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提高电视新闻拍摄水平的几点做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7 共1594字
论文标题

  新闻画面是电视新闻内容的体现,如何在屏幕方寸之间传递大千世界的众多视觉信息,并且使其充满艺术魅力,这就是摄像师的追求。笔者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不断思考,认为电视新闻摄像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拍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知己知彼,深入新闻现场

  新闻转瞬即逝,变化中的新闻现场一去不回,事件经过成为历史。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电视摄像记者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电视摄像记者应树立起一种明确的电视新闻观念。到现场去,充分发掘新闻现场是加强电视新闻视听表现的重要一环。在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各大传媒机构往往都会抢现场,恰当安排摄像机的位置,充分调动画面要素,使景别变化丰富,镜头内涵完整,同时拍摄角度要全面,以便抓到独家画面。在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新闻中,更是容易简单地根据解说词贴上大体可以对应的画面,或是使用资料画面。这种对新闻现场的忽视,导致新闻报道缺乏个性,失去意义,更谈不上体现电视媒体的报道优势。

  二、玉成其美,注重画面构图

  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专题节目的拍摄与电视新闻拍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导拍,时间相对充裕,而后者是纪实,时间相对紧张。但两者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都是让大家看的,所以就应尽量使观众悦目。经常以专业眼光看电影和电视剧的同志不难发现,在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中,摄影师和摄像师很注意构图,因而给人以美感,让人无形中感觉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前者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构图这一电视拍摄人员必备的素质,许多电视新闻拍摄者并不太注意,导致电视新闻的镜头缺少视觉冲击力,给人感觉很平淡。人们看了电视新闻之后,只是获得了一定的信息,无法感受电视艺术的美感。现实生活中,在进行电视新闻拍摄时,通常是有时间进行预见、思考和构图的。因而电视新闻拍摄者要从主观上重视构图,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不断地进行创新,拍摄出一些观众意想不到的镜头,让电视新闻活起来。

  三、精细入微,善于抓住细节

  过程记录意识的确立要求摄像记者克服陈旧的场面报道观念,加强对动作的描述。在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类新闻的报道中,通常的做法只是拍下现场的几个场面,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缺乏对动作的记录和描述。而动作描述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新闻对于观众的感染力。例如某台报道大型招聘会召开,前往参加的毕业生异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只是拍摄门前排队大全景、场内人流熙攘全景等,难以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思考。这种画面上关于人多、拥挤的场面描述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比不上单幅照片抓住的某个新闻瞬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拍摄时缺乏对动作的关注。在拍摄过程中,如果加上对于拥挤过程的记录,比如摄像机深入人群,拍摄人挤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的动作,记录某人急切地想挤到自己看中的单位前面投一份简历的过程,一定比单纯的场面描述更能激起观众的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将观众拉入新闻报道的事件中,激起观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思考。

  四、瞻前顾后,强调编辑意识

  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编辑方式、播出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拍摄要具有强烈的编辑意识。当记者用摄像机拍摄新闻事件时,时刻有这样的思维:拍多少镜头,用什么样的景别分解拍摄现场、人物活动,能否联系起来……这种思维就是潜在或超前的“蒙太奇”。而这种潜在或超前的蒙太奇则构成电视新闻摄像重要的美学特征。同时,也由于这一特征决定电视新闻摄像是一种即兴创作,这要求记者当机立断,在短时间迅速完成,不能出现乱拍镜头以及顾此失彼、丢三拉四的现象,一定要以不进行后期编辑直接播出为最高目标。

  总之,电视新闻的拍摄是一项纪实性的工作,也是一项主观能动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做好电视新闻摄影工作不仅要有敬业精神,练好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功,而且还要在拍摄实践中多思考、多用心、多观察,力求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