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雾都孤儿》小说中更斯的幽默艺术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刘蕾
发布于:2021-02-09 共3430字

  摘要: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抨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以与众不同的幽默创作手法和细腻生动的刻画功力而闻名世界,在文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经典作品之一,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掀起了一股幽默艺术风潮。在该作中,作者描写了19世纪英国儿童的现实生活,重现了英国社会根深蒂固的贫民问题,引发广大读者的深思,带有鲜明的批判色彩。本文通过对幽默艺术概念的阐释,主要从自然、夸张、犀利三方面,深入探讨了《雾都孤儿》中狄更斯的幽默艺术,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作品。

  关键词:狄更斯; 《雾都孤儿》; 幽默艺术; 讽刺

  幽默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智慧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有效运用幽默艺术,既能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同时还能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反思。在小说《雾都孤儿》中,知名作家狄更斯合理运用幽默创作手法,真实呈现了19世纪英国的黑暗社会。因此,本文从幽默艺术入手,分别从自然、夸张及犀利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雾都孤儿

  一、幽默艺术的概念

  在我国现代语言体系中,幽默属于"进口词汇",是根据英文"humour"直接翻译而来。《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阐释是"有趣,意味深长的",而在《辞海》中,该词不只是独立的词汇,也属于艺术范畴,能够产生愉悦的效果。当谈到幽默,人们通常会将其和讽刺联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个相同的诙谐因素当中,当情感所占比重较大、理智较少时是幽默,在这基础上,就更加容易把握《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在狄更斯前期作品中,大部分是善意轻快的幽默,带有调侃色彩,而后期作品中更多的是黑色幽默,弥漫着愤怒、厌恶的气息,《雾都孤儿》便属于幽默艺术的后者,该作有自然幽默、夸张幽默,更有犀利幽默。借助幽默艺术,狄更斯充分表达了对19世纪英国黑暗社会的批判与讽刺[1].

  二、《雾都孤儿》中狄更斯的幽默艺术表现

  (一)自然幽默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中真实呈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现状,比如对流氓、盗贼以及妓女等身份的描写,都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相吻合,是作品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体现。由此能够看出,狄更斯在创作该部作品时观察较为仔细、深入,通过最为直接、自然的语言讲述社会底层,为读者带来一种真实的幽默效果,让读者在爆笑的同时,也能引发深刻思考。

  1.对反派人物描写的自然幽默

  福利院的老奶奶想尽所有办法去霸占本不属于福利院的资金;寿衣店的老板夫妇为了降低开支、让徒弟多赚钱,用尽一切方法让徒弟少吃饭、多劳动;在主人公希望添一碗粥失败后,其他人认为主人公会由此受到更严重的惩罚,甚至还有可能被绞死等。作者通过这些真实的创作手法,虽然文字不多,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市井人物为了物质和自己的贪欲无视他人生死的丑态。他们的行为让人觉得可笑,而在读者冷笑的过程中,也能深切体会到这些人的贪欲、冷血、狂妄、肤浅,充分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

  2.对正派人物描写的自然幽默

  与盗贼、流氓和妓女等反派人物相比较,小说主人公不管是性格还是行为举止,都与他们完全不同。虽然主人公从小生活在福利院,在寿衣店当学徒,并不慎进入贼窝,但在百般周折下,经过了众多磨难,他内心始终保持着善良、纯真的可贵品质。作者在描写主人公误入贼窝后,当他学会一种盗窃技巧时不禁大笑,将主人公乐观积极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内心纯净得如同白纸。通过正反两种人物的强烈对比,进一步体现了主人公的纯真和善良,反衬出反派人物行为的滑稽与可笑。相比那些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做的龌龊事情,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主人公,能有如此高尚的情操实属不易,鲜明的对比,正是狄更斯幽默艺术的体现,表达了他对主人公和儿童美好的期望。

  (二)夸张幽默

  浪漫与现实主主义是文学作品创作较为常用的手法,狄更斯在创作《雾都孤儿》时,也使用了这两种创作手法。其中,浪漫主义创作技巧之一是根据对真实社会进行夸张描述,同时结合现实与浪漫主义来产生一种幽默效果。详细来说,《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从故事情节构思、语言表达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等各个方面,都采用了浪漫主义幽默创作手法。

