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德失范事件频发:高校师德建设上升到"战略"背景分析
师德失范事件频发,是近年困扰高等教育管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诋毁党和政府的言论出格、学术不端、师生关系违背伦理、权钱(色)交易等师德失范现象的不断出现,尤其是某些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校教师的师德失范事件的"网络发酵",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不仅严重侵蚀高等教育健康肌体,同时也极大地损毁了高等教育社会形象,加剧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疑。毋庸置疑,师德失范现象已经逐渐演变成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毒瘤。尽管教育管理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师德建设,并出台了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校级层面的各种师德建设政策,但从近些年师德失范事件有增无减的态势来看,显然效果不尽人意。
但一个值得注意和深思的问题是,众多文件之下,师德事件却不减反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上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制度层面的问题。首先,师德建设缺乏长期的规划。无论是教育部出台长效机制的文件还是各个高校对师德机制的设计,大多都停留在治病阶段,而缺乏基于长期的师德保健机制的设计。即使是"长效",也仅仅停在解决当下问题的层面。而各省和高校更缺乏类似的规划。其次,师德管理机制结果性导向,过程控制效能不足。
师德管理的核心在于在"过程"中"动态"和"实时"发现和处置问题,而注重结果性的机制导向往往削弱了这一功能,也使得机制建设违背了师德管理的本意。再次,师德管理制度科学性、具体性、针对性相对欠缺。即缺乏相应的师德管理实施细则和对应的处罚措施,且在制度建设缺乏"与时俱进"的自体更新能力,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师德失范现象缺乏应对措施。此外,师德教育体系缺乏,机制建设科学性不高。综合来看,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认识层面。即:各个层面对师德失范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地位不高;缺乏对师德失范现象系统的分析以及有远见的体制机制设计;缺乏治理师德失范的毅力和决心、狠心、耐心;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得过且过的心态,以及不报不查、查处不力、教育不到位、部门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影响师德治理等问题。如任由师德失范现象如流行病一样悄悄蔓延,高校师德将面临着急速滑坡甚至塌方的危险。因此,从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都有必要将师德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以切实提升师德管理的效能。教育部于2014年联合相关部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舆论称为高校师德"红七条"),表明了国家层面对师德失范现象的高度警醒,也表明了对师德建设空前重视的态度和决心。
因此,借"势"提升师德建设的地位,从战略层面推动师德建设,实现师德失范治理从"治标"到"治本"过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不敢、不能、不愿":高校师德战略"治标---治本""三步走"路径设计
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根治师德失范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通过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实施加以推进。师德战略可以概括为"治标"、"治本"两大阶段,通过师德失范现象的全面整治、师德制度机制系统建设、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师德文化的全面构建在内的"三步走"加以推进。通过治理,实现由师德的"不敢失范"---"不能失范"---"不愿失范"的过渡,这是一个力求标本兼治的过程。
坚持失范必惩,通过严厉惩处一批师德失范事件和失范教师,对教师群体形成震慑和教育作用,使教师"不敢失范".坚持防控结合,通过制度机制建设以及师德教育,使教师"不能失范";以文化建设推动失范的根本治理,通过师德文化建设,使教师"不想失范".
(一)"三步走"的基本逻辑。"三步走"体现了从治标到治本的师德建设逻辑,各步骤之间内在关联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师德失范事件的整治是"三步走"战略步骤的"触发点",师德制度科学化建设是"加油站",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师德文化是"目的地"."三步"在逻辑上前后相承,但在实际上却并行不悖,即三个阶段主要体现为侧重点或重心的区别。"三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师德失范事件收集、处置、分析是师德建设战略"三步走"的基础,也是建立和完善师德制度机制体系的实践依托;师德制度机制体系为师德失范事件处置提供政策依据,为师德失范事件收集、分析提供指导,并在师德失范事件的处置中完善和发展。而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师德文化,则需要在师德失范事件处置机制高压威慑下,通过科学的师德制度机制体系的建设推动并提供保证。
1."师德失范事件"整治是触发点。师德失范事件整治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反映了高校等师德失范的重视程度和基本态度。师德失范事件整治对师德制度机制科学化建设、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师德文化构建有着重要作用:师德失范事件及其整治的各类信息,是科学的师德制度机制建设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师德失范事件及失范动机的系统分析,可以为师德文化建设提供参考。长期以来,在师德失范事件往往一"惩"了之,缺乏相应的事件分析机制、归因分析总结机制和处置经验分析总结机制,基于这一实践的师德制度往往科学性不足,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形势下师德管理之需。此外,师德失范事件及其处置,以及基于此的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失范事件的成因、失范者自身原因的分析,可以为建设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师德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2.师德制度的科学化建设是"加油站".师德制度机制的科学化建设是师德失范"治本"的根本依托和着力点,也是"三步走"战略的转折点和"加油站".
