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更高,已然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网络的出现是一个双刃剑,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中,应该意识到网络环境带来的变化,强化德育工作创新,帮助中职学生塑造健康的思想品德。本文首先对中职德育工作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网络技术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有效的创新措施,望采纳。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职; 德育; 创新;
德育教育工作是提升学生思想品质重要途径,是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和学习都有重要作用。中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实施中,必须提升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多元化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给学生思想带来了很大冲击,中职德育工作必须能够重视网络环境影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德育工作时效性。基于此,加强对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1、 网络对中职学生思想造成的冲击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包含的信息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点。用户能够根据自身对信息需求,通过检索功能得到自身所需信息数据。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下,网络中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包括暴力、黄赌毒等,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职学生阅历浅的特点,大量散布不良信息,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中职学生年龄尚小,缺少必要的社会经历,面对丰富的网络信息缺少必要的辨别能力,很多学生有沉迷网络的现象,这些问题会增加德育工作开展难度,也体现了中职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1.2 、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空间更大
从过程论来说,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具体来说,借助于网络环境,学生、老师都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德育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但由于网络中存在的很多教育资源是非正确的,甚至对中职学生有不良影响,若教师没有对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加以了解和指导,及时更正学生网络习惯,不良网络资源会给学生心理带来变化,也对中职德育工作开展带来影响。
1.3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学效率
若能够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引入网络技术,则无疑可以提升中职德育工作效率。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德育教师逐渐开始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德育内容。但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过于滥用,导致无论知识难易程度、重要程度,都采用多媒体,影响了教学效率,也不利于中学生多方面成长。
2、 网络技术融入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德育作为中职院校重要教学任务,将网络技术融入中职德育工作中势在必行。第一,网络环境下,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网络的依赖性更高,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且已经养成了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德育工作需要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网络技术,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学会正确辨别繁杂的信息,抵御不良信息诱惑;第二,为了能够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必须创新自身工作模式。网络技术的融入符合中职德育创新需求。网络技术应用不仅能够优化中职德育工作环境,构建一个更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可以让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包括中职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态等,以便于在德育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这对于提升德育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帮助;第三,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引入网络技术,可以改变德育工作滞后的局面,还能够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让其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为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 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创新措施
3.1 、积极构建网络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切实提升中职德育工作成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德育课程模式。一方面,德育教师可以从法律意识、民族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德育课堂中渗透网络文化,帮助中职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网络,对网络环境下多元文化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识到不同价值取向对个人带来的危害性。同时,德育工作开展中,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进行德育课程内容拓展。中职院校还可以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一个更加通畅的渠道,也有利于营造出更加民主的网络德育教学氛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检索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
网络德育课程模式下,必须强化学科渗透功能,为中职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中职德育工作需要立足学生专业,在专业课中进行德育渗透。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德育教学中,可以在计算机基础、安全技术等领域渗透德育知识,增强学生对计算机使用中行为准则、社会规范的认同,增强学生对网路知识的理解。这样既保证德育工作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又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3.2 、利用网络热点话题进行德育工作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者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是将“成绩”、“排名”当作是指导理念,导致德育工作中更多强调学生成绩,但对于中职学生思想品质、心理健康等,由于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理念滞后,开展德育内容较为落后,导致过多用传统文化所教方式教育学生,和社会现实存在严重的脱节,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兴趣泛泛,参与到德育活动中积极性差,影响整体中职德育教育效果。德育缺失对班级建设会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中职学生学习与成长。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从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德育工作中引入新鲜的血液,让中职德育工作焕发生机。
例如,校园暴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德育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德育话题,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将校园暴力这种隐藏很深的校园恶势力摆到明面上,引导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生活、远离暴力的好学生。同时,网络化时代下,很多社会热点话题都能够给中职德育教师利用,引入社会热点,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时代发展,了解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对社会事物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价值观念。
3.3 、建立中职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中职学生德育工作需要依赖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方力量,借助于网络环境,可以构建中职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社会资源的合力,形成相互渗透与支持的德育网络结构。第一,在中职院校层面,应该积极构建网络德育工作机制,为专业教学、德育工作提供双方面保障,为规范德育工作行为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班主任两方面德育功能;第二,在学生家庭方面,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黏合剂作用,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成立家长委员会,帮助家长对中职德育工作全面理解,建立学校和家庭相互理解的体系,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QQ、微信、短视频等平台,让学校和家庭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帮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关键性;第三,社会方面,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还需要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和学校的合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可以邀请社会中成功的创业家、企业家进入学校,为学生提供经验;还可以邀请干警、法官等进入中职校园中进行普法;让社会道德模范讲述先进事迹等,发挥榜样力量。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入红色文化馆、博物馆等,进行德育渗透活动,让中职德育工作获得更多的支持。或者和社区联系,组织学生参与义务献血、社区孤寡老人送温暖、孤儿院陪小朋友做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从德育理论学习向参与德育实践过渡,帮助学生在这些社会活动中产生共鸣,同时帮助中职学生养成尊老爱幼、助人奉献的品质,让其对德育活动的认知更加深入,增强中职学生责任感,让其能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便于在今后成长道路中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3.4 、坚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原则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目的在于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必须保持公平的态度,对于学生不能差别对待,发挥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用爱包容学生、关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每一位中职教师需要做到公平公正,更不能以成绩论成败,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优秀就放松别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偶尔调皮犯错就对其过于苛刻,避免对学生自尊心造成影响;教师和学生交流最为频繁,在和学生相处中,需要放下架子,以一个平等、尊重的身份交朋友,做学生的倾听者,善于通过谈话技巧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还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合理建议。另外,德育工作者在处理学生事务中,应该善于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不能局限在老师的思维定式中,为学生考虑,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尊重,更愿意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心事。这种方式下,德育教师和学生之间距离更近,德育氛围更加浓郁,也更能够为中职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网络环境给中职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主要是体现在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职德育工作开展中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积极采用网络技术优化德育工作方式,借助于网络资源丰富德育内容等,为中职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红.基于网络环境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14(8):23-25.
[2] 莫西西.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幸福生活指南,2019,15(2):202-203.
[3] 徐峥.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1):35-36.
[4] 曹晶晶.基于网络环境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12):69-70.
[5] 李媛婷.中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9,11(3):58-60
[6] 曹诗琪.基于网络环境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