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重庆山火新闻摄影报道“破圈”传播分析研究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者:刘杰
发布于:2023-01-14 共7262字

  摘要: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自2022年8月17日起的重庆山火报道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将本次新闻代表性摄影作品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新闻工作者在全媒体背景下拍摄过程中始终关注新闻性和价值引导之外,另有视角的转换、多技术应用等特点,而注重新媒体时代的图片二次传播与非专业生产者的共同生产,亦是重庆山火摄影报道的“破圈”新路径。分析重庆山火新闻摄影报道,需要注意新闻摄影报道中可能存在的制约与影响因素,包括信息时代大众对新闻信息解读多样性对内容导向的影响、大众生产模式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对重庆山火新闻摄影的研究能够为中国火灾新闻摄影报道以及灾难新闻摄影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摄影;全媒体;火灾报道;灾难报道;灾难摄影;

  全媒体时代,摄影报道作为一种视觉传播方式,以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的特点在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事件报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新闻摄影让新闻记者通过镜头,用一种“主观”的方式带领读者观察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即使如今短视频传播十分迅速,图片也一直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火灾的发生原因多样,可能是人为,也可能是自然灾害,火灾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紧要性、偶然性和社会性等特征[2]。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双重性,相较其他灾难事件,火灾事故更易被大众关注。

  本次重庆山火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平台都对本次新闻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新华网从8月23日到9月8日共发布重庆山火相关新闻79篇。人民日报作为纸媒的代表,也在8月28日与29日采用大篇幅图文的方式进行报道。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重庆山火#话题的阅读量达到了28.7亿,共有57.5万的讨论。在大众高度关注的情况下,本次重庆山火新闻摄影报道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作品,其不仅满足了大众对新闻客观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呈现出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本文旨在挖掘2022年重庆山火事件中优秀新闻图片,探讨国内新闻摄影图片在新闻报道尤其是在火灾报道中的“破圈”路径。

  一、重庆山火新闻摄影:守正与创新

  新闻摄影在全媒体时代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相较于短视频的沉浸式参与,新闻摄影图片在思考性与严肃性上更胜一筹。在重庆山火新闻报道当中,许多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不仅坚守新闻报道中新闻性的原则,还通过创新手段强化传播力,持续发挥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重庆山火新闻摄影图片在坚守新闻摄影原则的同时,巧用技术手段创新,更是通过自媒体的传播演变,成为后续报道的“救灾符号”。

  本文选取本次火灾报道中不同层面的摄影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挖掘全媒体时代火灾新闻摄影的特质。从事媒体行业的专业摄影师周瑄拍摄的《防火长城》登上各大媒体平台,成为本次新闻宣传的爆款内容。在主流新闻生产领域,本文选取新华社摄影记者朱高祥、唐奕以及上游新闻记者夏洪波等拍摄的新闻图片。除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外,普通群众也参与到新闻摄影图片的生产当中。微博博主@罗嘎嘎GAGA拍摄的重庆人民欢送救灾英雄也见刊于各大官方媒体平台与众多个人自媒体频道,实现了新闻摄影生产中的拍摄主体圈层突破。

  摄影师周瑄的航拍新闻作品《防火长城》作为本次新闻事件中曝光率最高的图片,得到了各大媒体与自媒体的广泛转发,成为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配图。该图片通过航拍的方式,展现了夜间火灾救援现场。从新闻摄影作品的守正层面来看,该作品具有极强的新闻性,不光客观反映新闻现场的全貌,而且从时效性保证大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航拍能够让受众从高空俯瞰新闻事件现场,完整呈现新闻现场。航拍在火灾等灾难新闻事件中另辟蹊径,它能够帮助新闻记者从更多元的角度进行取景与拍摄,实现视角的转变与扩散。该新闻作品一经拍摄,便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该作品也从色彩与构图等角度进行创新,强化受众的认知。在色彩方面,整张图片采用黄色与蓝色的互补色,黄色部分为火灾情况,蓝色部分为救灾人员运送物资的灯光。互补色容易给受众产生较强的色彩冲击力,加深受众的印象。除了色彩层面的创意,该新闻图片还巧妙运用了对称的拍摄结构,强化了原有的对比效果。该作品以中线为分界线,左右对称的画面凸显对抗意义,从潜意识角度传达重庆人民对抗火灾的勇气。该作品的新闻性在创意手段的表达下体现出极强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在后续的二次传播中被制作成海报,强化现有意义进行传播。

