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俄罗斯文学中的悲悯情怀的形成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作者:夏宏瑞
发布于:2020-04-10 共3240字

俄罗斯文学论文强烈推荐10篇之第四篇:俄罗斯文学中的悲悯情怀的形成

  摘要:纵观俄罗斯文学史, 不难发现大部分著作中都有着悲天悯人的悲伤色彩。俄罗斯文学历史厚重而深沉, 文学巨匠的创作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有关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心理的剖析。在查阅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与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文学史后, 不难发现俄罗斯文学中的悲悯情怀是根植于俄罗斯的社会土壤之上, 其文学特点的产生有着必然因素。本文从地理位置因素、民族起源条件、宗教信仰作用、专制统治形成、社会制度和民族心理方面浅析其必然性。

  关键词:俄罗斯; 文学; 悲悯; 必然性; 因素;

  一、地理位置的先决条件

  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北邻北冰洋。地理位置的独特决定了俄罗斯的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作物难以存活,便形成了最初的游牧生活习惯。在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作用下,造就了俄罗斯民族从起源便带有的忧郁悲悯的民族心理。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反映,在产生之初便带有一种忧虑与责任意识。试想在漫无边际的原野之上,恶劣的气候、居无定所的生活必然造就原始先民的忧患意识,而对神的依恋和对人的怜悯的祈求便在文字中体现出来。

俄罗斯文学

  与此同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处于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交互混合之处,受两大文明源头的熏染,两种悠久文化的叠加,致使俄罗斯民族在文化心理上有着一层厚重与复杂。《俄罗斯文明与外交》一书中曾提到,"千余年来,处在欧亚结合地区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主要承袭了包含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继承了叙利亚文明传统的拜占庭文明、西欧文明、伊斯兰阿拉伯文明乃至亚洲文明等多种文明的影响,它们相互碰撞、渗透、融合、消长。"也正因如此,俄罗斯的文学有了独特的凝重与深沉。

  二、民族起源的发展条件

  据俄罗斯发展史料记载,最初的一批东斯拉夫人的大迁徙,使一批斯拉夫人留在了如今俄罗斯的土地之上,开始了这个民族的历史。然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斯拉夫人并没有形成某种统一体,而是分崩离散,直至十四世纪,俄罗斯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了唯一的君主,形成了帝国。在这期间虽然俄罗斯人有了较为稳定的居所,但帝国的统治战争与专制统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人民在不易的生活与希望之中挣扎,就此加深了民族心理的忧郁与深沉。《俄罗斯文明与外交》中有言:"斯拉夫人请来诺曼人,造就了强大的俄罗斯……俄罗斯统一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从此,俄罗斯的发展开始了,与此同时俄罗斯的领土扩张也就此开始,在战争与专制统治下,人民的苦痛情感便成了更多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俄罗斯文学的深厚情感也就此奠基。

  三、宗教信仰的催化作用

  众所周知,俄罗斯大部分人信仰东正教。追溯历史,拜占庭文化曾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东正教便是俄罗斯人在自身信仰缺失之时从拜占庭吸取同化的信仰。《东正教与俄罗斯社会》一书中写道:"东正教并非是在俄罗斯民族社会内部生发的,它是统治者或说诉权植入而确立的。其动荡是自上而下的,一方面是拜占庭文化的高水平位阶,另一方面是基辅大公的强大压力,这与基督教在西方的先期传播正好相反,后者从底层兴起,然后在大众中平面式传播".由此可以看出,对俄罗斯民族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东正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在产生伊始便带有一种压迫感与深沉感。在宗教思想的熏陶之下,俄罗斯的思想家们多了一份深沉,对社会的探求更加深邃,对苦难的理解更加直击人心,由此便有了对苦难的进一步抒发甚至是歌颂苦难,便有了更多对于生活与社会的抨击与讽刺。

  四、外部因素的交错影响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俄罗斯从发源起就经受着来自外部各种不同因素的洗礼,西方的自由主义、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给俄罗斯带来了西方人的思考方式,而东方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性也对俄罗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就使俄罗斯的东西方分界显得并不很明显。与此同时,使其民族性格也有着多重性,给俄罗斯人民带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有着不同与东西方的深厚情节,思考往往更加深沉,笔触更加有力。

