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新闻摄影“华赛”十年的成绩、不足及改进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9 共3294字
论文摘要

  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于 2005 年在深圳开始举办,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成为全球新闻摄影界的一项重要赛事,许多国际媒体将其列为必须参加的赛事之一。第十届“华赛”于 2014 年 4 月 15 日在北京揭晓,加拿大摄影师凯文·佛赖尔的作品《台风海燕》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大奖。本文分析“华赛”十年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华赛”十年基本概况

  第一届“华赛”便收到 76 个国家和地区 1765 名摄影记者的 21627 幅作品,可以说是相当成功。此后历届“华赛”,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都在 50 多个至 78 个之间;参赛记者的人数少则 2300 多名,多则 3300 多名;参赛作品数量少则 2.2 万幅,多则超过 3.8 万幅。

  “华赛”照片的分类,从第二届开始固定为 8 类 16 项,有突发性新闻类、非突发性重大新闻类、社会生活新闻类、经济与科技类、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文化与艺术类、体育类、自然与环保类。第三届分设战争灾难类和非战争灾难类,用以取代之前的突发性新闻类和非突发性重大新闻类,此后各届基本沿用这样的分类方法。

  “华赛”评委会由中外人士组成,第一届有 15 名评委,中国评委占据 8 席。此后各届设立 13 名评委,中国评委占据 5 至 6 席。“华赛”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应该说中国评委所占比例仍然偏高,影响其国际性和权威性。

  每届“华赛”都要评选出一幅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它从获得金奖的照片中产生,最高奖金 10 万元。在 10 幅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中,非战争灾难类、新闻人物类和自然环保类各有 1 幅,突发性新闻类有 2 幅,而反映战争灾难类题材的有 5 幅,可见“华赛”对此类照片的重视程度。中国两位摄影师的作品,分别取材于汶川地震灾区和玉树地震灾区,也获得“华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二、中国作品获奖情况

  历届“华赛”都有大量中国作品参赛,而且获奖比例较高。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大多是经济科技类、文化与艺术类、自然与环保类以及体育类。第四届和第五届“华赛”体育类单幅照片的金奖、银奖与铜奖,全部被中国摄影师包揽;第七届“华赛”文化与艺术类单幅及组照的金奖、银奖与铜奖,也全部被中国摄影师包揽。而在战争灾难类及非战争灾难类新闻照片中,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却比较少。这说明在国际新闻战场上,中国摄影师的实力还不够强。
  
  三、“华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华赛”设立的初衷,是以“荷赛”为参照系,建立一个观察世界变化的影像评价平台,加强国际同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华赛”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作为一项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越多,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就越高。十年以来,“华赛”的参赛国家和地区没有明显扩大,参赛作品的数量增幅较小。第十届“华赛”收到 60 多个国家 3000 多名记者的 3 万多幅摄影作品,中国作品几乎占到一半。而参加“荷赛”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有 120 多个,参赛作品超过 10 万幅。例如,2013 年“荷赛”就收到 124 个国家和地区 5666 名摄影师的103481 幅作品。“华赛”与“荷赛”相比,参赛国家和地区及作品数量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摄影作品获奖比例过高,影响“华赛”的国际性。前八届“华赛”,中国作品获奖比例都超过 27%,其中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分别高达 51.2%、40.4%和 52.1%;特别是第五届评出的 16 个金奖,中国摄影师摘取 11 个,比例高达68.75%,使参赛的外国摄影师成为陪衬。中国获奖作品比例偏高,固然与中国参赛作品数量较大有关,但中国作为东道主,应该正视“华赛”的国际化和影响力。

  “华赛”中国评委比例过高。第二届至第十届“华赛”评委一般为 13 人,中国评委(含港澳台地区)占据 5 席或 6席,比例为 38.46%或 46.15%。如果中国评委话语权过大,那将不利于提升“华赛”的国际水准。

  此外,“华赛”对获奖作品的市场推介不够重视,其官方网站虽有市场开发专栏,但只有几条新闻链接,没有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反观“荷赛”,网友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买到自己喜欢的获奖作品。

  (二)“华赛”与“荷赛”明显趋同

  照片分类趋同。目前“荷赛”照片分为 10 类,有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新闻人物类、体育动作类、体育专题类、当代热点类、日常生活类、肖像类、艺术娱乐类、自然类,每类又分单幅和组照,另设年度最佳照片一个单项。“华赛”照片分为 8 类,计有战争灾难类、非战争灾难类、日常生活类、经济与科技类、新闻人物类、文化与艺术类、体育新闻类、自然与环保类。虽然“华赛”与“荷赛”照片类别的称谓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奖项设置基本一致。