  在央媒中,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作品进行分析。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作品不仅坚守新闻性,而且采用组图的方式全面展现重庆山火中的新闻事件。该作品刊登于人民日报的重庆山火报道当中,是对文字描述的补充与情景展现。该作品关注点放置在对抗重庆山火的各个群体上,总结展现了抗灾救灾的人物群体画像。在技术层面,新闻摄影记者采用了大光圈的方式,呈现镜头中的主体形象。虽然是对个体的刻画,但是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刻画中国人物群体的精神。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该新闻作品体现出官方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层面,以小见大更好地传播救灾全民化的思想与内涵。不同于传统报道当中的形象塑造,本次的火灾报道更关注对普通百姓群体形象的塑造。新闻媒体对底层与大众的关注折射出当今新闻摄影的人文精神,凸显出国内火灾事件中的人本精神。

  新闻记者夏洪波的摄影图片同样被各大自媒体平台转发。该图片主要采用了剪影的拍摄手法,塑造了各位救灾人员的背影。在创意表达方面,作者采用剪影的表达手法能够掩盖画面中不必要的新闻元素,突出拍摄主体——救灾人员。剪影更接近人类视觉当中的背影,较好地契合逆行者的主旋律,剪影的拍摄手法同样能够让背景中的火苗更加明显,反衬灾情的严重。该表达方式不仅呈现了客观新闻事实,也从隐喻的角度契合社会发展主旋律。该照片经过文字加工制作成海报,广泛发布于中国官方媒体的新媒体客户端,成为本次救灾当中的“符号”之一。

  新闻摄影圈层的逐渐开放是当前新闻摄影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的新闻摄影作品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工作者拍摄的图片,其他领域摄影师乃至普通群众的照片都有机会作为新闻照片刊登于各大平台。在本次重庆山火新闻事件中,微博用户@罗嘎嘎GAGA拍摄的重庆人民欢送救灾人员的照片被官方媒体引用并登上各大自媒体平台。在该组照片中,创作者从较高的角度拍摄了救灾车辆在欢送人群中离开的场面。整张照片采用竖构图,画面中的车辆与人群共同构成对角线,从构图上增强了动感。图片中的红旗元素不仅是点缀,更是图片情感的价值载体。该组照片能够引起广泛传播的另一个原因是与1998年抗洪抢险后人民群众欢送参战官兵的图片有异曲同工之妙。1998年的新闻图片同样采用了竖构图,刻画了人民群众与人民子弟兵的互动。两张图片从时间上形成共鸣,更容易唤起读者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传递正能量。

  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拍摄的图片实现圈层突破并非首次,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中,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拍摄的《一起看夕阳》同样激起网民大量转发并登上官方媒体平台。新闻摄影圈层的逐渐开放标志着新闻内容的协同生产趋势正在慢慢形成。

重庆火灾新闻

  二、火灾新闻摄影特性归纳

  火灾新闻摄影图片不仅遵循灾难新闻摄影的一般性原则,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自身的特性。火灾新闻摄影要基于新闻现场事实,选择恰当角度报道传播正能量。在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理念的影响下,群体人物与英雄形象成为刻画的主要内容。新兴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为火灾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也让更多群体加入新闻的协同生产中成为可能。协同生产方式也拉近了后方编辑与前线记者的距离,共同生产传播符号。

  (一)聚焦新闻现场,保证新闻时效性

  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都将反映新闻现场作为基本任务,保证大众对新闻信息的诉求。事实是新闻的基本立足点,不说真相,真相本身太复杂,但事实应该首先在照片里呈现出来[3]。在本次火灾报道中,新闻记者运用多种技术与拍摄手段,还原了新闻现场全貌。火灾事故的新闻传播活动属于危机传播活动的范畴之内,“不确定性”是危机的属性之一[4]。火灾事件具有突发性,更加剧了其不确定性,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埋下种子。遵循新闻性准则的火灾摄影作品能够让大众客观了解新闻现场,减少信息不确定性引起的网络舆情。摄影记者在重庆山火新闻事件中全方位、多角度还原新闻现场,聚焦人物群体,真实展现了火灾现场的救援情况,最大限度回应了大众的关切,并且削弱了因信息不确定性带来网络舆情的可能性。

  新闻摄影作品除了客观报道新闻事实外,时效性也是必备要素之一。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大众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身处新闻现场的大众能够利用手机发布新闻内容,这使得新闻摄影记者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发布新闻内容。在本次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拍摄新闻内容后,第一时间发送到官方媒体平台,与文字消息同步传播,追求零时差和零距离。注重实效性的火灾新闻摄影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也能够减少谣言产生的可能性,巩固媒体的权威性。

