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起源及问题提出
不知不觉从事电视新闻摄像已经 7 年,对于这个职业的性质与电视镜头语言的艺术创作,我开始有了一些想法。许多学术书籍对电视新闻摄像的艺术创作都颇有争议,新闻特性和艺术特性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中又并非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客观现实的局限可能会导致两者发生矛盾,必须有所取舍。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⑴对象与内容性质的不同;⑵基本任务的表现形式不同;⑶摄像方式和手段的不同;⑷镜头画面效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当稍纵即逝的新闻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时,作为一名电视摄像,是不顾一切拍下来再说呢 ? 还是为了完美的构图寻找拍摄角度哪怕因此可能错过事件的发展变化呢 ? 面对一个突发性的新闻报道,要及时记录成像,这既涉及到时机因素,又涉及到要清晰全面真实地还原新闻现场。新闻真实特性和艺术特性,如何把握、孰轻孰重就成为每一位电视新闻摄像师难解的课题。
电视画面在电视节目中是内容的体现者,要如何在屏幕里传递世界中的众多视觉信息,且使其拍摄内容充满艺术的魅力,这是身为一名摄像师的目的和追求。我觉得无论是新闻摄像还是影视摄像,都是摄像师对艺术的不同追求。虽然电视新闻存在客观性、严肃性、严谨性等特性要求,在画面的拍摄与构图、光线等技术运用上,不可能搞成影视摄像作品那样天马行空的创意和精雕细琢的构图,但这并不妨碍电视观众在接受新闻资讯的同时去欣赏好的画面,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用心创作、掌握好每个镜头的运用与构图,拍摄好每个“镜头”也应该是电视新闻摄像师的不懈追求。
二、真实性与艺术性失衡现象及分析
没有把握好新闻真实和摄像艺术平衡的案例众多,最常见的谬误是用了过多的艺术手法去丰富镜头语言,却又忽视了新闻主体上的深层次发掘。在网络新闻平台上为了宣传噱头而歪曲新闻真实的炒作新闻案例更是多不胜数。如何才能把握好新闻真实和摄像的艺术创作的平衡?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可参考结合的理论:
1. 新闻美学,是探究新闻形式和内容结合的美学价值以及规律的科学,以新闻和新闻活动为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它的特点研究对象是,人们对新闻审美关系诸领域中特有的美与丑。研究新闻美学,是为了把握新闻审美的最一般的规律,用来指导新闻审美实践和新闻摄像实践,发挥好新闻的宣传教育功能。
2.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原则。新闻真实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
尽管电视新闻对真实性和时效性有硬性要求,但也不妨碍摄像记者把摄像创作和了解新闻事实结合起来。
将所需要的画面使用摄像机拍摄记录下来,画面素材就是电视节目的镜头语言和基本构成的要素,是电视艺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电视新闻摄像时,必须要首先保证器械的正常使用、摄像师的摄像技术素养和摄像师对新闻主题的了解,以上要素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的完美结合,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新闻文稿之外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视听信息,这种视觉上的享受是电视媒体在激烈的全媒体竞争当中存活、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解决真实性、艺术性失衡问题可提供的建议
1. 遵循哪些原则?摄像记者无法从单纯的构图处理、运动处理、光线处理、色彩处理和艺术处理去完成作品,因为新闻的特性往往重点是在新闻主题发展的变化、内容的关注和摄取,并需要根据新闻主题、内容特点来进行新闻的拍摄任务。
2. 具体的措施:
(1)提高摄像师个人修养和素质,将理论和经验有效结合,引导摄像人员去设计并选择素材、环境、机位和角度,以确保摄录合乎稿本的画面。
优秀的电视新闻摄像师应该在无条件地保证新闻真实的同时兼顾艺术的完美,在时刻注意画面美的同时不忘所摄事件的真实,从而使电视新闻达到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从电视新闻的新闻特性和艺术特性考虑,新闻真实是基础,艺术是骨干。从实践的角度说,电视新闻以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为中心,当新闻事件的发展使摄像师对镜头美的追求与新闻真实性相冲突,或者现场条件不允许对镜头做更多的设计时,电视摄像师应该首先保证新闻性,通过抢拍、抓拍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闻素材。
在允许的条件下,摄像师当然应该尽量兼顾新闻和艺术性,通过灵活的摄像、平稳的构图、完美的镜头,使电视观众在取得充足新闻信息的同时,获得最佳的审美感受。不要忘记,电视摄像师在多大程度上将新闻特性和艺术特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大程度影响到后期写稿、剪辑、制作、播出的挪腾余地和最终质量。
