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水文技能人才现状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成立于 1956 年,全局现有职工 269 名,其中技术工人 83 名,约占全局职工总数的34.2%,技术工人中技师 50 人,高级工 30 人,中级工 2 人,初级工 1 人。技师和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83.5%,分布于水文勘测、水质化验、汽车驾驶等工作岗位和生产第一线,是青海水文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水文部门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有力推进了水文事业科学发展。随着国家对青海水文站网规划建设投入增加,水文监测站点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生态监测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工作的逐步开展,水文测报快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水文服务领域广度、深度的拓展,都需要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迅速提升。
二、青海水文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水文工作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水文部门负责向社会提供及时可靠的水情信息,这些水情监测数据的收集都要依靠基层的水文职工。目前,青海水文技能人才基本满足单位工作需要,但是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水文快速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1、技能人才后备力量亟待充实目前,青海水文技能人才新生力量主要来自为数不多的复转军人,这部分青年职工有活力、有干劲,组织纪律性较强,虽然经过了一到两年的岗位实践培训,大部分人员能掌握测站基本工作内容,但是仍然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有些职工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理论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认识上也存在着满足于基本的测报技能,忽视学习提高,对水文专业知识理论掌握不充分,现有的高技能人才也未能在师徒、班组等范围内充分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随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制度的推行,近年来我省水文行业新进人员基本为大中专毕业生,所聘岗位均为专业技术岗位,这也使得水文技能人才队伍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断层,没有形成新老接续、交替的良好循环。
2、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亟待完善就整体来说,技能人才在劳动报酬、福利待遇、提职提级等方面远不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是很多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即使当了技术工人,对工作也不能尽职,缺乏主动学习钻研技术业务的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取得高级技师和技师资格的职工人数已远远超过了单位岗位设置的定员编制,通过考评获得的任职资格却因为职数有限不能获得相应的岗位等级和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了技能才队伍的建设,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技能人才考评制度亟待健全技能人才的培训考评,需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能速成,目前技术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已进入常态化,但由于当前的职业资格鉴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考试”,只要反复背诵操练题库中的考试题,熟记考试仪器实际操作标准程序一般就能考核通过。职业资格鉴定和工作经历的严重背离,导致许多职业资格等级不低的技术工人面对水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从下手,无法将新仪器新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应,存在着技术工人具备资格等级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现象。
要改变这些不合理因素,实现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协调发展,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三、加强青海水文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健全培训制度,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立足于技能人才培训,无疑是技能人才建设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单位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占主导作用,所以要调动起基层单位积极性,培养职工岗位成才。各基层单位应该结合实际,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参加岗位资格培训、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积极开展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一是要强化岗位培训,每年都要利用汛后时间,对技术工人进行水文测验规范、水文资料计算机整编、水文情报预报等集中业务培训,促使其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积极选派技术工人参加水利部、水文局等水利系统及本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要求。三是积极鼓励、推荐文化基础较好的技术工人,报考各类成人高校,为自学自考职工提供方便,鼓励他们通过各类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及电大开放教育等方式参加水文水资源及相关专业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改善专业结构,树立终身学习、服务水文的学习观念,主动适应水文科技的高度发展。四是要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作用,按照单位需要和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积极开展结对子传帮带的活动,把技师、高级技师的特色技能变为单位的共同财富,促进青年职工岗位成才。五是要积极开展技术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学习,激发技术工人的竞争创优意识,营造学比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要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实现普通水文职工向技能人才转变,技能人才向高级技能人才转变,单一型技能人才向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转变。
2.加强技能鉴定工作,促进人才技术等级有效提升职业技能鉴定是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的重要环节,要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培训形式上,采用集中脱产辅导与业余自学相结合,保证为每名参加鉴定的职工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要不断改善技能鉴定工作开展条件,设立培训实践基地、添置教学用仪器设备、组织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和考核,以技能鉴定考评员为基础,加强水文勘测工种技能鉴定培训的师资力量。坚持“培训是基础,鉴定是手段,提高素质是目的”的宗旨,根据国家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结合水文勘测岗位职工的技术素质状况,认真做好技能鉴定工作。在鉴定内容上,把职业技能培训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岗位操作训练相结合,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技能人才考评体系,确保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效性。要规范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程序,结合水文行业一线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业绩,明确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责任,把带徒作为技师、高级技师的考核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制度,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技能人才技术等级有效提升。
3.注重发挥作用,突出技能人才的评价和使用技能人才在水文测报实践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着力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只重学历、不重技能,只重视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不重视技能人才的传统观念,将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共同视作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培训学习、选拔使用、评比先进、发展党员、外出交流考察方面,坚持同等对待。针对我省水文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要在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中面向基层测站,以培养技术骨干、站队长后备人员为目标,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允许职工在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自主转换,以解决基层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对技能人才的评价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重在技术部门和职工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要实行评聘分开,科学合理设置技能岗位,坚持择优聘任。
4.完善技能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重为技能人才成长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工作中着力培养和选拔技术骨干,要让更多的技能人才参与一些新项目的建设、技术革新和改造、疑难技术课题和技术攻关等,采取措施给技能人才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增长才干,提高胜任本职工作能力,推动他们向知识性、研究型、创新型转变。要采取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担当水文站站长等职务、推荐优秀技术工人参加全国及省级劳模评选等,加大对技能人才的表彰力度,促进技术工人热心钻研本职工作,提高事业进取心。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在省(部)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认可名次或取得省级技术状元称号的,可优先推荐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同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要关心技能人才的生活待遇。
对于晋升了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要及时兑现工资福利待遇。我省水文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全省六州各县的基层测站,大多处于高寒缺氧、偏僻、交通不便的牧区、山区。为鼓励生产技术骨干人员立足基层,安心工作,要有效地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比如为偏远的水文站配备发电机和卫星电话,为测站配备计算机、全球定位仪、超声波流速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先进仪器等,要持续投入资金坚持为基层办实事,积极改善职工的生活工作条件,稳定现有技能人才队伍。
四、结语
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水文职工的从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来看,青海水文技能人才队伍的开发利用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努力为青海水文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玛峰、刘进忠: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加快技能人才培养[J].河北水利,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