从师德建设的环境、影响师德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以及全过程的师德建设等方面科学系统对制度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做到师德制度对教师"教育生活"的全覆盖,是师德建设制度和机制科学化的根本所在。通过师德教育警示制度、师德观察体系、师德纠偏体系、师德反馈体系、师德交流平台、师德标准体系、师德信息收集体系、"过程---结果"结合的师德评价制度、师德诚信档案等建设,形成师德建设的闭环和回路机制,实现点面结合做到全覆盖,确保师德事件从预防、控制、处置、反馈各个环节的全贯通。
全覆盖的制度机制体系,不仅能够将常发和易发的师德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更能够有效地预防偶发的重大事件的出现。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实现教师"不能失范".
3.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师德文化是"目的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盈的风气引领和氛围烘托,是防范师德失范、推动师德自律的软环境。
通过师德规范和精神的全面渗透推动教师个体师德要求的"内化",进而推动师德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部约束"即师德自律转化。通过管理文化的塑造,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升对德性品味,自觉鄙弃师德失范行为、现象和言论,形成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文化,进而形成以恪守师德要求为荣、以师德失范为耻的氛围;通过学术文化的塑造,形成科学、规范、务实、创新为导向的科研风气,造就以学术不端、滥用科研经费和资源为耻的氛围,推动科研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通过"教书育人"为核心的教学文化的塑造,形成以生为本、立足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氛围,以及科学健康、符合伦理的师生关系。
(二)"三步走"的运作机制。战略的关键在于落地,落地必须依托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因此要求建立分工明确、合作紧密且高效运作的战略组织体系与之匹配。具体而言,即依托于"两架马车"式师德战略组织体系、凭借"项目制"+"行动计划"核心的实施机制的高效运作,并以"360"评价为主体的组织评价体系为保障,推进战略的落实。
1.构建师德治理战略的"两架马车"式的组织体系。所谓"两架马车",是师德治理的两大并行的条线,即同步运行并互联互动的师德管理机构体系和师德研究机构体系的。首先,从管理的维度,即构架"教育部+教育厅+省属高校+院系"或"教育部+部属高校+院系"上下衔接的师德管理管理机构体系。该组织体系的顶端是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协作成立的师德战略常设性机构,承担师德战略规划、设计、指导、监控、政策设计支持、资源支持等任务,以及重大师德失范事件(包括违法)处理质询、师德宣传(及与媒体对接)等任务。省级师德管理部门,则承担着对所属高校师德战略的实施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师德制度建设等宏观性工作,同时还应承担建立和维护省级师德管理平台、指导和实施师德教育、开展师德预警、师德舆论宣传以及指导师德管理制度体系等任务。高校则承担师德战略的最基础性工作,即师德教育和预警、师德事件监控、师德事件收集、处置、分析总结以及向上级师德管理部分反馈等。其次、建立相对独立的师德治理研究机构体系,为师德治理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师德治理研究体系以及资源体系,为师德治理战略的落地提供智慧支持,是一项极为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工作。
如构建由国家层面的师德研究院(或类似机构)、省级层面的师德研究分属机构、高校层面的师德研究员(岗)(或将既有的师德师风办公室等类似机构"常设化")组成的上下衔接的师德研究体系及师德信息收集、分析体系,以政策建议、师德项目研究、师德报告、师德预警等形式,为师德治理提供智慧支持。再次、"互联互动"---两架马车之间的关系。作为向师德治理机构提供智慧支持的师德研究机构,行政上接受平行单位师德管理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师德研究部门指导。师德治理部门则可以通过课题的形式将师德管理的专门问题交由师德研究机构攻关,也可定期向师德研究机构进行师德问题咨询,师德研究机构也有义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年度或者季度的师德管理报告、编写师德教育材料、及时提供师德预警报告等。
