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论文第八篇:自媒体下手机新闻摄影问题与规范策略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种自媒体平台,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人民群众在接收信息方面已经有所改变,逐渐的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向着互动交流转变。新兴的自媒体手机新闻摄影对于新闻摄影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新近兴起的自媒体手机摄影的发展进行分析,再通过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和传统的新闻摄影进行对照分析,找到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自媒体; 手机摄影; 新闻摄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在生活中得到迅速的认同,从而使人们走入了互联网+的数码时代。以Facebook、推特、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由从前的被动接受信息,改变为主动投入到信息之中。通过参与互动,来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通过智能手机作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情况的产生能够让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最新的咨询都进行查看处理,将各种生活工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进行快速处理,关注、纪录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通过移动网络在第一时间编辑发布自己觉得有趣或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并且能够与他人共同分享。虽然现今手机的拍摄功能和处理图片质量,还远远比不上专业相机,但是手机摄影便捷性与时效性远远高于专业相机,因此对于新闻摄影有着很大的影响。
1 手机摄影的发展历程
自2000年夏普第一款带摄像头的手机问世,预示着手机开启了摄影之路,该手机第一次使用CCD成像的摄像头,至此手机摄影头和传感器技术不断进步,逐步的取代卡片机摄影成为大众主要的摄影方式。在2012年末本·罗伊通过对IPHONE手机的使用,拍下了一幅以洪水为主题的照片,这张照片一经出现就受到了极大的追捧,被美国《TIME》杂志作为封面,从根本上确定了手机摄影在摄影界的地位。再加上移动高速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手机摄影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人皆媒体”成为了现实。新闻摄影最为重要的特性——时效性在自媒体时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随时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身边所出现的新闻随拍随发,随时捕捉生活中的事件。同时,接收新闻讯息的群众也可以随时查看收听新闻,及时了解、反馈身边发生的事件。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不需要严格复杂审核流程,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精心设计美化新闻,图片也不再需要选取角度。大多数的新闻事件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突发性,每当事件发生以后,使用自媒体平台的群众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及时的发布到平台上去,即时传播出去。等到专业的新闻记者赶过去时,这一新闻变得不再“新鲜”了。
手机新闻摄影和传统新闻摄影相比,手机新闻摄影更加适合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手机新闻摄影所具备的时效性要比传统的新闻摄影模式要强的多,特别是在突发事件这一方面收集新闻摄影所具备的优势更加明显。传统的新闻摄影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需要走一定的程序,需要和相关部门进行报备,然后才能够去往事发现场。而手机新闻摄影的拍摄反应迅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拍摄。无需携带繁重的设备器材,利用移动网络即拍即传,使得手机新闻影像成为事发现场的第一见证人。手机新闻摄影所拍摄出来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效果要比传统新闻摄影更好。专业单反的炮筒式镜头能够破坏掉真实现场当中的气氛,尤其是在拍摄人物的而过程中,这种破坏更加明显。这是由于人们对炮筒镜头出现与生俱来的警惕和防备。手机摄影的最佳拍摄距离是3到5米,这迫使拍摄者必须更近距离地接触被拍摄对象。距离事发现场近,反而使手机镜头的局限性,变被动为主动,更加的突出现场的震撼性,更具有真实性和现场感[1]。手机摄影入门简单,不用系统学习,只要经常拍摄就能提高摄影技术。手机拥有众多的受众,因此理论上来讲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摄影师,都能够使用手机拍摄到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影像。
手机新闻摄影和传统新闻摄影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在摄影技术方面手机摄影就存在有很大的缺陷,和传统摄影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对画面要求比较严格的新闻类型,用手机摄影很难拍出对应的效果。比如:演唱会、体育比赛和大场景拍摄,这些需要用到广角、长焦、微距等特殊拍摄方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手机摄影功能的不足。其实手机新闻摄影不需要昂贵摄影机械,也不需要超强的专业理论,只需要一种对社会尊重、生活尊重、对自然尊重的心态。这种心态能够让你拥有对生命的感悟,并且将那些认为值得记录的时刻、风景和瞬间都是记录下来,分享给他人与其同乐。
2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出现的问题
2.1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特征
现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认识,可以不受其他舆论的影响,自己对事物做出评判[2]。在传统的新闻专业摄影这一方面的讯息来源非常的简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新闻传播和主流媒体的局限性在自媒体时代,群众自身所发布的图片和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平民性体现出来。因为拍摄者和传播者都在事发现场,在整个事件的进行中都亲身经历,所以说其所发布的信息能够将真实感呈现在受众面前。中国有句俗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能在网络上获得“关注”就有可能是“真相”,哪怕是虚假信息和虚假图片,受众依然会当成真实的消息,然后随手分享出去。但是很大一部分,我们所看到的“真相”并非真相是事实,可能是被断章取义的谣言,也可能是被丑化了的“事实”。更有很多受众一味的相信网络传播出来的虚假信息,也不愿意相信公众主流媒体所报道的信息,他们选择不信任传统主流媒体,认定传统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上是代表统治阶级或者是上层建筑的利益,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需要,可以不顾受众感受的歪曲和隐瞒事件的真相,来达到转移注意力、弱化影响力[3]。
