消除贫困的战略无论在方针政策上还是法律程序上都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和不足。而富人们也开始抱怨社会上一些“杀富济贫”现象。事实上我国还存在着许多经济腐败、经济犯罪。富裕的人利用手中大量的积蓄投资房地产、玩金融、拉大关系网,这就让很多人内心不踏实,抱怨社会不公。

  建立一个公平的制度需要相当长的过程,首先要对在金字塔底部的人群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次在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实现基本平衡,而不是强者吃定一切;第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关系着亿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特别是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是重中之重。

  通过国家的努力近几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基本保障制度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保障制度不完善,层次低,覆盖面不全,整体水平不高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那些年老、失业、丧失工作能力、单亲抚养小孩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工作的群体,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得到一定的社会补助来缓解生活压力。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矛盾急剧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速,这就无形地给老年人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带来了难度和压力,特别是对医疗救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城市边缘地区、乡镇、农村的老年居民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新的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后,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还有不少企业的养老制度和社会保障的要求不相适应,单位和个人在制度上的衔接也出现各种障碍,并且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缓慢。为此,中共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保障制度的同时做到和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政府主导,配合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循序渐进的,多层次、可持续、覆盖广的发展;在实践的经验上,做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灵活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2、防止贫困青少年“输在起跑线上”

  离城市比较偏远的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教育水平还跟不上,还存在很多文盲和半文盲。教育的失衡也逐渐侵蚀着社会和谐的根基。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水平、教研水平、教育质量还处在偏低的水平,因此,很多家庭贫困选择不送子女入学。

  如何减少城乡教育、地区教育的差距,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缩小薄弱学校和城市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政府应把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并给予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师资力量更多的关注。

  一是加强对人才的倾斜,派遣德才兼备的教师到薄弱学校,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教学的质量;二是对资金的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困难学生建立奖学金的鼓励,减免学费等帮助;三是物质倾斜,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并改造教学楼、校舍等基础建设,实施食堂改造,装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四是鼓励有爱心的人士捐书、捐款、捐物。

  对哪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往往因为户口问题或者高额的借读费而被拒之门外。各级政府,学校应落实国家相关的措施,免除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同时经常与农民工子女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消除他们内心的担忧和疑虑,解决城乡青少年间的语言障碍、心理差异、观念的冲突等。

  落实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根据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解决贫困的青少年入学、学习的问题。

  3、提高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逐年扩招,无形中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他们没有工作经验,理论和实际无法相互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能力不一致。而且大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期望值、薪金要求、福利期望的需求更高,而满意度就相对较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变得更加沉重。还有些企业或者某些工作对于女性来说比男性就业率更低,毕业大学生、女性、农民工等这些弱势群体的担心失业的压力无时不在。特别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举债完成学业,在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还面临着失业或者无法就业的困境。

  我国针对弱势群体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给予助管、助教的岗位,帮助他们联系带薪实习基地。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扩大技校、职校的招生,解决社会上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虽然技校、职校不能代替大学教育,但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多返技校、职校学习专业技能。这样可以安排部分学生在大四期间鼓励学生到技校、职校实践、学习。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是技校和职校主要培养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这些工作毕竞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并不好,抗风险能力也不强。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改革,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多到贫困的地区调查,多到弱势群体中开展对话,了解他们的心声和状况,具体问题具体落实的方法,以扩大内需来提高经济增长。

  4、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帮助贫困人群

  我国应建立相对健全的社会公益性的资助渠道,实现能得到救治的一个基本医疗。让困难人群加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障,政府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让农村居民、低保人群,可以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群参加居民医疗保障,对于没有职业、残疾人、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完善医疗体系,应采取一系列举措:①加强对居民疾病预防的宣传控制、健康教育、护理保健、应急救治等公共服务;②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引进医学人才,鼓励医学院学生到基层服务,增加支农、支边、支援社会等任务;③在保障质量下,合理用药,降低费用;④扩大我国医疗保证的覆盖面,老百姓看病后,扩大报销比例、报销范围。

  同时,政府应拓宽扶贫思路,千方百计的争取项目和资金,抓住各种资源,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重点,以稳步解决弱势群体的服务和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为目标。以扶贫财政专项资金为基础,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整合项目和资金、技术、信息。按照具体的特点和要求,坚持开发和推进。对渠道、方式、后期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可能快地消除落后的面貌。

  5、降低人口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对“少生育,多保障”的引导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大力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出生素质等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城镇和农村,政策的实施和实际有较大差异,人口问题一直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质量问题发展不均衡。

  几十年来,国家一直采取优生优育的政策。但是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是存在很多早婚早育,生育子女无节制的现象。特别是现在流动人口较大,加大了政府对人口的管理和衔接的难度,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倡预防婴儿缺陷知识,婚前孕前的医学检查、治疗,要确保“少生育,多保障”政策的落实,提高家庭保障,完善计生困难家庭的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关爱遵守计生政策的模范家庭,还可以通过补贴、补偿、减免等措施,出台和实施新的办法,使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等到更多的照顾,以此来激励更多的群众响应和遵守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韩康.“十二五”中国发展大战略[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2.郭振玺.高海浩.提问“十二五”[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3.迟福林.聚焦“十二五”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4.林重庆.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