2.以"项目制"+"行动计划"为核心的组织运作机制。如何高效运转,以推动师德治理战略科学实施,是"两架马车"式的组织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
鉴于"两架马车"的定位及其关系,在具体运作上可采取"项目制"和"行动计划"方式加以实施。首先,采取"项目制",推动"关键任务"的落实。以师德标准制定和修改为例,可以设立"总项目"和若干"子项目",由国家层面的师德管理部门负责"总项目"(可由师德研究院具体实施),由省级师德管理部门负责"子项目",高校负责承担其中的若干具体项目工作。
其中总项目和子项目,既可以由研究部门单独推动,也可由师德管理部门组建跨部门甚至跨层级的"项目组"推动实施。而高校师德管理部门则可以根据所接收任务,发挥基层优势,通过调查、会议以及组建跨部门和跨人员类别的"项目组"推动实施。其次、以"行动计划"制推动长线任务的落地。"行动计划"是实施"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师德治理战略的部分任务具有长线性质,无法以"项目制"加以解决。
因此要求各参与主体必须就某些长线任务拟定行动计划,确立发展过程各个"节点"及与之对应的阶段性目标和考核指标。以师德文化建设为例,从省级师德治理部门到各类高校,都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师德文化建设各个"节点"拟定进度表和行动方案。
3.基于"360"评价模式的评价体系。鉴于师德治理战略组织体系层级较多,容易引发管理效能降低的弊端,可以借助基于任务和职责为导向的过程评价机制加以克服。对组织实施基于项目的评价和基于行动计划的评价,是推动组织高效运行的主要手段。为保证评价与组织改进的紧密关联,必须侧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并采用360评价模式。师德治理战略具有长期性特征,任何项目都不可能在某一阶段完全终结,需要基于项目进度标准实施项目360评价,以推动项目主导者、参与者提高效能和合作程度。以师德标准体系完善为例,作为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层面师德管理部门、作为子项目负责人的地方师德管理部门、作为专项任务承担者的高校师德实作部门,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这一项目中,各方所起作用即程度,就需要采取360的全方位评价,并以评价结果的形式反馈给各个部门,以推动工作改进。而基于行动计划的任务中,由于相关主体的行为往往会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因此采取360评价工具的发展性评价则可以帮助计划实施者发现问题,以利于及时改进。
(三)师德治理战略的支持保障体系。师德治理战略是高等教育发展总战略的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置于并依托高等教育发展总战略。首先、师德治理战略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并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指导。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能保证师德治理战略的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师德治理战略获得各方的有力支持和大力协作,确保师德治理战略的"三步走"高效开展。其次、从师德治理的基层单位高校来看,战略的落地需要来自各部门的支持。师德治理必须与教师选、用、奖、留以及平台支持等"挂钩",这就需要师资管理部门的支持;师德信息收集、师德过程监控都必须依托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科研管理体系,需要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支持;师德警示教育和师德对内对外宣传,需要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的支持。
再次、师德治理战略还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支持。离开了学生的监督、教师相互监督以及教师自身认同和自我约束,师德治理战略无法落地;离开了学生的建议、教师的反馈,师德治理战略无法高效推进。
三、"从机制到文化":高校师德战略的实施
师德战略的高效落地,关键在于行动,而行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则在于是否有科学的路径。师德治理战略的实施路径在于机制到文化的"三步走",即分步骤有侧重地实现"不敢失范"、"不能失范"、"不想失范".
