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少先队特色活动; 学生品行; 人文资源; 育人功能; 德育;
基金: 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少先队特色活动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564;
随着农村寄宿制小学和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扩大, 农村小学生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等多方面的侵蚀, 品行不端逐渐成为小学德育教育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少先队作为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各种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育人作用, 而且能够成为良好的品行教育切入点。因此, 挖掘本地人文资源, 创新开展各种特色少先队活动, 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可行路径。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品行的表现及原因
小学生不良品行表现诸多, 产生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不同。
1.家庭教育失位造成学生自卑、冷漠、孤僻甚至脆弱、暴力。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大量产生和外出务工人群的增加, 学生寄宿和留守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造成了家庭教育这一最重要的德育载体严重缺失, 小学生的品行得不到父母的教导和影响, 极容易受到不良习性的影响。很多学生产生了自卑、脆弱的不良心理, 在品行上表现出冷漠、孤僻甚至暴力, 他们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方面, 存在着非常紧张的倾向--人际关系不良、自我意识模糊淡薄, 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在对待他人和自我时, 存在品行失序的问题。
2.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业压力造成学生缺乏理想、厌学压抑。
素质教育的普及要求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生长空间, 但是寄宿制学校中由于学生要长时间在校生活, 为了方便管理和成绩提高, 教师会给学生设置比较多的作业, 压缩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家长也会选择给学生报大量的辅导班。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透支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磨灭了学生的理想, 造成学生厌学、心理压力过重。由此引发了学生拖欠作业、顶撞教师和家长、自我放弃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3.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滞后造成学生品德修养不高、品行问题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滞后容易引起学生品德教育不足, 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科学建立起不到足够的正向引导作用, 为不良品行的滋生埋下了伏笔。
二、挖掘人文资源, 开展特色少先队活动, 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
玉门市中国石油铁人希望小学坐落于“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基于这一独特的人文资源, 学校少先队深度挖掘和演绎, 创新开展一系列特色少先队活动, 为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提供了有效抓手。
1.开展“铁人精神在我心、在我行”特色活动, 赋予少先队活动浓厚的品行教育色彩。
铁人精神蕴含丰富, 要想让小学生能够学懂、学透, 并内化为自己的品行规范, 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深度实践有效融合起来。少先队以“铁人精神在我心、在我行”为主题, 创设了铁人语录传诵活动、铁人故事大讲堂、学铁人做铁人活动等诸多少先队特色主题活动, 如通过铁人语录的传诵, 学生熟知了铁人身上闪耀的奉献、爱国、敬业等精神光芒等。特色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品行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少先队活动也内容充实、富有吸引力。
2.依托铁人精神成体系开展特色活动,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品行。
少先队特色活动的育人功能要想效果最大化, 必须坚持体系化和逻辑化。依托铁人精神设置的各项特色活动中, 全部都进行了体系化编排。以各个节日+每周一次的中队会活动为载体, 以铁人语录诵读、铁人小故事、话铁人、学铁人为逻辑体系, 组织学生由学到议载到做,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品行。其中, 学铁人包括语录诵读、讲故事、教师的讲解等多个方面, 话铁人包括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家庭议事会等多种形式, 学铁人包括献爱心、做卫生、慰问等多种途径。特色而且有体系的少先队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而且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小学生来讲, 更容易接纳和内化, 也彰显出了学校的特色。
3.针对小学生个性品行问题开展特色活动, 引导学生纠正不良品行。
特色少先队活动针对的全体小学生, 共性的问题能够在系统的活动中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个性问题往往会被忽略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因此, 特色少先队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品行问题矫正。针对个性品行问题开展特色活动, 既可以采用特殊群体的小范围少先队活动形式, 也可以采用全体学生的扩大化少先队活动, 小范围的活动可以让个性问题得到彻底的分析和解决, 全体活动则除了针对个人之外, 还可以对其他学生产生预防教育意义。当然这两种方式的选择也要因问题、因人而异, 少先队辅导员要在全面考量问题和个体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选择。
总之, 少先队特色活动可以成为农村小学生良好品行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静下心来, 经过认真分析小学生不良品行的原因, 挖掘特色组织少先队活动, 就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品行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