  1.故事情节构思上的幽默

  狄更斯在故事情节构思上设置了诸多巧合,充分突出了幽默的特征。比如小说主人公首次偷盗的目标是其父亲多年的挚友布朗罗,再如,当主人公在赛克斯强迫下进行第二次偷盗时,选择的目标则是妈妈的亲姐姐美莱家。狄更斯这种夸张且巧合的故事情节编排,不仅保障了情节的顺利展开,同时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意识和体会到19世纪英国整个社会的混乱与讽刺,能够让读者在笑后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在当时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单纯、善良的品格,实属可贵。

  2.语言表达上的幽默

  正话反着说(或夸张反映)等语言在《雾都孤儿》中有着广泛使用,例如,主人公从小便是孤儿,始终在生死边缘徘徊,但狄更斯并未直接讲述主人公悲惨的身世,而是这样描写:"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幸好周围不全是周到细致的老奶奶、关怀备至的阿姨、经验丰富的保姆以及专业的医生,不然他一定会被整死的。"[2]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黑色幽默语言,揭示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环境与悲惨的童年生活。主人公在福利院饥肠辘辘、向厨师讨饭时,作者对厨师和助手的夸张描写是,"瞬间愣住,脸色发青""惊讶地忘掉了动作",这些语句影射出福利院的工作者对待孤儿的冷漠无情,充满了讽刺幽默韵味,让读者留下较深印象。

  3.人物塑造上的幽默

  狄更斯在人物形象与性格塑造上,也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创作手法。比如,每次格林威格讲话时,都会带一句口头禅:"我要将我自己的头吃掉。"并且都以这句话收尾。再如,班布尔劳动时喜欢带三角帽。读者阅读到这些人物时,会觉得奇怪可笑,丑态毕露。实际上,作者想要通过这种夸张的幽默创作手法,揭示上流社会那些衣着整齐的人背后所隐藏的卑劣、无情、残忍、自私、贪婪的丑态。

  (三)犀利幽默

  在狄更斯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始终有一种构建在犀利幽默基础上的丰富联想力,这种联想力具体表现在他对反派人物的着力刻画上。在《雾都孤儿》结尾,盗贼领头费金在接受询问与审判时,狄更斯使用了较多的文墨去细致描写他的心理活动和状态:"他从天花板上缓慢地看向了地板,只见到无数双重叠在一起的眼睛纹丝不动地盯着自己,当他听到自己最终的判刑结果时,又祈求地将目光投向了辩护律师,深切地希望律师可以为自己再争取一下,在注视他的众多人中,有人用手帕扇风,也有人在吃东西,其中有一位青年艺术家正在画素描,他心里想,一定是吃饭去了,可却不清楚吃的是什么?当费金看到铁栏上的尖锐物体时,心里琢磨着这种尖锐物体很轻易就能折断,由此他又想到了自己即将被绞刑,并似乎已经听到了自己被绞刑时的惨叫声,这时他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年纪大了,人老了,接着便讲不出任何话来。"[3]狄更斯通过简洁、直接且犀利的文字,描写了当时费金的心理世界,这种幽默的语言,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费金内心的不安、惶恐、孤独、凄凉和无奈,也能感受到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善有善报""有因有果"的思想观念。

  《雾都孤儿》这部作品是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现实描写,揭露了各种丑态,冷峻、犀利地掀开了上流社会与英国资产阶级不为人知的一面,即凶狠、无情、贪婪、虚假、卑鄙,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对主人公这种社会底层人士,特别是对老人、青少年及妇女的同情。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安排自然合理,笔锋凌厉,语言幽默讽刺。这样的犀利幽默,并不仅仅针对某个人或是某个群体,而是针对英国社会从半封建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每个人,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这种犀利幽默的创作艺术,让广大读者深切体会到当时英国的黑暗氛围及作者对英国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厌恶。

  三、结语

  狄更斯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新角度,在小说《雾都孤儿》里为广大读者讲述了19世纪的英国社会现实,他通过批判现实世界的方式,生动刻画了当时英国社会众多人物,并以幽默的创作手法,引发读者反思。自然幽默、夸张幽默以及犀利幽默之间彼此呼应、彼此影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黑色幽默,并且还能深切体会到作品中的黑暗社会。这样的幽默既能使人发笑,也能引人深思,在极大程度上强化了作品的可读性,深化了其内涵,而这正是《雾都孤儿》这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文龙。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幽默艺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73-75.

  [2]崔永杰。论《雾都孤儿》中的幽默艺术[J].电大理工,2017,(4):72-73.

  [3]姜晓丽。《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表现力[J].北方文学(下旬),2017,(7):100.

作者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原文出处:刘蕾.论《雾都孤儿》中狄更斯的幽默艺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60-61.
相关标签:雾都孤儿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