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不适合当代中学生阅读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名作欣赏 作者:李建军
发布于:2017-07-06 共11842字

  摘 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具有非常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价值也在被重新评估。从根本上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充满排斥性元素的封闭而狭隘的文本,已不再适合 21 世纪的中学生阅读。
  
  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封闭性 精神成长
  
  在 20 世纪的中国,恐怕很难找到哪部外国文学作品,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称《钢怎炼》)那样,印了那么多,影响那么大。
  
  据说,《钢怎炼》从问世起,就创下了用六十一种文字印刷三千余万册的记录。1942 年,苏联小说《钢怎炼》由梅益译成汉语。1949 年之后,由于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需要,这部小说获得了绝对的意识形态认同。它的汉译本的第一版,在 1952 年到 1966 年的十四年间,“共印了二十五次,发行一百多万册。第二版到第四版是 1979 年到 1995 年间,共印了三十二次,发行一百三十多万册。在中国出版的所有外国文学作品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印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①还有人统计,从 1942 年至 1995 年,此书总共印刷五十七次,总计二百五十万册②。
  
  对苏联人来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蕴蓄着特殊而巨大的精神能量:“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岁月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着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和各个连队一起走完了战斗的道路……书中的主人公,成了伟大卫国战争中许多英雄的仿效范例。③”就像俄罗斯学者所说的那样,《钢怎炼》是几代苏联青年的《新约》④。在中国,它虽不能说是几代青年的《论语》,然亦庶几矣。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此书在中俄的地位和境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简直可以说是冰炭两重天。随着苏联的解体,此书的光环也渐渐暗淡,昔日的风光也已不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已经从当今的某些俄罗斯文学史中消失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被某些编写者从学校的俄罗斯文学教科书中拿掉了……所以,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已经被许多青年人忘却,他的精神已被否定。这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当今俄罗斯的命运。⑤”在遥远的中国,这部小说的读者,也是越来越少,据一位俄语文学教授在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一个本科班和研究生班调查的结果,“在本科班,全班仅有两人读完这部小说(占全班人数的 14%),其余人有的没有读过,有的读过但读不下去。在研究生班,情况要好一些,多数的学生读过(占全班人数 60%)⑥”.然而,在中国的教育方案设计者和教材编写者那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却依然享受着特殊的尊荣,他的作品也依然被当作意义特殊的“人生教科书”.2003 年,《钢怎炼》被教育部列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通过教育部门的行政之手的助推,《钢怎炼》的印数陡增,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的文化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事实上,在 20 世纪译成汉语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恐怕也很难找到哪部作品像《钢怎炼》这样,潜含着一些显而易见但却很容易被人们视而不见的问题。例如,它是一部艺术上达到完美境界的经典之作吗?它有健全而丰富的人性内容吗?它所宣扬的“英雄主义”是不是显得有些狭隘和极端呢?它所宣达的情绪、所宣传的人生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吗?
  
  关于《钢怎炼》的评价问题,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几乎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种评价。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人们对其意识形态的反思,关于《钢怎炼》的阐释和评价,也渐趋正常,开始有了学术上的争论。1998 年,第 2 期的《俄罗斯文艺》同时发表了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一篇是任光宣的《重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篇是余一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好书吗?》。2004 年第 3 期的《俄罗斯文艺》,又发表了余一中的《历史真实是检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再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吴泽霖的《保尔的命运和被亵渎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七十年祭》,继续对这部小说进行深度解读。持两种对立观点的学者,似乎可以简单地命名为“反思派”和“认同派”.
  
  余一中先生和吴泽霖先生是“反思派”中有代表性的学者。余一中先生是一个论不妄发、言不诡随的学者,很善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他对《钢怎炼》也有着尖锐的质疑和深刻的反思。他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钢怎炼》到底是不是一本好书?他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还原,通过与同时代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静静的顿河》《白卫军》《城与年》《骑兵军》以及扎米亚京和皮利尼亚克的小说等)的比较,揭示了《钢怎炼》在叙事和描写上的“漫画式”和简单化的倾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保尔·柯察金身上缺乏充分的民族特点和丰富的个性特点,缺乏与周围现实的密切关联,缺乏心理活动的“辩证法过程”;他的个性既是苍白的,又是狭隘的,从始至终都是定型化的,没有变化和发展--他接受流行的极“左”思想和“斯大林路线”,厌恶一切富人和年轻的学生,恨做买卖的老百姓,恨母亲女友的丈夫,厌恶嫂嫂家的人,厌恶冬妮亚和她的工程师丈夫,看不起轻松聚会的青年男女工人,“总之,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看不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那种无产阶级战士应有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思想和情怀”⑦.所以,“保尔·柯察金不能算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他只是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懂得了书中许多响亮的口号和话语只不过是听似豪迈,但却没有做到的空话和大话⑧”.他最后的结论是“:很明显,用真实性的尺度衡量《,钢铁》(即《钢怎炼》的简称)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一本好书。⑨”余一中还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1997 年有关人士在上海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中做的读书情况调查显示,在最受欢迎的十七本书中,有我国的四大名着,有《平凡的世界》和《围城》,有《简·爱》《飘》和《悲惨世界》,但是已没有了《钢怎炼》。“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高兴和安慰:青年人也看出了《钢铁》是一本缺乏阅读潜能的书。这与我们当年把《钢铁》奉为经典,当作‘生活教科书’相比,真是莫大的进步。⑩”
  
