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文学论文

江苏水文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设对策

来源:水利信息化 作者:陈晶晶,焦芳芳,周敏,
发布于:2021-03-31 共4717字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迫切需要水文工作提供更准、更快、更全的水文监测数据和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的服务产品。在总结江苏水文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做好规划、推进改革、强化人才、加大投入等方面阐述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路,提出通过优化站网体系、提升监测能力、智能信息处理、深化产品服务等措施推进江苏水文现代化,为江苏水文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水文; 现代化; 站网; 监测;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hydrological work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fast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data and rich content and visual and intuitive service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yd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nalyzing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ing ideas of hydrologic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making planning, advancing reform, strengthening talents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etc.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hydrology in Jiangsu Province should be promoted by optimizing the network system, improving monitoring capability,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deepening product service, it can provide guarantee 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hydrology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 hydrologic; modernization; st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0 、引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水文作为水利事业的核心,不仅需要为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减灾服务,还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1]。因此,要重视对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研究,探析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现阶段水利事业发展的任务,探索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相应对策,以切实提高水文现代化建设水平,推动水文工作高效发展。
 

江苏水文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设对策
 

  1 、江苏水文发展现状

  1.1、 水文站网体系基本覆盖

  建国以来,江苏水文站网先后经过1956,1964,1977和1985年的4次站网规划和调整,水文骨干站网基本覆盖[2]。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通过江苏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江苏省水文基本站达标建设工程等重大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水文站网不断充实完善。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水文站249处(其中基本站151处、专用站98处)、水位站293处(其中基本站137处、专用站156处)、雨量站644处、水质监测站2 227处、地下水监测井1 138眼、泥沙站21处、蒸发站36处、墒情站27处,站网总体布局与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基本相适应。

  1.2、 水文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依托财政经费和项目建设,装备了一批现代化的水文测验仪器,测验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基本实现水位、雨量的自动监测,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电波流速仪等流量监测仪器在全省得到初步应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现代化测站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组建了江苏省水文应急机动监测队,装备了应急监测移动、通信设备及交通工具等,定期组织水文应急演练,应急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1.3 、信息服务水平显着提高

  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建成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水利行业共用一张图,极大提高了水利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了实时雨水情、水资源分析评价及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等系统,开发了水文数据库应用系统,依托覆盖全系统的计算机广域网络,各类水文数据传输的实效性明显改善,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适用于桌面和移动终端不同用户的水文信息查询系统,实现水文、移动信息查询,以及雨情、水情、流量等数据的综合发布,提升了水文信息服务水平,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 江苏水文现代化的短板

  2.1、 站网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近年来水情和工情的变化,当前的水文站网设置,在应对超标洪水时,仍不够充分;在服务水资源管理、生态水量控制、江河水量分配调度时,仍不够完善;在面对社会日益发展需要时,仍不够优化。现有的水文站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覆盖网络,对一些区域尚未实现全面有效的覆盖监测,不能完全满足防洪减灾、水资源调度和水生态保护等工作对水文的需求,也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

  2.2、 监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省流量测验仍以缆道测流为主,含沙量、蒸发量的监测还需依靠人工,数据监测手段相对还比较传统。自动监测能力仍然不足,非接触测流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仍存在瓶颈,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的时效和频次尚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应急监测先进手段不多,且应急监测仪器设备日趋老化,现有装备数据传输、处理能力较弱,还不能完全满足特殊水事件的应急监测需求。

  2.3、 产品服务有待进一步扩展

  丰富的水文监测数据分析加工的深度不够,形成的服务产品主要面向水文专业人员,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产品种类较少。建设的水情、水资源、地下水等业务应用系统分布在各业务部门,主要满足局部应用需要,缺少较完善的开放式水文数据库应用系统,海量的水文数据产品不能有效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完善高效的信息服务,与气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掌握的信息缺乏有效互连互通,还不能充分发挥水文行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决策参谋作用。

  3、 江苏水文现代化发展的思路

  3.1、 做好水文现代化规划

  水文现代化建设就是从水文工作实际出发,以现代化思维为引领,广泛采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设备,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建立与新时代发展同步的现代水文业务体系。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做好规划设计,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的统一组织和部署,结合流域区域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化建设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厘清水文现代化思路,确立规划目标、原则、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水文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3.2 、推进水文现代化改革