  五、长期专制统治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十三世纪时蒙古人统治了大面积的俄罗斯领土,在俄大面积征伐,并开始了长达二百多年的专治统治。地处东西方交汇处的俄罗斯,人民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游离之时,蒙古统治者便征伐至此,使俄罗斯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偏离了西方文化的轨迹,增添了一抹浓重的东方色彩,而蒙古的专治统治为日后俄国的专治统治埋下了伏笔。长期以来,俄国帝制专治统治、专制主义、国家利益至上,使更多的俄罗斯人在压迫之中生活,缺少了一些自我,社会等级分化异常严重,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此,产生了大量关注下层民众的文学作品,俄罗斯文学的悲悯色彩更添一筹。在《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一书中就曾写道:"俄罗斯统一国家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孕育形成的,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公国的六七百年中,俄罗斯几乎始终处于战火之中,这就铸造了俄罗斯人勇武好斗的性格,使它如同登上了一辆飞奔疾驰的战车,不到筋疲力尽,难以停止下来".连绵不断的战争造就了俄罗斯帝国的辉煌,同时也使民族的心性受到了压制,使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文学的发展同样是一部漫长的苦难史,其中的深沉抑郁不言自明。

  六、社会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受东方专治制度的影响,俄罗斯在某些程度上错过了西方国家改革的大潮,以至于农奴制长期存在于俄罗斯社会之中,使本就专治压迫的帝国进一步压榨底层百姓,帝国内部矛盾重重,革命与改革在前几个世纪跌宕起伏地进行,社会的思想者、记录者以此为素材,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变成了社会生活的反映。有识的贵族也不满现状,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便可发现其对贵族生活的唾弃与讽刺,对贫苦民众生活的关心与悲悯之情,在写作时将自己想象成为一名耕作的人,尽力贴近生活,思考并向弱者发声,此时的悲悯情怀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变成一种呼号。《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中写道:"当西欧、北美一些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当自由与民主的浪潮滚滚而来的时候,沙皇俄国却在加强奴隶制和专制制度。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如奴隶般被束缚在地主、宫廷和国有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承担着沉重的劳役,还被任意惩罚,买卖。"苦难的社会现实给了俄罗斯作家极厚的写作土壤,文学作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便会讽刺丑恶的现实,呼吁人们关注现实,就此带来的沉重与责任体现在情感之上便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色彩。

  七、民族心理的影响

  归根到底,东西方交互的文化使俄罗斯民族既有着西方式的对自由的向往,更有着东方集体统治产生的压抑的心性,两种矛盾的心理使俄罗斯人民易产生极端的心理,而这就促使着人们发现社会上的不平等,产生某些不理智的情感。作家们易产生消极的情感,因此抒发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悲情伤感的色彩,文学史诗也由此变得沉重深刻。与此同时,在书《俄罗斯文明与外交》中写道:"直到十八世纪后半期,觉得大部分俄国人还生活在东欧平原的森林地带,紧张而又危险的生活环境使俄罗斯人养成了多疑、谨慎的心态。"创作之中的敬畏也是悲悯情怀的促成因素之一。

  八、结语

  综上,从地理位置、民族起源、宗教信仰专制统治、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方面分析,俄罗斯文学的悲悯情怀与深重的内涵有其产生的必然性。自民族起源起,便奠基了此种民族心理,而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受其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的影响,有着多重性,增加了文学的深厚度。在社会土壤基础之上建立的社会制度更是将文学中对人民的关怀推向高潮。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则是文学特点的必然因素。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史之中,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折射了民族的各方各面,先天与后天、地理与人文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俄罗斯文学的轨迹,谱写出俄罗斯文学的独特。

  参考文献
  [1]姚海。俄罗斯文明与外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2] 白建才。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5.
  [3]张雅平。东正教与俄罗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13.

点击查看>>俄罗斯文学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夏宏瑞.论俄罗斯文学中悲悯色彩的必然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184-18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