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作者:张雷
发布于:2020-04-09 共2948字

  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快速而又关键的发展时期。但是,如果在基础部分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必然会对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地全面分析,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该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特点,之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相关建议及想法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而言,一方面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基础施工中存在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诸多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索与研究,为工程建设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与其他工程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3点。1)施工现场情况更加复杂。绝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位置都位于水库、湖泊等区域内,因为借助湍急的水流可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这就意味着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面临一个比较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对地基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现场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施工范围更加广泛。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一项天然电力获取工程,还肩负着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等一系列重要使命。因此,在基础施工阶段,往往涵盖了大型水电站、大坝、近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多项基础工程。3)施工技术更新快速更快。为了确保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有施工任务,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建设材料进行持续不断的更新换代。4)施工细节要求更加严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细节,而这些看似细小的部位,一旦出现差错同样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这些细节部分。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严谨性与规范性,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 锚体技术

  锚体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等优势,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锚体技术的应用方法为:将受力杆件固定在岩石、硬土这一类比较坚硬的位置上,然后再将需要牵拉的一端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抗风能力,还可以使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获得大幅提升,是提高基础部分稳定性和主体建筑牢固性的有效办法。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可以说混凝土的性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给予高度关注。首先,在针对各种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配比时,需要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对配合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为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提供必要的保障。然后,对完成配比的水泥、砂石、土、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均匀搅拌,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另外,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素,控制好运输、浇筑施工、振捣和养护等各个环节,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施工质量。在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中,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把控,对各个部位混凝土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经常涉及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但是,凭借其良好的技术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受到整个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具有相当高的使用率。具体来说,该项技术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一种特殊材料,确保混凝土凝固后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和应用效果。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采用相关辅助装备对混凝土进行震荡分层碾压,从而得到土石坝。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以后,使土石坝的整体强度获得大幅提升,从而使水利水电基础部分的承载力和防渗漏性能获得显着提高。

  2.3 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5种注意事项。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该项技术需要施工表面光滑平整,为了满足这一施工条件,需要用整平机对地面进行前期处理。2)选择桩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按照施工技术选择适合的桩位。将相关动态数据进行精确调整,使其成为静态的准确数值,尽可能地提高桩位的科学合理性。当桩位确定后,需要对桩位标信息进行确认回收,为之后的原桩位复位提供数据支持。3)明确桩顶与桩底的高度。通常情况下,桩顶高度距离地面约半米。但是,实际高度还需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此来降低施工误差,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4)确定桩身垂直度。如果桩身存在倾斜角度,要控制在1.5%以内。5)合理控制外加剂使用量。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外加剂使用量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合理选择外加剂的种类。例如将石膏粉与水泥混合在一起,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4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通过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的整体强度。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2种施工技术。这2种技术虽然在施工方法上比较类似,但在工艺细节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选择,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其中,通过先张法可以显着提高基础部分的预应力,从而提升地基质量。而后张法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特定构件的强度进行强化处理。当构件强度上升4/5以后,即可施加应力,从而使地基的整体强度获得提高;另外,后张法还可以与沉降环节配合使用。具体是在桩基下降的过程中,同时使用锤击法和静压法加快桩基的下降速度。在锤击的过程中,要合理选用合适的锤击工具,而使用静压法时,则需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2.5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体量巨大,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周边水域对施工过程造成不利影响,需要采用围堰围护基坑的方法,对周边的河水进行导流,使其绕过施工区域。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施工前期需要对施工区域的气候、地势地形、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以此来明确施工区域的枯水季节,从而找到适合的施工时间,这不仅对施工质量具有深远影响,还与工程建设成本密切相关。例如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则可以大幅降低围堰围护的施工规模,从而节省大量的费用支出;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河体的流速进行围堰设计,再决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导流施工,确保围堰建设的顺利完成。

  结语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及规模的大幅提升,愈加凸显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以及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性。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专业细致的研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2]柳炎杰.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如何处理不良地基问题关键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01-102.

原文出处:张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69-7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