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桃曲坡溢洪道加闸改造工程各流段的结构设计要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2 共3080字
论文摘要

  溢洪道是水库水工建筑物的关键环节,承担着水库在洪水期间泄洪任务,设计合理直接关系到水库后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关系到水库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更关系到改造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造价管理工作质量高低,所以说做好溢洪道工程结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1 桃曲坡溢洪道加闸工程现状
  
  桃曲坡水库位于铜川市耀州城区西北约15km处,建于上世纪70年代,枢纽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控制流域面积830km2,总库容5720万m3,水库由拦河坝、溢洪道、高低放水洞等四部分组成。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L”型侧槽式,由侧堰、侧槽和陡坡三部分组成。溢洪道堰长104m,侧堰长89m,正堰长15m。桃曲坡水库经过马栏河引水工程建设,水库库容增加,溢洪道已经不能满足水库防汛要求,加之溢洪道右岸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较低,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水库防汛保安,所以说对溢洪道进行改造迫在眉睫。
  
  2 桃曲坡水库溢洪道改造思路
  
  溢洪道通常有引流段(近口段)、控制段(堰流段)、泄流段(陡坡、急流段)及消能段四部分组成。桃曲坡水库溢洪道改造工程布局时应尽量利用地形地貌,要经济合理又要保证安全。改造时在原溢洪堰基础加闸以抬高正常蓄水位,溢洪道轴线仍维持原有轴线不变,侧槽与泄流段维持原过水断面不变,因原溢洪道出口无消能设施,设计时考虑到该处地势陡、落差大、基岩裸露,故增设挑流鼻坎,采用挑流方式进行消能,通过溢洪道改造,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平。
  
  3 引流段工程设计要点
  
  溢洪道水流入口设计为喇叭状,最大程度保证水流进入平缓顺畅。该段设计为矩形,坝端以及主建筑物附近、弯道两边的凹岸部分均应加设砌护结构,以保证溢洪道的稳定与安全。为了满足溢流堰过流能力及进口水流平顺,在堰前21m范围内开挖顶面高程不得高于780m,并设置墙顶高程792m的左右翼墙。由于左右翼墙需与右坝肩平顺相接,采用椭圆曲线x2/152+y2/102=1;右翼墙受地形限制,采用椭圆曲线x2/102+y2/6.672=1,顶宽1m,底宽7.5m,高25.6,净高15m,左右翼墙采用75#浆砌块石。
  
  4 控制段工程设计要点
  
  4.1 堰流段设计要点
  
  入口处的水流与该段建筑物应呈垂直状态,以保证泄流的均匀程度。原堰体前新增堰体宽6m,堰宽共8m,堰项高程783.5m,上游面直立,采用半径8m的圆弧与原堰体1∶0.5直线相切;新增浆砌石堰体采用1m厚钢筋混凝土护面;新堰体与老堰体之间,新老堰体与混凝土护面之间均采用长2mΦ22锚筋相连,梅花形布设,纵横间距2m,新堰体下设置帷幕灌浆。堰上共设7个闸孔,闸孔尺寸10.5m×5.5m,溢流总宽为73.5m,溢流堰总长86.1m,闸墩宽1.8m,长8m,宽8.5m,为抬高水库正常蓄水,设7扇平面工作钢闸门,采用7台QPQ2×25t固定卷扬启闭机启闭。为满足闸门检修要求,设1扇平面检修钢闸门,采用1台2×20t电动葫芦启闭。
  
  4.2 侧槽工程设计要点
  
  溢流堰后侧槽维持原梯形过水断面不变,边坡比为1∶0.3,槽底亦为梯形,上游宽7.62m,下游宽20m,侧槽长79.28m,比降0.65%,出口底高程772m。边坡、底板均采用80cm厚200#钢筋混凝土。
  
  5泄流段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5.1 泄流段设计要点
  
  泄流段维持原梯形过水断面不变,底宽仍为20m,比降1/100,坡比1∶0.3,依据水工模型试验成果,为使侧槽水流平顺导入泄流段,改善水流流态,避免产生不利的折冲水流,在其中部设置台阶式导流导向墩,墩厚1.5m~2.5m,采用现浇200#钢筋混凝土浇筑。该段边坡衬砌高度10.5m~9m,厚度50cm,底板厚度为80cm,采用200#钢筋混凝土衬砌。
  
  5.2 渐变段设计要点
  
  为了使水流平顺,尽量避免产生折冲,在急流陡坡段采用矩形过水断面。由梯形断面到矩形断面必然会有一渐变段,为了不致在该段内产生壅水,采用上下游过水断面基本相等,该段底宽由20m渐变到22.8m,渐变段比降1/500,进口底高程770.625m,其中渐变段长30m,过渡段长8.134m。该段边坡衬砌高度为9m~7.6m,边坡与底板厚度50cm,采用200#钢筋混凝土衬砌。
  
