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论文教授热荐10篇之第八篇:日本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独特性研究
摘要:一国文化凝聚了丰富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内涵, 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可视为研究一国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从日本文学的历史发展角度出发, 归纳日本文化的影响因素与人文特征, 进而阐明日本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
关键词:日本文学; 日本文化; 再生性; 独特性;
Abstract: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embodies the rich national,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arrier, literature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then clari?es the uniqueness of Japanese culture.
Keyword:
Japanese literature; Japanese culture; regenerative; uniqueness;
历史上, 中国是日本最主要的文化输出源, 也是文学启蒙国, 日本文学形式中诸如散文、诗歌、小说等, 至今保留了与中国文学极大的相似之处。其中, 诗歌无疑是日本文学的"主导形式", 这与"遣唐使"的历史事件吻合, 同时, 日本文学在借鉴中国文学的基础上, 也基于自身文化底蕴、思维和心理进行了创新, 表达出自身的独特性, 并进一步折射出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一、日本文学的历史发展
(一) 日本文学历史进程
从历史沿革角度来说, 日本文学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即上古、古典、近代及现代阶段。
1. 日本文学上古阶段
日本文学直接来源于中国文学, 包括在文字工具的借鉴和移植层面。公元8世纪左右, 汉字传入日本并经过改造, 形成了"万叶假名"的书写形式, 也奠定了日本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基础。奈良时代的《古事记》就是上古文学的典型作品。
2. 日本文学古典阶段
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的独特性开始得到凸显。公元9世纪, 随着日本文学书写系统的不断完善, 文学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 日本平安时代出现的《源氏物语》一书, 被视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重要财富, 该书描述的内容已经扩展到了日本社会层面, 但内容局限于贵族层次, 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 贵族拥有读书识字的资本, 以及进行创作的资源支撑。
3. 日本文学近代阶段
泛指13世纪以后的日本文学, 以日本江户时代为开端, 日本商业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普及程度提高, 文学已突破了贵族局限, 平民百姓对文学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一时期流传的作品, 也奠定了后期日本文学的审美基础, 如倾向于社会底层人物、自然风物、志怪文学等。
4. 日本文学现代阶段
可视为明治维新以后至今的日本文学时期, 批判主义风格开始增加, 逐渐脱离中国文学的影响主线, 呈现出"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并列的形态。
(二) 日本文学的独特性
日本文学的独创性源于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客观上, 依然要强调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毫不夸张地说, 日本文学是中国文学在异国他乡抛下的"种子", 但在发展中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格局。其中, 中国文学具有强大的"根系", 基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优势, 根源稳定但覆盖面广泛, 因此, 中国文学往往以"时代"来划分特征--恰如"唐诗、宋词、元曲".而日本文学则不具备时代性, 却以"地域性"进行发展, 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是集中在某一城市或区域的, 如公元9世纪日本文学主要集中在京都地区, 被视为"京都文学", 到了所谓"江户时代", 又兴起了"江户文学".需要说明的是, "江户"仍然是一个地域概念, 指的是"江户城", 也就是今天的东京[1].
此外, 日本文学的产生是以不同阶层的方式发展的, 如平安时代文学阶层的代表是贵族、僧侣;江户时代扩展到武士、市民, 文学阶层的扩展虽然促使文学形式更加丰富, 但却又造成文学风格独特性的局限, 主要表现在文学与社会、经济、政治等脱节, 奠定了其"物哀"的特色。
日本文学"物哀"的特色强烈地反馈出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抛弃自我个性, 更注重对客体内涵、本质的观察, 从而建立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如《源氏物语》一书中, 描写了大量触景生情的内容, 而这些都源于日常生活, 实实在在的内容却被隐藏, 表达出一种委婉、内敛的审美观念[2].
