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意义(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07 共10365字
1980年代初,从经济方面的状况来看,苏联一国已无法强有力地支配东欧各国。苏联已经失去了单独控制东欧各国的危机的经济能力。东欧各国在经济上开始倾向于西方,积极地从西方各国引进先进技术,力争加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东欧各国开始改革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解决经济困难、促进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入198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浪潮是从东欧国家兴起的。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的前夜广泛地开展了关于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若要进行经济改革,就必须清除那种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究竟承认不承认和在多大程度上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的商品经济属性,是理论争论的核心。斯大林逝世之后,世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的“苏联经济学”的体系,即“东欧学派”.“东欧学派”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兰格模式之后,东欧经济学界又先后出现了布鲁斯模式、锡克模式和科尔内模式等,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兰格模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对兰格模式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的结果。从理论内容来看,“东欧学派”的研究主线是在承认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倡导和论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有多种实现方式,认为改革是使社会主义运行转入新的发展轨道的必要步骤。
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新中国建立以后,发展商品生产,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常常受到误解,困难重重。有些人用小生产眼光来看待商品货币关系,采取排斥、反对的态度。这往往助长自然经济观,助长对待商品经济宁“左”勿右的态度,不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和利用价值规律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国经济学界在经过长期的讨论之后,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先后做出了几项重大突破:第一步是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二步是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三步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明,自1970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存在着公有制和私有制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既不是列宁时代那种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不是斯大林和毛泽东时代那种只存在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时期,而是既存在公有制经济同时又存在个体经济和中外私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生活的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在国家的外部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联系;而在国内经济方面,由于商品经济而出现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比较容易被忽视。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又把我国推进到这个全球化之中。我国国内的商品经济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虽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赖以运行的条件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流通有所不同,但作为商品关系来说,同样具备了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直认为,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复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再有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范畴。应该说,这一理论观点直接来源于马克思的着作。
1847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2]341.
但是,长期否认资本、劳动力和剩余价值的存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企业积极性的丧失,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抛开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这些范畴的特殊性,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和剩余价值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社会化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与简单商品经济不同的是,在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而且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都成为商品;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目的不再是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而是实现价值的增殖,即获得剩余价值。这样,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转化为资本,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就表现为资本的运动。在《资本论》写作的时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唯一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资本、劳动力和剩余价值都被马克思认定为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化商品经济新的历史形态,资本、劳动力和剩余价值要还原其本来面目---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经济危机的论述在一定条件下也是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第一,关于生产过剩产生的原因。关于生产过剩产生的基础,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断:“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无限制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的基础是: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7]817.
马克思认为,形成生产过剩或普遍生产过剩基础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力的不可遏制的发展;二是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又遇到了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即工人群众的贫困;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即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利润量的限制。
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调节机制。生产过剩是经济关系失衡的表现,而经济危机则是形成新的均衡状态的强制性力量。
经济危机是资本和劳动、生产和消费发生冲突的表现。如果我们把经济危机的具体形式、形成原因和它的经济内容区别开来,如果我们抛开危机的具体形式,那么,剩下来的经济内容就是:社会生产联系的断裂,生产和消费的对立,社会再生产的停滞和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危机的具体表现是: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基本产业结构扭曲,隐性通货膨胀严重。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产品积压、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只要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发生了经济危机。需要指出的是,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在直接导因方面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垄断和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只要国家的指导方针和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同样会发生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苏联还是我国,都曾发生过“短缺性”危机,即生产相对不足的危机。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本逐利性驱使而导致生产过剩仍然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投资环境宽松优越,使各投资主体进入市场变得十分容易,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投资生产的热潮。但是,当投资形成的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因而导致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涨达到四倍。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
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近年来房价居高不下,一路高歌猛进,巨额利润使房地产投资热有增无减。高涨的热情之下潜藏着危机。长此以往,泡沫的推高和破裂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此外,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也导致了消费者实际支付能力的下降。
2012年12月9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简称CHFS)举办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专题发布会。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 61,高于当年世界银行所公布的全球基尼系数0? 44;2011年中国城镇整体失业率为8.0%.下岗工人的增多和失业率的上升都是生产过剩的直接产物。
第二,关于金融危机与工业危机的关系。无论是工业危机还是金融危机,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具有共同的基础,这就是普遍的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会出现。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