2.2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的不足之处
手机新闻摄影的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手机的镜头大大不如相机的镜头,从感光度到变焦都不是一个层级的差距,因此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掌握不好角度和距离,就会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出现变形的情况。尤其是在拍摄人物的时候尤为突出,主要原因就是人物自身运动或者拍摄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出现手抖的情况,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画面变的不清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尽可能的不在晃动的环境下进行拍摄。不过由于科技的进步,镜头也在不断进步,迟早手机的镜头或许能够赶上专业相机的水平。
在自媒体平台上手机摄影画面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拍摄者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都想要将真实空间的感觉拍摄出来,但事与愿违经常会拍出那些水平线混乱的作品,这样的拍摄作品我们不能够说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们是在记录的时候,需要先上将手机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确定好,使所拍摄的画面的状态是自然的。
手机的APP为拍摄画面提供人物许许多多的修饰软件,比如HDR、美图秀秀、POCO相机、美颜相机等大量的修图软件,可以直接在手机里对拍摄的图片进行美化,其功能极为强大,使用却很简单。但是我们要在使用前区分好拍摄图片的用途,不能随便使用。比如记录性图片,绝对不能够随意修改图片的内容,这样会使图片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修饰软件只能适度使用。
3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的自律与规范
在新闻摄影的过程中必须要得到保证的就是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4]。在自媒体时代来临前,传统新闻摄影记者、专业摄影师作为第一负责人,在新闻发布前做着新闻信息第一审稿人的角色,审查新闻摄影信息。通过这一点能够得知传统新闻摄影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就是新闻所传播的内容是由少数权威人士和专业精英来进行控制的,所以说,在新闻摄影当中所出现的摄影图片当中所蕴含的图片信息都是强制传播给受众的。受众本身并没有对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的话语权,只能够被动的接收出现的信息。伴随着自媒体的新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面分享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就是信息的传播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面将信息和新闻摄影图片发布出来。自媒体时代新闻言论更加自由,但是为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样需要对虚假新闻进行打击,为了新闻的质量同样需要规范。
3.1 规范平台发展
提倡自律、减少降低假新闻传播,提供可靠检举揭发的路径。自媒体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这是自媒体最重要的特征,多元化带来了多样性,使平台更加丰富多彩。要确保自媒体的多样性,就应鼓励摄影作品的多元化。
3.2 统一主题化
一般自媒体主题比较散乱,加强宣传时的统一,提炼主题。主题的主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多样性的丰富内容,容易失去重点,弱化主题。所以说,我们在摄影活动和作品当中要进一步的对主题进行凝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宣传效果得到集中。在主题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将一个题目定下来做文章,而是需要将这一类型上的摄影作品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归纳。比如征集一个主题的作品:冬天,那么就可以把与“冬天”相关的摄影作品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感来加强宣传。
3.3 引导主流化
主流化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应正面宣传。主流化是社会的主要趋向、主要状态、主要需求。只有抓住主流,才能赢得多数受众。自媒体时代的摄影者更喜欢热衷于边缘化、阴暗面、支流型等等,我们都知道在这些类型里面易拍摄出冲击力较强的摄影作品,但是一定要负责任,把握好程度,杜绝低俗化,宣传社会阴暗面。
3.4 提升互动性
互动性这是自媒体平台的生命,应充分发展这一特性。想要进行互动,首先,产品本身必须要能够将受众的互动欲望和情绪给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受众进行互动。其次,要从根本上将互动所需要的环境打造出来。最后,要让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进行对接。
4 结论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在新闻摄影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真实性,虽然说伴随着新闻摄影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能够对新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必须将新闻摄影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董璞.平民的新闻摄影梦—手机摄影新闻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6):37-37.
[2]张晓瑞.移动社交网络的传播学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3]陈杨.理解·批判·超越: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文本学考证[J].理论探讨,2012(2):57-60.
[4]李益.论新闻摄影的美学评价[J].新闻界,20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