  此后余一中先生还连续写了四篇文章,质疑了热播的《钢怎炼》电视剧所存在的大量的“编校错误”、严重的“混乱”和“三突出”等问题,进一步从反思斯大林的极“左”政治的角度,批评了小说《钢怎炼》的美丽而空洞的“理想主义”、激昂而褊狭的“保尔精神”,进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保尔同他的作者与新经济政策的格格不入,对党内的‘反对派’的无情斗争,对周围各色人等的出自所谓阶级斗争理论的价值评价,对斯大林路线的讴歌,都说明《钢》(《钢怎炼》的另一简称)宣扬的不仅是政治意识形态,而且是赤裸裸的斯大林路线。?”余一中还指出,这部小说虽然自称要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的作者并没有行动的勇气:“不客气地,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讲,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钢》时,他所生长和居住的乌克兰饿殍遍野,一千五百万居民中饿死了五百万(其余一千万中也难得有几人不饥寒交迫),社会生活中是一派肃杀气氛,这些在作者与主人公的心里竟没有丝毫的反应,他们都只是一味地大唱高调,他们连自己身边的民众的疾苦都想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奢谈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呢!?”
  
  吴泽霖是另一位从反思的角度来研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怎炼》的学者。他倾向于从这部小说中挖掘有助于反思性研究的信息资源:“苏联解体后,众多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受到质疑和冷落,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在我国近年来就有二十多种版本,还改编为电视剧,引起从学术界、文艺界到广大受众的热烈关注。”他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它对于反思七十年苏联悲壮的历史,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反省我们自己,都有着巨大价值。?”

    吴泽霖的反思是理性而全面的。一方面,他肯定了这部小说所提供的一些真实的信息,例如,保尔的人生轨迹就显示着“苏联走向革命的普通工人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他也提醒人们,“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是学着纯情少女的样子,怀着崇仰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去怀念保尔,而应该站在 21 世纪的历史高度,走进当今青年的身心处境,去进一步思考保尔的命运和那个时代的关系。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苏联多少革命者心路历程的真正悲剧性--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和奋斗怎样扭曲为遵从斯大林模式的意识形态狂热14”.从这个角度考察,他深刻地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时代条件没能使保尔具备严肃思考苏联历史、现实和共产主义关系的能力”,所以,保尔的思想并不是来自于独立的思考,而是被斯大林模式“灌输的结果”15.保尔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服从型的行动主义者。他按照时代的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因此,“作为一个历史的人,他无法逃脱历史的宿命:他的个性追求,最终不能不表现为要最个性地把个人融入‘我们',而我们又恰恰正在被斯大林模式融入’黑洞‘”16.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无论是《钢怎炼》小说的作者,还是其中的人物保尔,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性被剥夺、思想被“灌输”的后果,因而,“更可怕的是,在保尔由于对党始终如一的坚定而成为一名党的宣教工作者时,他不能不执着地把这一灌输进行再灌输,不能不成为斯大林体制声音的传声筒,或现今人们所批判的那种螺丝钉”17.由于不能像普拉东诺夫那样“看清了斯大林模式的虚伪性”,保尔就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由于狂热,他完全失掉了对生活的正常感知能力--他瞧不起普通人,仇恨“敌人”,鄙夷冬妮亚,对自己出生的小镇也没有感情,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压抑感”.正如书中所描绘的:“他的生活的根早已从这里拔掉了,大城市(莫斯科)变得越来越亲切,越来越可爱。”保尔之所以成为斯大林模式下的“样板”,就是因为他“符合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对人的要求:朴素的阶级情感,狂热的献身精神,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坚定紧跟的忠诚”18.吴泽霖并不完全否定保尔,而是提醒人们把“最珍贵的东西从斯大林模式中剥离出来”:“走在人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比保尔更成熟,更坚强。”19这是一种很理性的反思,有助于在反思“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历史灾难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认识和更准确地评价《钢怎炼》这部为特殊时代“服务”的小说,更深刻地认识和更准确地评价保尔这个充满时代局限和个性残缺的人物形象。
  
  与“反思派”的求真精神和批判意识比起来“,认同派”似乎对往日的文学有着更深情的眷恋和更牢固的信念,或者说,在突破陈说、接受新知方面,他们有着更大的心理障碍。他们站在旧有的意识形态化的价值立场上,全盘接受对《钢怎炼》的固有评价,显示出一种简单化的认知习惯和言说倾向。
  