  评委成员趋同。历届“华赛”的评委成员中,许多都曾担任过“荷赛”的评委,比如德国《地理》杂志图片总监茹丝·艾希红、欧洲图片社国际关系总监玛丽亚·曼、美国《时代》周刊前图片总监米歇尔·斯蒂芬森等人。这种评委趋同引发的“华赛”与“荷赛”评选标准的趋同,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既然“华赛”意欲另立世界新闻摄影品牌,那就应该尽量减少导致价值评判标准趋同的因素。

  参赛作品趋同。由于“荷赛”和“华赛”评选时间比较接近,不少参赛记者会将同一作品投给两个赛事,而且“荷赛”评选在先,“华赛”评选在后,这就很难保证“华赛”的评选结果不受“荷赛”影响。事实上,一幅照片在“荷赛”和“华赛”上先后获奖的现象屡见不鲜。

  审美趣味趋同。虽然“华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但它与“荷赛”一样,十分重视战争、灾难、死亡、疾病、贫苦等题材,比如“华赛”评选出的 10 幅年度最佳照片,有 7 幅是反映战争、灾难、死亡等题材的。虽然“华赛”评选尽量体现中国特点,也试图走出“荷赛”负面题材的阴影,①但总体看来,中华民族所欣赏的含蓄凝重、哀而不伤及中和之美,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彰显。

  (三)虚假新闻照片的困扰

  当今任何一个新闻摄影比赛,都无法彻底杜绝虚假照片,尤其是那些经过图像合成、调色等后期处理的照片总能蒙混过关。第一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网友怀疑为虚假照片,经证实后取消其获奖资格,作者本人也公开道歉。第二届“华赛”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刚一获奖即招致怀疑,经调查证实确系接片作品“,华赛”组委会随即取消其获奖资格。第十届“华赛”银奖作品《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其实是 2005 年以前拍摄的“,华赛”组委会亦宣布取消其获奖资格。

  虽然“华赛”照片筛选严格,但有些照片的真实性仍会引起人们质疑。第五届“华赛”金奖作品《芭蕾女孩》,当初发表时为横片,参赛时却以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竖片出现。评委茹斯·艾希红认为,摄影师根本不可能取到这个竖构图的角度。尽管这幅作品最终以“恢复横片”形式而获奖,但争议之声却并未停息。②
  
  四、对“华赛”的建议

  “华赛”是中国新闻摄影界谋求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尝试,既向全球新闻摄影界提供了一个东方视野的评价参照系,也昭示着中国新闻摄影的改革方向,③其价值和努力值得充分肯定。今后“,华赛”无论是在追求世界水平上,还是在体现中国特点上,都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一,“华赛”必须摆脱“荷赛”的影响,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荷赛”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其独特的摄影语言和创新精神。④“华赛”应当要求参赛照片表现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表现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力量,并通过获奖作品加以引导,真正突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第二,适当减少中国评委的人数。既然“华赛”强调其国际性,那就应该实现评委的国际化,邀请国际摄影界权威人士担任评委,以确保评选结果获得国际同行普遍认可。

  第三,严厉制裁参赛照片的造假者。应该明确虚假照片的界定标准,比如经过裁剪的照片是否合乎参赛规则?经过PS 的参赛照片是否算作违规?可以要求参赛记者签订诚信合同,并确定违约金数额,一旦发现参赛记者造假,不仅要收缴违约金,还要将其列入“华赛”黑名单,终身禁赛。

  第四,调整“华赛”评选时间。“荷赛”是每年 2 月份评选,“华赛”则是每年 3 月份或 4 月份评选。为了不受“荷赛”评选结果的影响,可将“华赛”评选时间提前到 1 月底或 2 月初。

  第五,加强国际宣传和市场推广。“华赛”组委会可以广泛邀请全球新闻媒体前来参赛和采访,而不能单等参赛记者主动上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可以设立一个固定的基金会和工作团队,对“华赛”获奖作品进行市场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提高“华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③甘险峰:《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8 年版。
  ②黄丽娜:《“转向”使用的照片有违真实性吗?》,《中国摄影报》2009 年4 月 3 日。
  ④蒋耀波:《华赛:一个国家品牌的使命》,《青年记者》2007 年第 1 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