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高频电刺激下丘脑后核后大鼠僵直和运动能力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12 共3277字
论文摘要

  前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相应地靶点,其中常用的刺激靶点有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al, GPi)和丘脑腹中间核(Vim)。然而,这些靶点对于帕金森病的运动不能(akinesia)均效果欠佳。下丘脑后核(posterior hypothalamicnucleus, PH)与运动皮层、丘脑、小脑、间脑以及脊髓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在行为的组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实验表明损毁下丘脑后核可导致动物运动不能。本实验利用氟哌啶醇致僵直大鼠模拟帕金森病的运动不能,通过高频电刺激下丘脑后核(PH),观察大鼠僵直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索 PH 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从而探讨 PH 在 DBS 治疗 PD 的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拓宽现有的 DBS 刺激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 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 24 只购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体重 280 g±20 g。安静环境饲养,室温 22±1 ℃,人工昼夜节律(12 h/12 h),自由取食饮水。

  1.2 实验分组及给药途径

  将大鼠完全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8 只,即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假刺激组(给予 1 mg/kg 氟哌啶醇,PH 置入电极不刺激),刺激组(给予 1 mg/kg 氟哌啶醇,PH 130 Hz,波宽 60μs,强度 100 μA 的高频电刺激)。每组按大鼠每公斤体重 2 mL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氟哌啶醇。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氟哌啶醇(美国 Sigma),克紫(美国 Sigma),氨苄青霉素(哈药集团),水合氯醛(上海山浦化工),玻璃离子体水门汀(上海青浦尼康齿科器械厂),立体定向仪(深圳瑞沃德 68025),微型电动颅钻(深圳瑞沃德),跑步机(美国 Panlab LE8706),双极刺激电极(美国 Rhodes SNEX-100),刺激器(日本 Nihon Kohd-en SEN-3301),冰冻切片机(德国 Leica CM1950)。

  1.4 PH 电极置入

  用 7 %水合氯醛成功麻醉大鼠后,以俯卧位将头部定于立体定向仪上,常规去毛发、消毒,切开头皮约 10 mm,剥离皮下组织及骨膜,常规止血,用双氧水清理颅骨表面,清晰暴露前后囟,调整大鼠门齿固定器使前后囟在同一水平面上,参照 Paxi-nos 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双侧 PH 位置(AP:-3.8 mm,ML:±0.2 mm, DV:-7.6 mm)。用微型电动颅钻钻透颅骨,以注射器针头轻轻将硬脑膜扎破,双侧置入双极刺激电极,其周围置入不锈钢螺丝 4 个,用牙科水泥固定。术后给予肌肉注射青霉素(10 万 U/kg, 2 次 /d)3d 抗感染,单笼饲养,恢复一周。

  1.5 行为学检测

  大鼠腹腔给予氟哌啶醇(1 mg/kg)30 min 后,分别利用爬杆试验(bar test)和跑步机试验(treadmill test)评价大鼠的僵直程度和运动能力。爬杆试验:垂直地将大鼠前肢置于一根离实验台 10 cm、水平放置的金属杆上,后肢置于实验台上,记录大鼠保持垂直体位、至少有一前肢在杆上的时间(潜伏期 latency)。

  潜伏期大于 15 s 认定为僵直,最长潜伏期设定为 180 s。跑步机试验:跑道坡度为 0,电击电流为 0.4 mA,跑步程序为从跑步机最小速度 5 cm/s 开始,依次调速至 10, 15, 20, 30, 50, 70 cm/s,每档速度持续时间为 2 min,随后休息 2 min,直到大鼠累积电击时间超过 30 s,停止试验,比较组间大鼠平均速度和总跑动路程。

  1.6 电极位置组织学定位

  行为学检测完毕后,大鼠经水合氯醛深度麻醉,通过双侧PH 刺激电极给予直流电(0.2 mA,10 s) 标记刺激电极尖端位置。常规灌流、固定、脱水,行连续冠状冰冻切片(20 μm),用临时配制地 0.01 %克紫进行尼氏染色(Nissl’s staining),光镜下观察,凡电极尖端不在下丘脑后核范围内的不纳入后续统计分析。

  1.7 统计方法

  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潜伏期、平均速度、总跑动距离以 X±S 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电极位置组织学定位

