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戏剧《麦克白》的主人公走向不归路的原因剖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8 共3355字
论文摘要

  一、从开始的心理触动到最后的丧失本性

  作为一位朝中大将,麦克白在戏剧开端不但帮国王迅速扫平国内叛乱,而且还成功战胜了外敌挪威国王的侵略,这让邓肯国王对他心存感激,赞誉有加.在他和另一位大将班柯凯旋归来的途中遇到了三个神秘的女巫.她们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班柯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听闻这些,班柯并没有真正动心,可是麦克白的内心却起了不小的波澜.之后事态的发展似乎都要慢慢印证女巫的预言,他果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考特爵士,沉浸在被推举为下一届国王的美梦中.当邓肯国王宣布他的长子马尔康为储君时,他失望至极,但以他的本性,还是不会暗杀邓肯国王的,且听麦克白夫人的分析:"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连属的罪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他一方面跃跃欲试以身试法,另一方面又意识到邓肯国王到他的城堡做客是对他的恩宠;后来在麦克白夫人极力撺掇他暗杀邓肯国王时,麦克白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劝阻夫人不要进行这件事情.可这时多年相濡以沫的麦克白夫人却嘲笑他:"从这一刻起,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剧中可以看出,在麦克白的眼里,妻子是最亲爱的有福同享的伴侣,可是他杀害邓肯前的犹豫却被侮辱为对爱情的不忠,更过分的是她又拿懦夫的作为故意刺激他的自尊.

  麦克白是一个在战场上号令千军、杀敌无数、气吞山河的大将军,他岂能容忍跟无能的懦夫为伍?所以为了证明自己对妻子矢志不渝的爱情,更为了证明自己男子汉的无上尊严和英雄气概,他选择了对邓肯国王下手.但内心的罪恶一旦放逐便一发不可收拾,暗杀邓肯后他良心上背负着重大的罪疚和不安,所以不能为他人做嫁衣,让班柯的子孙成为国王,"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他又设下陷阱谋杀班柯父子,所幸儿子侥幸逃脱.

  后来女巫的预言被麦克白奉为神谕,因为他对其深信不疑并让其左右自己的人生,因为第一幽灵的一句回答"小心麦克德夫",麦克德夫又成为下一个诛杀对象.可是在动手前,麦克德夫逃至英格兰,他感慨:要追赶上那飞速的恶念,就得马上付诸行动;之后他下令残杀麦克德夫一家,这时的麦克白在现实世界里彻底沦为了一个嗜血成性、冷酷无情的恶魔形象.他坚信第二个幽灵所说的要残忍、勇敢、坚决;……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及第三个幽灵的话:……麦克白永远不会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垠的树林向邓西嫩高山移动,当麦克白看到对方的士兵用树枝掩护前进而误以为是树林真的移动时,他的决心开始动摇,尤其是当麦克德夫说没有足月从母亲腹中剖出来的,他战斗士气大为受挫,很快被麦克德夫砍下首级,命丧黄泉,全剧也走向尾声.

  二、探究主人公背后蜕变的原因

  麦克白从一个享有无数赞誉的大将军蜕变为一个众叛亲离的暴君,前后心理上的变化可谓是天壤之别,从前晚间的一声哀叫可以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可到后来习惯于杀戮去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王权时,他饱尝无数的恐怖,没有什么悲惨的事情再让他惊悚,甚至对挚爱夫人的自杀也无动于衷,"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为什么麦克白会执迷不悟地走上不归路呢?以往的研究有人认为,三个女巫主宰了麦克白的命运悲剧,也有人认为是麦克白夫人的唆使和操纵导致了麦克白的罪恶,还有人认为麦克白在权欲野心面前失去了头脑,人性泯灭.本文认为麦克白的转变并非是由于外力的迫使,而是在人生关键时刻没有正确把握自己而听由别人来操纵自己的命运.

  别林斯基说过:"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坏蛋,但却是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灵魂的坏蛋.因此,他唤起的不是反感,而是同情.你会看出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包含着胜利与失败两者的可能性,如果走上另外一个方面,他就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纵观全剧,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不可赦的大恶人,开始他对国家一片赤胆忠心,对妻子情义甚笃,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诗人的气质.在他心底,他的行为一直受到社会准则和道德力量的考问,心底从未泯灭过的良知时刻谴责折磨着他,让他痛不欲生.即使他暂时未被揭发,在明知是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时,他心灵的煎熬、恐惧和焦虑也越来越深.

