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法养性,这个说法说明我们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更加能够融入心理层面,在心理层面我们可以说是十分重视养心的心态,这种心态说明心理方式方法都强调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尽管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没有直接使用养性这样的词语,但是实际上,古人提到的养性就是我们所谓的心态、心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磨练心性,方能成就书法大境。同样,我们也能够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分析来看到书法心性的问题,通过书法作品来研究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想法、意蕴、不断的探索书法的心态和意蕴,尤其是当时的心境,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所以说这个过程中心态和作品本身都密不可分,都需要不断加深二者的理解和阅读。心境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过程,需要在作品创作中得到不断的锻炼和培养,通过书法的学习,培养出良好的心态,同时又展现出文化、素质和修养,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很多的名人。例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王铎、康有为、于右任等等。这是一条现成的路,是一条从古代走到现代和走向未来的路。本文对书法心态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和思考,从四净的心态来解读四境的内涵,不断地挖掘和锻炼人的思维和智慧,不断的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进步和锻炼。由此,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状态。
1 书法艺术中“净”的心态的形成
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的理解在于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汉字我们以方的形式存在,所谓方中得净,在汉字固有的模式中,我们能够根据汉字的变化不断在找到心境的平和与平衡,因为汉字讲求横平竖直,汉字讲究对称的关系,更所谓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中国传统文化中动静相生的道理始终是支配着我们在书法艺术中的几点具体要求,我们的重要作用在于,书法艺术“净”的心态不断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在创作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认识到,要培养一个好的心态,需要以下几个条件:认真、连续、持久。认真就是要在创作或者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专心致志,不断地提高对事务的认识程度,不断的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不仅要培养做事的人更要培养做事的心态,做事习惯上要净,更要静,不断地在训练和练习当中推动训练任务的不断完成,充分做到准确和保质保量,更加要注重效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难点和顺序,在书法艺术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心态的静,要用心去练习,不能把书法艺术的练习当成作业,不能把书法当成娱乐,要有一个净的心态和静的心情,要为了养气净心而练习,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笔画和每一个字体,要把每一个字的练习过程都当作是一个作品,要精心训练,用心练习,要求质量而不是要求作业,在出了问题的笔画上要讲究对策,要讲究概念,不断地调整错误,不断的修正失误,找出不满意笔画的原因,不盲目,不随心,如果练习时不注重质量,反而会进一步的影响到质量。连续的心态讲求的是持之以恒,练习书法的过程实在是一个锻炼心性的过程,因为书法艺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不断的练习,需要漫长的时间,在书法艺术中,天赋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还是在于书法的刻苦程度,只有刻苦练习书法,才能够精益求精,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个不断的连续性,不间断地进行练习。例如,在书法的练习当中,我们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分心,不仅要注意前后的对接和笔顺,更要对文字的构造进行反复的研究,反复的拿捏作评,如果是长篇的练习,更是需要我们不间断的提高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提高我们对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保障,因为不仅仅是一个字的问题,更在于这是整个一个作品的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作品,不断的推敲和研究字迹,只有这样的持续性,才能够最终成就我们的练习和艺术创作,绝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在中途放弃,要形成持久的习惯和持续的动力,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心态的前提。最后一点就是心态的持久,持久心态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反复的进行,与连续性一样,持久的心态需要不断的、长时间的练习,只有经过反复认真的练习才会达到训练的目的,只有不断的持久反复才能够使书法艺术臻于完美,我们说实际上书法艺术是一个技术工种,更加讲求艺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加良好的完成心态内涵。所以,我们认为书法是一个调节器和节拍器,能够反映心态,同时也能够改变心态。
2 书法心态中的四净与四境
我们认为培养良好的书法心态,从个体内因角度讲,须努力做到“四净”,即通过净心、净目、净耳、净手,从而将内因有利因素发挥到最大限度,将外界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影响之中,使书法艺术得到健康发展。当代的书法人,几乎都有同感,在初涉艺术跋涉之时,对艺术事业充满童贞幻想,觉得书法艺术天地应该是一方成就或收容精神灵魂的净土。但后来大家经常感到失望悲观,原因是书坛充满了功利欲望,多为名利而以书求荣者流,甚而喧嚣浮躁的氛围里,充斥之间满是大是大非,学术风气也扑朔迷离!每一个书法人,都如同艺术海洋里漂泊的一片浮叶,一个狂浪掀起,或许被推至浪尖,或许被大潮无情吞噬……面对如此社会现实,使任何一个书法人都对书法艺术产生怀疑、困惑,难以找回原初的书法自信,作为个体,失却的是彻头彻尾的艺术定力。书法人经常身不由己,跟风逐流……因此,书法人必须用“四净”方式,找回真实的艺术自我。并最终达到“四境”的彼岸。那么什么是四境呢,四境也来源于四净心态,从净心状态到人境,从净目状态达到天境、从净耳状态达到地境、从净手状态达到一个和境,正所谓天地人和,这是书法艺术最终追求并不断努力完善和达到的境界,是我们练习书法心态的一个完美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已经不断地寻找并完善了境界的命题,不断的追求和提炼了价值。书法人应该相当重视“净心”。心不净则意念紊乱,身心不一,就会终被功利物役所困扰。扬雄提出的“书,心画也”的观念,所谓“心画”,即内心世界的表达。有什么样的艺术心理素质状态,就会对应着与之相适应的什么样式的作品风格品味。我们在书法创作中尝试不断地保持心态,既不能循规蹈矩,也不能马虎大意,要真正地达到心态与作品的统一和一致,要真正地促进作品不断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前进,这就使我们最为真实的书法艺术,这也恰恰就是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周正康 . 书法心态的“四净”[J]. 美术报,2008.
[2]尚晓洲 . 从“大作”说开——看书法创作心态的今古差异[J]. 中国美术,2014.
[3]张学冬 . 当代书法创作功利心态的利与弊[J]. 美术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