(一)师德失范现象整治机制建设:指向"不敢失范".整治机制建设是师德治理战略的第一步,宜采取"行动计划"方式展开。整治机制建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师德失范事件的大力整治,以产生"震慑"作用和教育作用,使教师时刻感觉到师德红线的威慑力,"不敢"冒巨大风险触犯师德禁令做出有违师德的举动,同时也为那些坚守师德规范的教师提供激励。师德失范事件整治机制主要包括师德失范事件信息收集机制、处置机制、教育机制、分析总结机制等部分。
1.师德失范事件信息收集机制。为确保对高校师德失范事件掌握准确,做到"心中有数",非常有必要建立师德失范事件收集机制。师德失范事件收集机制可分为以下三个层级:全国层面、省级层面和校级层面,并按照两大类进行收集:偶发、重大师德失范事件和常发易发的师德失范事件。而师德失范事件收集汇总机制则采取"上行"路径,自下而上并逐级审核归纳。师德失范事件的收集结果应以师德发展报告方式呈现,并由各单位师德管理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联合签署,以确保师德信息的准确性,方便追责和倒查。与此并行,师德研究机构也应该通过自身渠道进行师德事件收集,形成研究报告,与师德发展报告相互印证。当然,师德失范事件收集机制运作中,也需要将师德模范事件一并收集归纳,为师德失范治理和师德教育提供支持。
2.师德失范事件处置机制。作为师德事件收集机制的对接机制,师德事件处置机制是对师德信息、情报分析,形成处置方案并实施处罚的机制,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首先、基于失范事件的分析和认定,形成处置归属。师德失范事件的定性,是处置工作的第一步。不同的师德失范事件需要有不同的归属即处置权限,这是科学处置师德失范事件的关键步骤。其次、形成处置方案并报相关部门批准。对于归属本部门处理的师德失范事件,需要有对应的相对"制式化"处置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具体事件的处理提供"蓝本",进而为师德失范事件处置的制度化建设奠定基础。再次,处置方案的实施、反馈、申诉和复核。处置方案的实施涉及何时处置、如何处置、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的处理等问题,必须坚持"有理"、"有力"、"有利"等原则,即处置须有依据做到以理服人、处置要震慑有力绝不姑息、处置结果要公布于众有利于产生教育意义、处置程序上采取复合制并允许受处分者申诉以确保公正。最后、对于处置结果的处置要科学合理。即处置结果是否对外部公开、在多大范围内公开、师德失范事件的分析归因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置,为师德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3.师德失范事件教育机制。师德失范事件处置机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师德失范事件的处置,形成警示和教育作用。师德失范事件教育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师德教育研发机制。
对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根据师德失范事件的发展态势,研发具有共性意义、指导意义的教材,并在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开展研究并为高校提供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对高校来说,此项工作要立足学校实际及师资队伍的分析,结合不同阶段师德发展情况,在师德教育的内容(校本教材开发)、形式(如何开展)、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研发,为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保证。其次、师德事件教育的实施机制。即搭建各级各类师德事件教育平台,动态化完善师资库和案例库,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和及时开展常规性师德事件教育和突发重大师德事件教育,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反馈。再次、师德仪式体系建设。仪式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新入职教师而言,仪式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仪式教育却长期被忽视。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尝试通过师德宣誓仪式、师德签约仪式、师德伙伴仪式等方面的常态化建设,提升教师对师德感知程度和师德自律能力。