  他暗杀邓肯后,似乎听见有人在睡梦中大喊"杀人啦",连"阿门"也说不出口,因为在心底,自己罪不可赦,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和宽恕,大洋里所有的水都难以洗净他双手的血迹.而且,他还幻听:麦克白已经杀死了睡眠!半夜里恐怖的敲门声不绝于耳,所以他心里的那种彷徨无助和完全不知所措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在派人刺杀班柯时,表面上比初次杀人时已经淡定多了,跟妻子说"等事成之后,你再鼓手称快吧",可是却无法控制班柯声讨自己的幻觉,在招待群臣的宴会上,他一再失态,不打自招地泄露了杀害班柯的事实.麦克白的不仁不义必然会激起公愤,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他不断地铲除异己."竭尽全力想借排除犯罪的后果来避免回想他所犯的罪,想借谋划将来要作的恶来排除他悔恨过去的思想."此时的麦克白大权在握,王者天下,表面上似乎拥有了至尊荣耀,可是内心的自我否定和谴责与日俱增,所以他才去找女巫,却冷酷无情地犯下更大的罪恶来排解心灵的挣扎,如麦克德夫一家也沦为了他的刀下冤魂,结果却适得其反,他的内心在罪恶感和愧疚感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他真正成为孤家寡人后发现: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儿意义.此时,他了无生趣,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已成为最好的解脱.女巫向他编织了未来至高无上的君王光环,却没有告诉他光环下潜藏的巨大的代价和良知的考问,让他食不知味,夜不成寐,心灵不得片刻安宁.如果说女巫象征了外界力量的干扰,那么麦克白夫人则代表了身边亲人的影响,假如麦克白决定自己的人生航向,他就不会再一次屈服于夫人的嘲笑和挑弄,从而铸下不可弥补的终生大错.就像当初亚当和夏娃如果能禁得住蛇的诱惑而不去偷吃禁果,也许人类就不会被逐出伊甸园了.那么面对外在的诱惑如何把持自己呢?答案就是哲学家冯友兰曾谈到过的"内圣外王"的人格.

  三、内圣外王---麦克白缺失的精神修养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当今韩国总统朴槿惠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她的父亲曾经给韩国带来经济的飞跃,却在当时不受国民的爱戴.她曾经分析过父亲被暗杀的原因:他有积极的社会功用,精神修养却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其实麦克白亦是如此.如果他具有中国传统哲学上的"内圣外王"的人格,也许就不会落得此番境地.他战绩显赫,功勋卓着,所以他的外在社会功用无须赘述,可是他的内在精神修为却明显不足,这使得他无论面对社会上邪恶力量的引诱,还是身边亲人的教唆挑拨都六神无主,一错再错.即使自己可以甄别是非,也没有足够坚定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坚持初衷,排除邪念.可以设想麦克白坐上王位后也未必如邓肯国王"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他的精神修养决定了他确实不适合为王.即使以不正当手段攫取了梦寐以求的王位,也不能长盛不衰,只能用沾满罪恶的双手不断杀戮以保王位,这是一个多么可怜可悲的国王!

  相比之下,班柯无论外在社会功用还是精神修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战场上同样骁勇善战,在保家卫国的征战中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同于麦克白的是,他天性高贵,敢作敢为,"在他的无畏的精神上,又加上深沉的智虑,指导他的大勇在确有把握的时机行动".面对女巫的预言:他的子孙将世代为王,这是一个更大的诱惑,班柯却能泰然自若,心如止水,"为了觊觎富贵而丧失荣誉的事,我是不干的",而且在邓肯国王对麦克白推崇备至时也没有攀比嫉妒,心中坦坦荡荡,麦克白跟他不可同日而语.

  四、结 语

  莎士比亚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几百年来他那堪称字字珠玑的作品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给各个层次的读者带来了无尽的阅读享受和艺术体验.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近年来对他的悲剧《麦克白》的解读出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趋势,本文把麦克白最终走上不归路归结于他的内在精神修养不足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涂友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张建宏.咒语、女巫及斯芬克司之谜:试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J]. 外国文学研究,2000(4).

  [4][英]莎士比亚.麦克白[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