(2)把握好艺术处理和新闻写实的关系。艺术想象的作用在于通过摄录的电视画面,形象而有力地吸引观众并使之产生共鸣,必须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必须遵循电视新闻在时间、空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拍摄原则,处理好摄像个性化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个性化行为特征和想象力通过思维发挥,能正确进行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追求电视新闻画面的质量和拍摄技巧,采访拍摄中充分运用无剪辑拍摄意识,能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新闻拍摄。运用艺术处理,保障新闻播出的同时,也能保证有更高镜头画面质量。要突破电视画面平面空间,创造出符合生活真实的艺术空间。
(3)把握好空间记录和时间记录的关系。电视画面表现的形象空间只有长宽两个方面,而现实空间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景象,而如何在平面上创造出立体空间,意义重大。我们可以利用被摄体的远近影调与摄像机光圈和镜头的景深创作出透视效果,强化空间的层次感、纵深感。首先要找准拍摄物体的中心位置,通过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现纵向空间中物体的前后与远近方位,处理好各种物体朝地平线中心点汇聚的透视线条,借线条引导观众视线朝纵深方向。也要处理好景物的影调和色调层次,以及景物间的疏密程度,从而创新艺术空间。应用以上方法一定要注意画面中线条延伸方向的统一,以免给观众造成视觉混乱。
也可以通过画面中物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调度起来,电视摄像的魅力在于它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态势,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至运动的全过程,展现出生活中各种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拍摄运动中表现物体也能很好地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三维效果,通过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使画面内不动的物体产生运动效果,使运动的物体更赋动感,通过镜头的“推拉”,可使物体在画面中逐渐变大或变小;由摄像机运动的轨迹、速度、方向等体现出的运动表现,也使镜头语言更加丰富。这种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和多义性会极大地丰富运动画面的表现;现实生活中被摄物体的不同空间范围的摄影,形成不同的电视景别。
景别的变化不仅直接左右着观众对被摄景物的观看范围,而且赋予人们崭新的视听方式,在电视新闻拍摄时要通过对被摄物体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让观众的感知和认识更加连贯、完整、细致和全面。电视画面不仅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同时还能呈现出一种时间形态,电视画面不仅能再现时间,而且能对时间进行压缩,根据内在联系通过蒙太奇手法的剪辑 , 在电视画面上创造出具有广泛自由度的空间、时间,让观众们在报道中作一次直观的时间旅行。另外,准确、适当地应用同期声,现场声对提升新闻档次、补充画面内容、活化新闻报道形式等有着重要意义。
四、镜头语言运用是媒体专业化的表现
镜头语言不仅有其合理存在性,更是一门综合艺术。
但是在电视新闻摄像过程中往往只顾内容而忽视了摄像人员的丰富想象力,结果由于有限的固定镜头而限制了摄像师操作的灵活性。一部好的电视新闻作品,不仅与编导、剪辑、录音合成等环节有关,摄像师的个性化行为与想象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拍摄系列大型主题报道“沿海行”“岭南家园”的过程中,我就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把镜头语言拍摄得更加丰富。电视摄影犹如在一副画卷的大海前取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发现事物的精细点,应用图像的容量和图像的选择,去创造声画并茂的电视画面。摄像师在拍摄电视新闻时也应该多考虑其艺术特性,尽量运用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推拉摇移、远中近特等各种摄像技巧,特别是机位的调度。有时将机位调整至一个好的前景物件后或根据现场气氛恰当的使用非常规机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如何设置出镜记者从哪里入镜又从哪里出镜,这些往往是需要摄像师多去思考。而在拍摄系列报道时,又会常常遇上人物采访与拍摄,如何才能把人物拍摄得更生动?特别在情感类人物拍摄当中,应该以更多的耐心去捕捉细节,去丰富节目的镜头语言。大量的素材采集、跟拍,从被摄主体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去寻找与主题呼应镜头,大量同期声去丰富新闻的质量才能真实地表现事件,更生动地组织画面,从而做到了艺术性与新闻性较完美的统一。电视新闻中的艺术特性完全可以通过恰当的运用来充分再现新闻事件,揭示、挖掘事件的更深层次,使观众在观看新闻时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充足的新闻信息,也能够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