  5.3 陡坡段工程设计要点
  
  在该段设计中,避免陡坡段或缓流段过剧收缩,水面坡降偏小,发生显著塞水和流态变化,导致侧槽深度不够,流量系数减小,使侧堰局部呈现淹没出流。陡坡段采用矩形过水断面,底宽为22.8m,进口底高程770.549m。为避免底部衔接不平顺产生负压,在溢流段设一半径20m,圆心角18.435°弧形底板,其余为1∶3陡坡段,该段边坡衬砌高度7.6m~6m,厚度1m,底板厚度1.2m,采用250#钢筋混凝土衬砌。
  
  5.4 泄槽底板设计要点
  
  溢洪道泄槽底板及边墙每10m左右设置一条纵横结构伸缩缝,底板中间纵缝错开布置;结构伸缩缝缝宽20mm,其内设651型橡胶止水带一条,沥青刨花板充填。为防止高速水流在衬砌分块部产生凸起压力,施工中要求横缝下游板块边缘低于上游板块边缘1cm。其衬砌采用现浇200#混凝土衬砌,为保证护坡式边墙的稳定性,边墙下结构缝距离底板边缘0.5m。
  
  6 溢洪道消能段设计要点
  
  6.1 挑流鼻坎设计要点
  
  因其段是增设工程,在设计中避免消力池长度和深度达不到满足需要,消能不够充分,势必会使大大影响溢洪道泄流能力和消能效果,对溢洪道衬砌造成冲击,危及坝肩安全,致使下游河段发生严重冲刷,如果实际泄洪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泄量,造成溢洪道运行不安全。挑流鼻坎为半径18m,圆心角为58.435°的圆弧段,底宽22.8m,为了增加消能效果,减轻下游冲刷,根据地形特点及模型试验成果,底宽渐边为23.4m,并使左右两侧以溢洪道中心线为准呈不对称状。为避免高速水流对挑流鼻两岸边坡的侵蚀,分别在鼻坎段设置左右翼墙,左翼墙长15.085m,右翼墙长5.8m,挑流鼻坎进口底高程为756.263m,坎顶高程为759.55m,反弧段最低点厚度取2m,齿墙和鼻坎总高度为14.55m,齿墙底高程为745m,采用250#钢筋混凝土衬砌。
  
  6.2 左右翼墙设计要点
  
  该段左边墙及翼墙采用衡重式挡土墙,上部5.5m为顶厚0.5m、底厚2.5m梯形断面,下部为厚1m的钢筋混凝土护面,右边墙采用1m厚的钢筋混凝土护面。在泄槽底板下部设纵横Φ200无砂预制半圆形混凝土排水管,纵向仅在中央设一条,横向均在紧靠横缝上游底板下相应设置分别由两边以1/50坡流向中央纵向缝,最后经挑流鼻坎末端排出。为排除鼻坎反弧段内积水,在弧底最低点处底板内设两条通向鼻坎末端的Φ150排水管。
  
  6.3 底板与边墙设计要点
  
  该段底板与边墙采用整体式结构,即边墙与底板联接成一个整体,底板及边墙采用现浇250#混凝土衬砌,结构伸缩缝缝宽20mm,其内设651型橡胶止水带一条,聚氯乙烯胶泥充填。为了增加混凝土衬砌的稳定性,设计在底板和边墙上均设置Φ22砂浆锚杆与基岩相连,梅花形布设,纵横间距3m,锚筋长2m~3m。在渐变段与陡坡段左边墙部分已出现土石分界线,对于边墙以上岩石部分永久开挖坡比采用1∶0.3,土质部分永久开挖坡比采用1∶0.7。其中有一段由于土坡高度较大,为保证边坡安全稳定,在土坡分界线以上10m高度处设一个1.5m宽戗台。
  
  6.4 护坦段工程设计要点
  
  为防止小于起挑流量的洪水掏刷鼻坎齿墙,于751m设1.5m厚200#钢筋混凝土护坦,依据地形共布置四块底板,宽度均为8m,共32m宽,块间仍设结构伸缩缝,其形式与泄流段相同。护坦段底宽32m,长7m~11m,底板高程751m,厚度1.5m,采用200#钢筋混凝土衬砌。为了避免高速水流对出口左岸土坡的侵蚀,50#浆砌石护坡,厚度为0.3m。
  
  7 结论
  
  桃曲坡水库溢洪道改造工程先后完成土石方开挖28.5万m3,土石方回填4.44万m3,砌石1.79万m3,砼3.39万m3,主体完工后即下闸蓄水,水库正常水位抬高4m,增加库容1040万m3,增加调蓄水量2169万m3,改造溢洪道初显成效。随着加闸工程全面完工试蓄水,水库水位达到788.5m,也就是加闸后的最高蓄水位,经受长达120天的高水位考验,并下泄洪水1.1亿m3,最大下泄流量200m3/s,水流平稳,泄流形态良好,满足设计要求,溢洪道经受了运行考验,工程运行安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