  坚持技术与管理并举,积极推进水文现代化改革。围绕水文现代化的主要短板,重点围绕现代技术与装备,有针对性地跟踪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切实解决制约水文现代化发展的难题,着力提升水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深化水文改革,转变测站建设方式,逐站梳理设站目的、测站类型,合理确定测验任务,持续推行驻测、巡测和间测相结合的水文测站管理新模式[4],配套建立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基层测站运行管理,实现水文监测的精准高效。

  3.3、 强化现代化人才队伍

  实现水文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加大人才引进,通过招考、定向培养、交流等渠道,引进水文现代化监测、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围绕水文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应用,依托技能优秀人才工作室,加强技术指导,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操作人员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整合基层水文人力资源,积极实践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解决任务增加和人员不足的矛盾,培育基层水文服务体系。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水文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水文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文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长期稳定增长的水文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层面对水文现代化建设和水文设施运行维护的资金投入,同时结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努力取得省级资金的配套支持,保障水文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精确测算水文设施设备资产总额,按照适当比例测算水文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经费并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保证水文测报、水质监测和水文信息网络等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更新改造。

  4 、江苏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4.1、 优化完善站网体系

  立足现有站网,优化完善水文站网布设格局,补强现有测站短板,调整充实测站功能[5]。以服务防洪减灾为目标,补充蓄滞洪区监测站网、构建重要城市防洪除涝站网;以服务水资源管理为目标,推进市、县际行政区界水量监测站网建设;以服务河湖生态健康为目标,加强重要取水口、河长制断面水质水量的精准监测;加密地下水超采区站网布局,坚持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结合,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拓展监测项目、细化监测内容,满足“水域全覆盖”要求。

  4.2、 提档升级监测能力

  立足监测手段自动化和信息采集立体化,建设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充分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在水位、雨量等观测全部实现自动测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流量、水质、泥沙、蒸发等要素的自动测报,按照“一站一策”建设方案,加大水文监测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推广[6],深入开展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研究与比测率定工作。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管理制度,建立“中心-分局-省局”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加大卫星遥感、雷达等现代监测装备力度,提高水文应急监测服务能力。加强县级水文监测中心的巡测能力建设,配置巡测车辆、配备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的移动监测设备,开展对沿海、沿江、环湖及调水沿线水质水量的监测,提高重大水情的处突能力。

  4.3、 构建智能信息处理

  立足信息化手段,构建智能化信息处理体系。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等新技术与水文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建设覆盖全测站、贯穿全过程的集约化水文信息处理服务体系,拓展信息查询、数据处理、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等功能,实现水文要素采集、传输、测报与在线整编全过程的信息化。在现有地市级分中心信息处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升级和拓展,植入遥感遥测、视频音频、图像图片等数据,实现水文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构建智能化的预测预报预警服务平台,为防汛抗旱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视化有力技术支撑。

  4.4、 深化拓展产品服务

  立足社会和民生需求,提供产品化水文服务。有效整合门户系统、网站、公众号等各种媒介资源和海量的水文信息及分析评价成果,形成统一的水文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提升水文信息服务能力。完善水文数据服务系统,立足水文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论证、水质预警等,按流域区域需要提供水文数据服务产品,实现水文预测预报的智能化。丰富公众生产生活需求类水文服务产品,开发水文水资源、水情预报发布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产品,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众需求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5 、结语

  本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水利事业发展形势,通过对江苏水文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解决对策,以切实提高水文现代化建设水平,但水文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涵盖水文服务、科技、人才、管理乃至文化等“软硬实力”兼具的全面的,综合的现代化,江苏水文必须立足流域管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测报方式、提升管理模式,努力构建信息采集立体化、数据传输信息化、信息服务多样化的水文现代业务体系,不断推行自动测报为主,巡测巡查为辅的水文测验新方式,实现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新模式,补齐短板,强化服务支撑,才能更好促进水文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加快推进水文事业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求是,2012(2):57-59.
  [2]朱昌福.江苏水文站网优化调整有关问题的思考[J].水文,2005(4):33-36.
  [3]娄利华.我国水文现代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地下水,2018,40(3):224-225.
  [4]谷源泽.黄河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考与展望[J].人民黄河,2019,41(10):16-19.
  [5] 刘倩.水文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1):31-33.
  [6]陈立强,孙婕,李振.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2):192-193.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
原文出处:陈晶晶,焦芳芳,周敏,胡文斌.江苏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水利信息化,2021(01):89-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