  (二)立足新闻内容,发挥价值正能量

  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要完整反映新闻客观现场,还要通过拍摄内容来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尽管新闻摄影照片拍摄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纯粹的摄影记录也往往带有摄影者的浓厚主观色彩,通过取景框得到的事物,也会带有他的思想与情感所主导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选择记号[5]。在灾害事故现场,由于火灾破坏性极强,摄影图片往往会反映触目惊心的画面,摄影记者如何引导受众去观察新闻现场成为每位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摄影记者没有将镜头聚焦在火灾的惨烈现场,而是更多去刻画救灾人员与志愿者之间的团结合作。通过内容进行群体刻画,用隐喻的手段传达出团结一致的精神引导。在本次的新闻摄影拍摄中,不论是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还是普通群众,他们都将镜头聚焦在救灾现场的人物身上,通过人物群体形象的刻画,传达新闻事件中的内涵。不同于西方媒体在拍摄灾难新闻中常常表现出的“黑镜头”,国内新闻摄影记者更偏向于刻画人物群体在灾难环境中的抗争精神。传递信息、提供精神支撑的新闻摄影作品,其对生存苦难的记录不是为了赚取一把同情的眼泪,而是为了引起人类的反省、对苦难根源的追溯和探寻[6]。

  (三)刻画人物群像,塑造救火平民英雄

  在此次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更注重对人物群体的刻画与呈现,通过人物群体形象来反映新闻的内涵与主旨,尤其是对志愿者群体的聚焦,强化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在早期火灾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的内容大多为救灾人员与领导,通过塑造权威形象来削弱灾难新闻中蕴含的恐慌与不确定性,而本次的新闻拍摄主体实现了新的突破,专业摄影记者将更多镜头留给各种平民志愿者,凸显重庆人民团结抗灾的精神。镜头内容的转变表现出当前的新闻图片拍摄与媒体传播更注重人在灾难中的行动与精神,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拍摄主体视角的转变体现出主流媒体从宏大叙事向微观层面叙事的偏移,以小见大成为当前新闻摄影图片可贵的表现方式。

  摄影作品逐渐将关注的焦点常态对准平民。人文精神、大众性、底层化的趋向更加突出,新闻性可能有所淡化,而思想性可能进一步提升,对人类共性问题的思考和转型期矛盾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新闻摄影最关注的题材和内容[7]。不同于国外媒体对受灾群众悲情流露的刻画,国内的报道更关注人物群像的顽强精神。国内摄影作品对人物群体的刻画与塑造加强了新闻报道中的思想性与价值引导性。

  国内主流媒体的火灾报道不同于西方媒体,在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中,较多新闻图片呈现的是灾后损毁现状。相较于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报道,新华社的专业摄影记者在重庆山火中将关注重点放在人民群体上,人民日报在8月28日发布的摄影报道中,重庆山火受灾环境的镜头仅占到四分之一,更多是聚焦人物群体。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新闻图片摄影与传播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发布媒体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产生重要影响。

  (四)应用新兴手段,强化技术加持赋能

  拍摄过程中新技术的加持可以让新闻摄影工作者拍摄出更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

  在此次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航拍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航拍图片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新闻现场。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让摄影记者站在较远的位置进行拍摄,同时能够获取一般地面拍摄无法获得的镜头。不仅于此,无人机航拍技术还能够避免摄影记者介入事故现场当中,对灾害救援造成不必要的人为影响。航拍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卫星航拍。光明网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从高空拍摄火灾灾情,通过回顾总结报道的方式,全面展现了火灾发生的真实情况。

  除了航拍技术以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闻拍摄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选择。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大众使用手机进行新闻摄影成为一种可能。手机相较于专业新闻摄影装备,具有便捷性、社交性、隐蔽性等特点。摄影记者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备有专业拍摄设备,在重大灾难报道当中,智能手机的摄影作用愈加凸显,手机的便利性不言而喻。技术作为新闻摄影的载体,在新闻摄影的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推动新闻摄影的进一步发展。

  (五)突破圈层固化,“全员记者”协同生产

  在互联网与自媒体平台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新闻内容由非专业新闻生产者生产。其中部分优秀的内容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登上主流媒体平台。在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当中,当地群众更容易产出极具时效性的新闻内容。在本次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大量的非专业新闻内容通过自媒体平台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博用户@罗嘎嘎GAGA创作的新闻摄影作品。该用户创作的新闻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账号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新闻内容的融合生产态势。官方媒体不再保持“高冷”的姿态,而是下场与广大互联网群众共同发掘与传播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发展拉近了官方媒体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除了带来零距离的对话外,也逐渐形成对优秀新闻内容的共同生产。