4.师德失范事件分析总结机制。作为师德失范事件处置机制的收尾工作,总结分析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为师德制度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师德失范事件处置体系的科学化建设提供经验支持。这一机制的建设应由教育厅(局)主导、由高校负责具体实施,即形成相对固定的事件分析归类机制,按照常发易发多发的师德事件、偶发师德事件、重大师德事件的分类;形成师德失范事件的归因机制,即基于不同个案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导致失范的共性原因,形成分析报告,为师德制度建设提供支持;形成师德失范事件的总结机制,即根据前面的归因,由高校总结分析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由管理部门对高校师德失范事件的归因和总结机制进行梳理,提出宏观管理层面的改进措施,为高校治理师德失范提供支持。
(二)科学化师德制度体系建设:指向"不能失范".科学的师德制度体系是建立在对师德失范事件全面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由动态中完善的师德失范事件的识别制度、防控制度、处置制度、教育制度组成逻辑体系。科学的师德制度体系将尽力做到对师德管理的全覆盖,实现对师德深入和全面管理:
在科学的师德规范下,通过宣导和教育体系的运作,预防师德事件的发生;通过师德处置机制的"震慑"和"控制",帮助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失范的危害性,进而在制度上充分减少师德失范的"空间",使师德失范事件最大限度"不能"发生。
1.制度设计原则:从统一的制度框架到"地方化"、"校本化"的制度执行体系。推动制度体系的科学化进程是师德战略的重要步骤,但统一的制度标准往往限于原则性指导和纲领性界定,失之详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无法显示出对不同地区高校师德发展程度的关照,针对性因而相对受到限制。因此,突出统分结合的特点,是制度体系的建设重要原则。具体而言,国家层面的师德战略部门可以汇聚各方智慧,秉着连续性原则,形成较为严密的、一般性的师德制度体系,着重对概念性、纲领性的问题进行界定,形成指导性和依据性的制度体系。而教育厅(局)级师德管理部分则负责所属高校的细则的制定,即在制度框架下,根据省情、兼顾校情,形成具体可实施的细则体系,以便于指导师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地方化"、"校本化"制度执行体系建设提升制度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2.制度体系的构成:由识别制度、防控制度、处置制度、教育制度、帮扶制度组成的整体。无论是全国性的师德制度体系,还是省级、校级的操作规范体系,都必须体现对师德管理的全覆盖。因此,师德制度体系应该在逻辑上贯通师德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的全部过程,包含师德对教师行为的要求以及师德事件界定(师德标准体系)、师德教育培训制度、师德失范事件及处置制度、师德干预制度等。从全国层面来看,师德标准制度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而省级层面则具体对标准体系进行解释,并详细制定师德行为规范。在师德事件的处置制度建设上,省级层面则依据"标准"以及高等教育的相关制度、全国层面的师德处置精神,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在教育和培训制度上,以基层单位为主,注意单位的特殊性和发挥高校的积极性创造性。此外,在师德干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中,也应该依托高校,及依托师德信息收集机制,形成常态化、动态化和实时化的干预制度机制。
3.制度体系的发展:在动态中发展。师德制度体系的实践性,决定了它必须在对接实践中动态发展,即"与时俱进"以适应师德治理的需要。师德制度动态发展的活力之源,主要由国内师德失范事件的发展动态和处置经验以及国外师德管理的新情况及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成。立足对师德失范事件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处置经验的总结分析,及时修正制度中陈旧的以及不科学的部分,并更新其中的内容和措施,是制度体系发展的根本要求。而"采他山之石"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也是制度发展的必须。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他领域发展的经验,丰富师德制度体系建设。如引入个人征信制度②,建立师德征信系统;或对接个人征信系统,将师德失范作为信用记录不良进入系统库,完善与社会诚信系统的结合。
(三)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的师德文化的营造与构建:指向"不愿失范".