(三) 日本文学折射的日本文化独特性
学术界关于"日本文化"研究存在很多观点, 从多角度表明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例如, 在固守传统方面体现出的"东方文化"特点, "明治维新"以后所呈现的"西方文化"特点, 以动漫为代表的"创新文化"特点等。整体上, 日本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借鉴""模仿""组装""嫁接"等能力, 立足当今世界文化体系, 我可以将其笼统地视为"再生性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态的坚守与对新兴文化的期待同样强烈, 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元素复杂、胶着的发展形态。我国日本文化研究学者王勇在《日本文化论:解析与重构》中提到, 日本对自身提出了"洋葱文化"的结构观点, 即日本文化整体上如同一个"洋葱", 每一层都十分丰富, 并具有相当的沉淀量, 但当"洋葱皮"全部剥光后, 日本文化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核或系统, 这一观点与日本学者石田一良提出的"变形玩偶"观点十分相似, 但否定了日本文化缺乏内核的说法。当"玩偶衣装"退去后, 日本文化仍然会回到原始状态, 并寻求下一件"玩偶新装", 从这个角度说,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本质上是日本社会或日本民族的独特性[3].
日本文学发展历程中, 也将日本文化这种独特性表现得十分充分。一方面, 古代日本文学在创作、传播等领域都存在小众化形态, 主要人群分布在贵族和僧侣群体中, 社会层次中不存在具有大量文化知识的创作者、传播者, 由此也限定了文学的发展方向。贵族、僧侣的身份特点, 造成了"脱离现实批判"的特征, 往往展示的是生活情趣、自然风物、宗教神话等。另一方面, 日本文学发展与日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关, 面对地震、火山等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 以及战乱失序的社会空间, 人显得十分渺小, 在这种狭促跌宕的生命历程中宛如浮萍, 心灵上急需一种稳定的归属, 从而更倾向于寓物想象[4].
由此形成了日本文学中严重的"物哀"倾向, 所谓"物"是指客观事物, 可以理解为文学描写或赏析的"客体";"哀"不是"哀伤、沮丧"等单纯情绪描述, 也包含喜悦、愉快、乐趣等情感种类, 可以理解为"审美情感";"哀"的悲观感情色彩仍然是一大特色, 在文学中占据了相当比例。整体上"物哀"所表达的含义为"触景生情".类似中国古代文学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只是在内容表达时注重"淡化自我", 强调"感物伤情", 这一点与中国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学中感物、写物、赏物的表达中"不止于物", "突出自我"的特点很明显, 也是体现日本文化独特性的一个"文学角度".例如, 同样是"借景抒情"的诗句中, 李清照描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以及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等, 人的主观性是凌驾于物的, 在情感抒发上以自我为中心, 而日本文学作品中则更看重"物"本身, 如俳句"山谷明月光, 流萤皆彷徨", 又如和歌"采菊初霜日, 霜白菊亦白, 菊霜不可辨, 反复迟疑摘", 日本文学中这种"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声"的"物哀"特征十分常见[5].
总之, 认为日本文化属于"东方体系"或"西方体系"都是不科学的, 这否定了日本文化独特性的根本观点。中西文化兼而有之的表现, 则可以窥得日本文化哲学的本质, 整个日本文化在古代、近代呈现出"跳跃性"的发展, 不仅没有导致文化体系崩溃反而进一步稳固, 说明日本文化呈现出的虚心学习、不墨守陈规的优点。也可认为, 这是缺乏稳定文化内核下的相对优势, 从而形成营养丰富的"文化杂烩", 是对不同"文化食材"的特殊加工, 也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源头文化的形式。如"日本茶文化", 虽然源自中国, 但"茶道"却是格格不入的。自然、劣势就在于模仿、借鉴、移植等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失序现象, 如日文中的平假名、片假名及英文等夹杂形态。笔者认为, 独立文字系统是维护一种文化形态的基本保障, 很显然这是日本文化中所缺乏的。
二、结语
文化的"独特性"来源于对比, 既包含文化整体, 又包含文化不同的载体。文学是反应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日本文学历史发展角度入手, 不难发现其与中国文学的密切关系。日本文化的独创性维持,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依赖不断地"新引进"或"新加工", 不断地扩大"洋葱"的体积和层数, 这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是大相径庭的。
参考文献
[1]李素。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探析[J].福建茶叶, 2017, 39 (12) .
[2]徐兴华。析日本文化视阈下的缩小意识体现[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7 (11) .
[3]周雁朝。日本文学史中的汉文学--以《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史序说》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7, 36 (5) .
[4]刘静。从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1) .
[5]丁小航。基于日本文学角度的日本文化探究[J].文学界:理论版, 2012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