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政府为生物医药业提供资金的资助。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出资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规划。美国联邦政府美国向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拨款,通过 NIH 来资助生物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仅2008 年就拨款200 亿美元。2004 年,在 “生物盾牌计划中”预计在 10 年内提供 56 亿美元,用于疫苗的研制,以抵御生化武器的威胁。2005 年通过的 《能源政策法案》规定,政府提供36 亿美元用于资助生物能源的开发。同时,各州政府也为生物医药业提供资助。2006 年,纽约投资25 亿美元加强生物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密歇根政府将烟草基金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在 “密歇根生命走廊”的建设中已投入5 000万美元; 马里兰州政府制定了 《马里兰 2020 年生物产业战略》,为吸引生物医药公司落户,将投资 13 亿美元与生物医药产业。
( 二) 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作为基石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以大学、科研院所作为出发点,科研院所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培育了关键技术,美国的生物1的。如,旧金山地区附近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士顿地区集聚了哈佛、麻省理工、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等高校和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纽约以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为研发基础,圣地亚哥地区有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地区云集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
( 三) 风险投资提供大力支持
现代生物医药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许多生物医药企业最初建立时都是 “科学家+ 风险投资” 的模式,科学家只有新的生物技术和较强的研发能力,缺乏长期研发所需的大量资金,风险投资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决定了其愿意冒险将大量资金投资于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生物医药业。美国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是受到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如基因泰克、安进等。风险投资虽然为生物医药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由于生物技术的研究耗时较长,三五年也未必能够看到成效,安进建立 10 年后才推出新产品,而且还需要持续资金的投入。因而在 2000年以前,生物医药产业并不是风险投资最为关注的重点产业,更多风险资本追逐着信息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推高了互联网的繁荣的泡沫的堆积。2001 年互联网泡沫后,风险投资业开始理性思考,寻找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领域,生物制药业成为其关注的重点。2000 年后,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仅次于软件业的投资对象,远高于曾经热门的 IT 服务和网络,对生物医药业的投资占总风险投资的 2007 年风险投资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达到高峰,为 57. 13 亿美元。
风险投资对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尤其是对处于初创期的中小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风险投资在企业初期的大量投入,企业就不会研发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生物技术,也不能尽快的实现产业化,更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发。风险投资不仅对美国生物医药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生物技术的革命,尤其是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
( 四) 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以及传统制药产业的大力推进
美国生物医药企业具有很强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拥有高新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寻找到资金支持后,就开始创业。企业认识到,高新的生物技术室基础,所以从创业之初就十分注重生物技术的研发,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因而很多企业在创立之初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亏损,企业也会寻求多种方式来实现持续的发展,并没有停下技术创新的脚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寻求更多的风险投资的支持、与有实力的企业结盟等方式,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出新产品后,通过免费送药、慈善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同时,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的研发,研发出专利产品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专利技术,并不专注于产品的生产。为壮大自身的实力,弥补资金和营销网络的缺口,许多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来壮大实力,尤其是与传统制药企业进行合作,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总体看,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因为其雄厚的科研基础,将大量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的研发,推动了世界生物技术的革命。
( 五) 形成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回收期和高收益的行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资源的汇聚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相比其他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大多以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为根基,其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高水平研发人员的加入,人才和资本的集聚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风险投资的大力推进,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九大产业集群,集中了 75% 左右的生物医药企业。2012 年,根据产业集群从业人数、企业数量所占百分比、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风险投资额等指标来进行综合排名,这九大产业集群依次为波士顿的 “基因城”、圣地亚哥、旧金山的 “生物技术湾区”、罗利---达勒姆地区、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纽约 ( 包括新泽西地区) 、洛杉矶和西雅图[1].这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家和管理人才的集聚,新的生物医药技术不断涌现,集中了高端的金融人才和资本、实力雄厚的研发机构及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才,使得生物医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启示。
( 一) 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生物医药业是高风险、高投入、回收期长的产业,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和市场的力量难以使其快速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目前,我国医药市场的 60% - 70% 被进口产品所占据,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不足5%,短期内难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创新,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显不足。因此,我国应真正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在多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一要制定生物医药产业的具体发展规划。借鉴美国的经验,除提供法律保障外,还应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具体的规划,突出战略性,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研发项目要超前部署,争取抢先占领该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对具备条件的科研成果,加快推进其产业化,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如推动创新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提升药品普及率,使新药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加速其产业化进程。二要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新型医药企业或新药的研发和上市给予税收优惠,促进新药的开发动力。三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生物医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拥有的专利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使创新风险加大,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多多部门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效保护生物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
( 二) 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应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重大疾病防治、新型疫苗等方面的研发要加大力度。在我国,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并未真正实现对接,大多处于各自为政状态。企业的研发主要靠自己的科研人员,高校研发和培养的人才未必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科研院所研发的成果难以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三者没能实现有机结合、资源共享和利益共担,严重阻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生物医药企业应依托大学和科研所,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研发等方面密切合作,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提要研发及成果转化效率,实现多方共赢。
( 三) 拓宽融资渠道生物医药产业从产品研发到投入市场,投入较大、周期较长,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获得资金支持。可以说,资金投入规模和速度对生物医药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2].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财政资助力度,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财政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促进风险投资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投资者,美国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支持。
我国风险投资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要建立健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投入机制,吸引国外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加入,引导风险投资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 四) 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既缺乏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不利于企业资金和资源的吸收和利用,也不利于企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更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因此,生物医药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投融资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吸收和引进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通过慈善活动、免费送药等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 五)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目前,我国多地建立起了生物产业园区,北京、上海和长春等地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发展中还存在缺乏领军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行总体规划,选择重点区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走集聚式、特色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郑晓奋。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6) .
[2] 马军伟。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13( 1) .
[3] 王其中。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思考[J]. 经济纵横,2013(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