  张捷在《精神战胜肉体的光辉榜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漫谈》一文中,对保尔·柯察金的道德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身上“反映了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代新人的特点。他既有共产主义觉悟,同时又体现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严酷的社会斗争和自然斗争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和道德观念”20.这样的评价,实乃流口常谈,大而无当,基本上属于无效的判断。“新人”是什么人?真的存在那种在道德上闪闪发光、毫无瑕疵的“新人”吗?“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和道德观念”,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在“新人”的身上?如果真是这样,那所谓的“新人”与那些“千百年”的“旧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关系?为了回应余一中先生,他还写了一篇题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较为耐心细致地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情况,多次引用了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人对《钢怎炼》的评价,并为这部作品进行辩护。辩护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他却以“自由化”为口实,批评那些质疑《钢怎炼》的学者“受趋时心理的驱使”,“对歌颂革命、宣扬无产阶级远大理想和顽强拼搏精神的《钢铁》发起了攻击……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对《钢铁》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做出正确判断”21.“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跟“自由化”有什么干系?而“攻击”这样的战争用语,就更无必要加诸学者的学术讨论。至于“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云云,实在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民粹主义”口号,并无多少事实感和真理性可言。
  
  任光宣先生也属于《钢怎炼》的“认同派”学者。在《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他通过切实的考察,得知《钢怎炼》一书不仅在俄罗斯的读者群和文学史编写者那里已经不再受欢迎,而且,也不能引起年轻一代的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他依然通过“历史地”考察,发现了保尔非凡的人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人生观”意义:“他的一生是一个革命者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我们从保尔·柯察金的人生道路中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看到真正人生的全部意义,是革命人生观最完美的体现。他的一生回答了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的问题。因此,这个形象不但高大完美,而且还有一种榜样的力量和作用。”22这样的评价仿佛盖棺论定的悼词,不仅有空洞、拔高之嫌(如“全部意义”“最完美的体现”云云),而且也不符合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从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看,保尔依然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远未达到人格高度发展、心态极为成熟的境界(关于这一点,余一中先生根据文本细节的分析已经很有说服力了)。
  
  任光宣认为“保尔·柯察金是个真实感人、有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并且从他身上看到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如《使徒传》和《怎么办?》等),看到了理想和追求,看到了“美感”,最后,他说“: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属于人类永恒的道德范畴,具有一种普遍意义……因此,我们认为保尔·柯察金形象永放光芒,保尔·柯察金的革命精神永存。”事实上,比较起来,《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与保尔·柯察金迥乎不同:前者属于性格积极、人格自由的革命者,内心中有一种奔放的不可羁縻的力量,而保尔的人格则有“被规训”的被动服从的特点,那种怀疑权威、反抗权力的自由精神,在他的身上几乎完全看不到--他狂热地崇拜“领袖”,无限地忠于“领袖”,完全地服从“领袖”,完全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型”人物。
  
  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钢怎炼》这部小说?到底该如何评价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形象呢?
  
  就革命叙事和战争伦理的范畴来看,这部小说的确是一部不乏特点的作品,作者所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以及小说所表达的主题,也都有其值得研究的特殊价值。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部属于特殊时代的、表达特殊情感的、宣达特殊理念的“封闭性的叙事文本”.作者的经验未脱“革命”和“战争”的范畴,而且也总是用战争伦理来审视生活,用战争思维来理解生活,所以,小说的生活视野是狭窄的,它的人性内容以及情感内容,是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它固然也显得崇高,但是这崇高是傲慢的、紧张的、自负的,缺乏内在的谦虚和自抑,缺乏对世界和所有人的同情而仁慈的态度,缺乏宽容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从叙述方式和修辞方式的角度看,这部小说属于典型的“独白小说”,主要人物以绝对的姿态主导着话语权,缺乏让所有人物都能表达自己思想的多声部的“对话性”,换句话说,除了主人公,其他人物都是缺乏言说自由的“沉默的奴隶”.所以,从许多方面看,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钢怎炼》实在算不上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
  
  小说作品是作者隐秘的也是最可靠的精神自传。《钢怎炼》形象化地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念和生活态度。奥斯特洛夫斯基对“领袖”有一种不理性的崇拜。他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称斯大林为“领袖和导师,我最亲爱的人”23.1935 年 12 月 6 日,他在题为“需要有坚强意志,努力学习”的广播演说中,这样表达了自己对“领袖”的热爱:“我们的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我们的导师,我们伟大时代的杰出人物--斯大林万岁!”他将“领袖”当作道德楷模,号召人们向他学习:“我们的领袖的全部生活,布尔什维克地下工作者的全部生活,就是我们青年勇敢精神的范例。”24他全然认识不到这样一些简单的事实:“领袖”也是人,他不仅会犯错误,而且事实上已经开始犯像“大清洗”这样的严重错误;作为一个公民,领袖与人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在人格和权利等许多方面平等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而不是“施恩”和“感恩”的关系,不是“被崇拜”和“喊万岁”的关系,更不是无条件主宰和无条件服从的关系。
  

原文出处:李建军. 一时的文学与永恒的文学——应该如何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J]. 名作欣赏,2015,(04):36-4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