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轻工外贸行业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将继续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方针,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海关统计,2013年1~7月,轻工工艺品进出口总值4190.8亿美元,同比上升8.77%,其中出口3386.6亿美元,增长9.94%,进口804.2亿美元,增长4.1%。1~7月,出口额从年初38.9%的大幅增长降至5月份4.56%的负增长,进入7月有小幅回升。
我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形势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弱短期仍难以逆转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有所改善,发达经济体进一步下行的风险有所缓解。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仍面临通胀等下行风险和阻力。欧元区经济显示止跌迹象,但增长乏力。
日本经济增速依然缓慢,日元贬值以及中日关系紧张对中日贸易产生不利影响。预计2013年下半年,我国轻工工艺品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仍将保持在小幅增长的水平,对日本出口额恢复增长难度较大。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与我国双边贸易呈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东盟和金砖国家,已成为我国轻工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的重要部分。
劳动力成本等综合继续上升,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在外需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还面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些外贸企业“有单也不敢接”,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人口红利接近尾声,农民工招工难越来越普遍,对轻工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并且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流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及本土国家,如美国的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将部分订单转出。鞋类代工地东莞地区今年1~6月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下降了8.33%和2.90%。另据鞋类产品消费第一大国美国海关统计,今年1~5月,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家进口鞋类产品同期分别增长22.55%、37.49%和8.64%,而我国鞋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71.91%下降到69.26%。
此外,今年上半年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使人民币持续升值,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下半年美元有走强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因汇率产生的出口压力减弱。国际贸易环境依然紧张,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是制约我国进出口的重要不利因素。
上半年增幅低于预期,下半年出口形势严峻 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工艺品出口高速增长,1~2月增幅为43.69%,高于全国出口增幅20.12个百分点。但5月、6月增幅骤然下降,降幅为-3.5%和-4.56%,这两个月出口大幅下降属近几年罕见。7月份增幅为0.25%,增长乏力。
总体来看,今年1~7月轻工工艺品出口增速为9.94%,低于去年同期17.23%的增长,预计2013年轻工工艺品出口要保持往年增速有较大压力。
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进入8月以来,稳外贸政策细则陆续落地,包括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减少检验出口商品种类、关检“三个一”试点扩大、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直接减免出口企业费用的系列措施开始正式实施。这些措施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和对订单的响应速度,更进一步理顺了企业的供应链。其中,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属于短期刺激政策。加上下半年是我国轻工工艺品出口的高峰期,通过中央和地方稳增长、调结构的相关措施落地,预计下半年出口会持续增长,但增幅超过去年水平困难较大。
努力改善我国轻工工艺品贸易状况
为了改善当前我国轻工工艺品的贸易状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提高。
继续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和细则 当前,关键的要素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出口退税、稳定金融信贷。贸易便利化推进的空间还很大,可以进一步降低通关、质检的成本。加强贸易便利化政策落实反馈机制的建设,依托行业组织建立全国性贸易便利化政策执行信息反馈平台,防止多数外贸便利化措施遭遇“最后一公里”执行难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融资信贷环境,落实中小企业信用保险相关措施,将稳增长、调结构落到实处。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步伐 虽然我国轻工工艺品外贸企业面临订单转移的挑战,但我国的产业链配套系统相对东南亚国家更为完善和成熟。因此,轻工行业要加快延伸一批产业链条,建设一批出口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创建一批服务平台,拓展一批营销网络,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升效益,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健全和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今年以来,我国轻工行业仍然遭遇较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建议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形成行业合力共同应对,明确贸易摩擦应对主体,通过发挥商会的中介和联系作用,加快全行业数据信息网络平台和预警模型建设,增进与贸易国政府主管部门、协会及国外同行交流,畅通出口信息反馈渠道,建立行业预警专门应对机构,把贸易壁垒消除在萌芽状态。
当前,外贸发展有危有机,抓住时机、化危为机是我们当前的目标所在,需要凝聚政府、行业和企业力量,把外需不足、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动力,更加注重开拓新兴市场、布局国际营销网络、培育自主品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境外投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中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