  如图 1 所示,对照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可知刺激电极尖端位于 PH 范围内,电极周围可见胶质细胞浸染呈深染。

  论文摘要

  2.2 PH 刺激对大鼠僵直的影响

  对照组大鼠均在 5 s 内爬下金属杆,平均潜伏期为(2.63±1.3)s,无僵直。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均产生僵直,其潜伏期分别为(167.88±17.88)、(77.5±21.27)s。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2.36,n=8,P=0.000),刺激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假刺激组(P=0.000),仍然长于正常对照组(P=0.000),提示 PH 高频电刺激可部分逆转氟哌啶醇致僵直作用(见图 2)。

  论文摘要

  2.3 PH 刺激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对照组大鼠最大跑动速度可达 70 cm/s,平均跑动速度为(24.55±2.89)cm/s,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平均跑动速度分别为(5.78±0.90)和(12.72±3.66)cm/s,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5.75,n=8,P=0.000)。与假刺激组比较,刺激组平均速度显著提高(P=0.000),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见图 3)。相应地,对照组大鼠跑动路程为(189.51±34.17)m,假刺激组和刺激组跑动路程分别为 (8.06±4.35)m 和 (98.61±96.75)m,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73,n=8,P=0.000)。与假刺激组比较,刺激组跑动路程显著提高(P=0.006),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6)(见图 4)。以上表明大鼠腹腔注射氟哌啶醇后运动能力显著下降,给予 PH 核高频电刺激可部分逆转氟哌啶醇的作用。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3、 讨论

  脑深部刺激(DBS)自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以来,因其非破坏性、可逆性,确切的疗效,较少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靶点,如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al, GPi)和丘脑腹中间核(Vim)等。STN 目前被认为是 DBS 的最理想靶点,电刺激 STN 对于震颤和僵直效果最好,对运动缓慢和异动症则效果不佳;GPi 的 DBS 对左旋多巴所致的运动障碍效果最为被肯定,而对于震颤的作用远不如 STN 和 Vim;Vim作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 DBS 治疗靶点对于震颤的效果显著。

  由此可知,单一的靶点刺激往往无法完全缓解所有的症状,每个靶点都具有其局限性,这就有必要寻找更多更好的潜在治疗靶点。

  目前,对于下丘脑后核(PH)的功能认识十分有限,从纤维联系上看,PH 与小脑、运动相关的丘脑和皮层,间脑和下丘脑运动相关区域,脑干运动相关区域以及脊髓存在广泛的联系;从神经元性质上来看,PH 绝大部分的神经元为谷氨酸能神经元,其投射为兴奋性投射,这与 STN 神经元较为相似。

  氟哌啶醇致僵直和运动不能常被用于模拟帕金森病综合征,与脑内立体定向注射 6-OHDA 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运动不能症状明显等优势。爬杆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让大鼠处于一种难受的姿势,即将大鼠前肢放置于离试验平台 10 cm 高的金属杆上,正常情况下,大鼠将很快做出调整,而腹腔注射氟哌啶醇后,急性阻断脑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传递使大鼠发生僵直,难以短时间内做出姿势调整。类似地,跑步机试验,是将大鼠置于传输带,被动地活动,一旦活动速度跟不上传输带的速度,将被传输带远端的电栅栏电击,可评价大鼠的运动能力。

  本研究通过高频电刺激 PH 观察氟哌啶醇致运动不能大鼠运动能力的改变,旨在探索 PH 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PH 高频电刺激可显著逆转氟哌啶醇致大鼠僵直和运动能力下降,提示 PH 是 DBS 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靶点。目前DBS 作用机制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通过 DBS 刺激 STN、GPi 以及 Vim 进行的。以往对于 DBS 作用机制的解释强调 DBS 对神经元、神经核团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BS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刺激靶点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更多的是对于整个皮层 - 基底节 - 丘脑 - 皮层环路异常活动的调节作用,这也提示可能存在更多的有效刺激靶点,本研究正是对于这一假说的有益探索,拓展了现有的 PD 治疗靶点,有助于 DBS 作用机制的理解。下一步我们将探索 PH 刺激对皮层 - 基底节 - 丘脑 - 皮层环路活动的影响,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高频电刺激 PH 的具体作用机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