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论文优选范文10篇之第九篇:我国农业生态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从而彻底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深入发展农业生态园建设,极大促进了乡村环境改善与传统乡村文化的弘扬,推动了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园建设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园发展出现的问题,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乡村观光旅游生态园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业生态园; 观光旅游;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治国兴邦的坚实基础,更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十三五"以来,政府一直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被提上日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不断深入,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这为实现"决胜2020"的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合理开发利用乡村闲置土地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以丰饶的土地资源盘活农村剩余生产力[2],优化调整乡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兴旺发展。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助力乡村的生态振兴、文明振兴、产业振兴[3],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生产力问题,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保证农民收入稳定。
1 我国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
随着"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以休闲农业为基础的生态园建设已经进入集约化与多元化的发展时期。据中国"三农"数据显示,休闲观光生态园投资成为旅游投资新热点和新亮点,2013-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投资额由965亿元增长到3 5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6.2%.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 100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255万人,同比增长30.2%;带动750万户农民受益,比2016年增加78万户,同比增长11.6%.目前,我国的生态园遍布各市县,但农业生态园在东部沿海城市尤为常见,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园的建设还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园多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通过与各研究所进行深度的技术合作,以"产、学、研"为发展理念,以"高效、节能、有机、绿色"为发展宗旨,发展高效农业、推动结构调整,上为政府排忧,下助农户脱贫。中西部农业生态园多以"自然、原生态"为经营特色,以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生产、经营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业生态园以发展绿色果蔬为主导,以市场作后盾,既增加公司收入,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
2 我国农业生态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制约农业生态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土地。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逐渐严格,再加上土地流转还处于发展阶段,众多投资者无法放心将资本投入农村生态园的建设中,投资积极性受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因而农业生态园出现投资难、经营难的现象。土地制约因素所引发的直接结果体现为生态园品位低,产业规模小[4].
2.2 生态园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根据当前阶段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生态园开发虽然历史悠久,但现代化发展理念还较为缺乏,开发程度仍处于低层次阶段,环保方面的设施依旧不够完善。生态园区的规划路线过于模糊,特色农产品的标识牌较少,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园区整体接待设施都在改善,但还远远无法满足游客对于观光旅游的需要。当前我国生态园区多以观光为主,游客参与度普遍不高,使得游客对于同质化的生态园产生审美疲劳,特色产品匮乏,食住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如何有效承载客流量成为制约生态园区发展的最大瓶颈。
2.3 经营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技能
我国大部分农业生态园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人员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由于生态园大多建设于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不便与工资较低,导致生态园的经营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从事农业生态园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整体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游客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因此使企业管理经营方面出现许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更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3 我国农业生态园发展的必要性
3.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农业生态园打破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精品花卉、特色果树以及生态养殖等产业为主。相较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生态园还囊括了产品加工、特色餐饮、观光旅游等第二三产业,进而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农村生态园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乡村种植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旅游和商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人文景观,促进乡村经济优质均衡发展。
3.2 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乡村观光旅游是一种具有较强服务性质的行业,在生态园发展中,餐厅、景区、商店、游乐场等对基层服务型人员的需要求量较大。由于基层服务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因此可以从当地农民中招聘临时工或合同工,既降低了园区的经营成本,又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直接劳动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3 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现代乡村观光旅游生态园都是基于现有的乡村基础设施,并加以改造,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必定会带动周边地区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不仅如此,交通设施的改善必会促使城镇居民流入农村,为生态园的发展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手段。同时,受城镇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文化熏陶,可以提高当地农民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城乡文化和谐互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4 农业生态园优质发展的建议
4.1 科学规划农村资源,完善相关补贴政策
科学规划是当前我国生态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生态园建设中,要做到全面规划,明确观光区、种植区、养殖区和研发区等区域发展,仔细测量各区域土壤的肥沃程度,衡量各个园区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制定科学的发展宗旨和规模,促进生态环境与生态园相互交融、和谐发展。政府也应大力支持生态园区建设,通过一定的补贴政策,积极吸引外资进驻当地,通过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激发农村资源活力,打造乡村特色生态园产业集群。
4.2 加强农业科技与经营管理的人才培训
相关人才的培养对促进农业生态园发展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当地政府应利用各类学习平台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企业也应当多与农业院校等科研所进行深度学习交流,以园区作为院校科研所的实验基地,着力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园区作为农户与科研所的桥梁,促进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协调融合发展。不仅如此,生态园还有效改善了农民的传统种养技能和方式,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技能素质,从而让农民的生产技能满足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5].
4.3 促进种养协调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园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集优质畜牧养殖、食品加工以及观光旅游等多个产业功能区块为一体,一二三产业环环相扣、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农业循环生态综合园区。园区通过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种植过程中过度依赖农药、化肥的情况,利用养殖业所提供的大量有机肥料,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肥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4.4 出租园区土地,增强游客参与度
农业生态园作为一种乡村特色的观光休闲型景区,不仅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游客的需求,还能满足各年龄阶段游客的需求。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薪阶层的工作压力较大,此类人群希望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因此园区可以将土地租赁给游客,制定家庭田园生活休闲旅游方案,提高游客参与度。
5 结束语
生态园区应积极深化并探索培养人才、创新机制、建立标准、突破融资、依托科技、做强市场等六大策略措施提高发展能力。通过利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的优势,培训一大批农业人才;进行企业机制改革,逐渐摸索出适应种植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在全国进行有效推广宣传;依托中国庞大的农业产品消费市场,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种植、养殖和深加工技术及设备;建立统一营销平台,积极拓展超市、专卖店、网络店铺等销售渠道;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生态园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附加值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楼宇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临安区白沙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9(10):1929-1932.
[2]张译元。哈尔滨地区农业生态园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3]冀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18(23):43-44.
[4]吴银宝,陈志新,俞建宁。农业生态园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板桥农业生态园为例[J].江苏政协,2013(4):47.
[5]翟耀。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探讨[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