  突破圈层固化是当前新闻生产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在灾难新闻报道与突发新闻报道当中。由于火灾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当地群众必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并发布。新闻摄影记者的创作更加专业化、深度化,与普通群众的新闻摄影作品形成配合,实现“全员记者”下的新闻图片的融合生产。

  (六)联动编辑摄影,生产救灾传播符号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作品不单单需要点睛的题目,还需要配合编辑的后期生产与排版。好的新闻图片往往会经过二次加工,制作成海报进行新闻宣传,强化受众对图片传播的认知。新闻图片的后期排版与编辑已经成为重点内容之一,尤其在自媒体平台,此类图片内容往往会成为该事件新闻传播中的核心意义符号。

  新闻摄影图片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要专注于新闻事件呈现,也要为后期二次创作预留空间。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新媒体技术让图片有更多曝光的可能性,在编辑的文字加工与排版中,新闻摄影图片将会蜕变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图片。在重庆山火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图片经过后期编辑处理成为宣传海报,实现了新闻摄影图片概念的强化。该新闻图片配有较大的文字“战山火”,点名图片的表层含义,图片剪影部分的配文“这些人,固若长城,这座城,气节铮铮”是对图片内容隐含意义的阐述与表达。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促进了新闻图片的二次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金句的总结能够让该新闻图片成为新闻传播中的“符号”,影响大众对该新闻事件的认知与理解。同时金句还能够起到强化新闻图片意义的作用,避免大众对新闻摄影图片内容的误读。

  三、新闻摄影作品“破圈”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闻摄影作品“破圈”发展的背后,也存在机遇与挑战。在重庆山火新闻摄影报道中,大众对新闻摄影作品形成了不同的解读。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大众主动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信息的解读与反馈。在此种环境下,新闻摄影图片的理解也日趋多样化,这使新闻摄影图片与后期的创作联系更加紧密,形成对图片内容与价值引导的“调性”,能够更好地传达新闻图片内容与精神价值。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应当主动避免误读元素的介入,认真思考拍摄内容带来的解读可能性。不论是在新闻摄影图片的前期拍摄,还是后续的新闻编辑中,新闻传播内容与价值导向都应该具有明确性,避免因误读产生的舆情破坏新闻传播秩序与和谐。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领域正在逐渐拓展,大量普通群众加入新闻协作生产的领域当中。互联网与自媒体的普及为非专业新闻摄影图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而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专业相机更容易进入普通群众的生活中。新闻照片的生产门槛在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正在逐渐降低。在看到圈层打破融合发展的优点外,不得不注意非专业新闻生产对专业新闻生产内容的解构。非专业新闻生产者拍摄的新闻图片并不能保证新闻性与价值引导的紧密结合,在信息的传递与价值引导外,海量的信息会对权威的客观新闻信息生产形成一定的“稀释”作用,大众难以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阻碍了新闻信息的传播。

  四、结语

  从重庆山火新闻报道当中,可以看到灾难报道尤其是火灾报道中的新闻摄影已经产生一种新的嬗变自觉。灾难新闻报道的摄影图片,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协同生产。这种转变不仅仅局限于灾难新闻报道当中,也是当前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新闻工作者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才能推动火灾报道乃至灾难报道的良性发展。在面对新闻摄影报道共性的挑战中,要积极主动应对,将挑战化为机遇,推动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颖.灾难新闻的摄影报道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21, 12(16):27-29.

  [2]王彩焕.火灾报道的新闻准则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 2016,7(8):279-280.

  [3]杨健.新闻摄影应呈现对人类处境、状态和命运的思考:对话第56届'荷赛奖”终审评委顾铮[J]新闻记者, 2013(4):53-57.2.

  [4]张然.浅析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J]新闻传播, 2018(10):80-81.

  [5]沈文倩.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摄影:以2008-2017年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为例[J]青年记者, 2019(20):24-25.

  [6]李志飞.透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中的苦难主题[J]新闻传播, 2010(11):52-53.

  [7]王瑶.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历史地位和今后命运的思考[J].中国摄影家, 2011(6):18-23.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原文出处:刘杰.重庆山火新闻摄影报道“破圈”传播分析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158-1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