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崇真向善的师德文化是优秀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对教师队伍建设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同时也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师生行为等方面起着塑造作用,对大学办学品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师德文化塑造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洁身自好、积极有为、崇真向善的氛围,使教师群体形成师德失范的"罪恶感"、"耻辱感",进而自觉抵制和唾弃师德失范现象、行为,从内心深处"不愿"失范,实现师德自律。
1."以教育助自律"的师德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从制度教育、制度贯彻和制度效果等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师德荣辱观"教育的常态化。师德制度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教师不断加深对师德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树立师德荣辱观,形成以"恪守师德为荣、师德失范为耻"的观念。推进师德教育制度的常态化,是指在各级师德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对不同的教师群体进行常态化师德荣辱观教育。以新入职教师师德制度教育常态化为例,可以采取分阶段的师德制度教育,如入职教育采用师德制度宣贯研讨,入职第一年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师德模范讲座等方式,入职第二年可以分次进行师德主题研讨等方式。其次,师德制度学习习惯的养成。师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因此要求通过师德管理部门有效引导,帮助教师形成制度学习习惯,进而形成师德制度性思维。再次、"照镜子"和"正衣冠"风气的塑造。通过常态化和多样化的教育,帮助教师形成经常性地"照镜子"和"正衣冠"习惯和风气,以提升师德建设的效果。
2."刚柔相济"的师德管理文化。师德管理重在过程,通过管理把可能性师德失范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追诉。所谓过程管理的"刚柔相济",是指通过严格的师德失范事件处置的"刚"推动师德过程的"柔"(手段多样化)。首先、"身正正人"的管理者文化。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高校之所以师德管理效能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管理者本人的师德素养存在"瑕疵".因此,师德管理者队伍首先必须自查自纠,凡存在师德瑕疵或者争议的管理人员不得进入师德管理队伍,同时师德管理者群体也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以实现"身正正人"的效果。其次、"执法必严"的执行文化。制度是刚性的,凡是触犯了师德禁令者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高校对师德事件中为造成大范围影响的往往姑息迁就,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因此,在师德事件目前,应该抱着执法必严的态度,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护短,敢于和勇于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再次、"治病救人"的管理环境文化。师德制度的刚性并不排斥管理的柔性,所谓管理的柔性,主要体现为师德过程管理中的"治病救人"要求。随着师德过程管理的细化,对一些可能出现师德失范未遂或者有师德失范可能性的行为、言论,及时干预并提供辅导,以防止进一步恶化演化成为师德失范事件。如在科研经费报账时,对于疑似违规行为,财务人员应及时向师德管理部门汇报,师德管理部门应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财务部门师德监督岗会商,对当事人及时进行教育并责成整改,以防止其走向失范的泥潭。
3."崇真向善"的师德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师德文化的核心,也是师德文化的归宿。帮助教师从精神层面树立"崇真向善"的师德理想和信念,从而师德教师主动自觉地将师德要求转化为师德操守,是师德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建设"崇真向善"的师德文化包含以下几个维度:道德认知、道德反思、道德自觉。首先、基于"求真向善"的道德认知。清晰的师德认知是师德"内化"的关键步骤,基于常态化的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道德认知"的根本途径。其次、基于专业发展的道德反思。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基础上的道德反思,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与教学反思、科研反思相结合,甚至渗透其中。通过反思,教师往往能够产生基于道德认知的荣誉感或愧疚感,这也是道德反思的重要成果。
因此,师德管理者如能够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基于专业发展的道德反思,则能够在师德精神文化建设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基于"身份认同"的道德自觉。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职业,要求教师有着高度的职业认同和身份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自我身份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自我身份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师德对面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指导,更需要教师个体的自我体悟。
采取多种办法和手段,推动教师基于道德体悟、道德自省基础上的道德自觉,才是师德精神文化的最终追诉。
4."诚信务实"的师德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显,它能够与精神文化产生良好的呼应,甚至是相互促进。诚信务实的师德行为文化的建设立足实践,需要在党组织和师德管理者的共同指引和监督下,通过多方努力共同达成。首先、形成讲诚信、拒欺伪的私德行为。教师工作性质决定了私德和师德往往界限模糊,甚至存在交叉,私德事件往往能够演化或者发酵成为师德失范事件。因此,通过教育和宣传,帮助教师认识到私德与师德关系,自觉提高私德修炼,规范和约束自我,形成讲诚信、拒欺伪的私德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求真务实的教学科研活动。道德观察或者道德监控机制往往不能做到对教师道德行为发生场所的全时全覆盖,因而要求教师能够以"慎独"的态度,将道德操守融入到教育和科研活动中。即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特征,主动、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无愧于"师"的称谓。在科研活动中,做真人、为真事、求真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杜绝违规使用经费以及相关资源的行为。再次、符合身份的师生交往活动。
基于身份认知的师生交往,需要"有礼、有度、有节".因此,师生交往必须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大众的监督,这就要求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宣导和教育,确保教育的严肃性和教育场所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