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技术革命,按照保罗·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中的定义即包括生产工艺的改进、新的改良产品及新服务的引进,表现为总生产函数的上移。不断推出的新技术革命在避免平均利润率下降、刺激投资者生产积极性方面无疑有重要作用。在投入既定条件下,技术变革能够使产出增加,因而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新技术必然引致新投资。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投资)率决定了稳态增长时的人均资本水平,一旦储蓄率从而投资率发生变动,短期中非稳定经济增长率也会出现变动。但或许由于现代经济体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国际市场垄断与投机等因素,经济危机的发生似乎和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的表象有所不同,现有经济研究者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要么在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作出新的阐释,要么对科技创新的现状及趋向进行研究,要么针对信息革命成果和新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而少有把经济周期和新技术革命的相关性沿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本文就此作一些论述,并结合当今低碳技术革命的契机,给出我国利用这一机遇带动自身结构转型的若干建议。
一、经济危机理论阐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成因解释虽角度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却非常相似。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利润率决定于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或机器设备对人工的不断替代,部门生产的成本构成中可变资本的比重在逐渐降低,利润率也随之不断降低。一个新兴行业由产生到技术成熟,随着品牌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利润的下滑,该产品生产对资本失去任何吸引力,资本被迫作出其他的选择,或者投资于其他新技术产品,引致市场新的需求,或当社会整体科技创新处于瓶颈期时,就会导致生产的停滞和经济危机。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经济危机。
1929年发端于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经济危机宣告了在理论界和政策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漫长演进后几乎走到了绝境。以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为标志的自由市场体系模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诸多方面的缺陷,其中和经济危机的发生直接相关的是自由竞争必然带来行业的兼并和垄断,包括垄断性竞争。垄断必然产生低效,原因在于竞争不足企业缺少技术创新和改善服务水平的足够动力;延长劳动时间抑制工人收入水平的提高造成广大社会群体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经济危机。
按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经济本身会带来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凯恩斯对于经济危机的阐释,可见和马克思《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本质上是相似的,他们都点明了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根本性原因:科技创新的缺失。
科技创新的滞后导致生产领域对资本的吸引力缺失,资本出于逐利性需求,更由于金融监管、行业监管的不到位,大量流入投机性领域获取投机暴利,包括房地产行业、证券市场、国际大宗商品投机等,引发泡沫经济。所以在这个阶段不仅看不到经济危机,相反经济呈现出虚假性繁荣。过度的金融创新最终会引致金融危机,国际大宗商品涨价造成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带来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但泡沫崩溃后则是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现代经济体经济危机的呈现形式虽有所变化,但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即新技术革命成果的不足。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世界范围的金融经济危机,被经济学家解释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释放后,世界范围新技术的发明与使用的有限性造成大量国际游资追逐高风险性行业引发经济危机。
二、第一、二次产业革命与经济危机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70年的英国。水力发动机技术应用于纺织业,到1812年水动纺织机使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1770年高出200多倍。随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蒸汽机应用于交通运输业,轮船、汽车、火车的发展使得贸易格局发生质的变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行业开始飞速发展。
1873?1875年这些国家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这一波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也称作电力革命。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被运用于钢铁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随后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结束了这一波经济增长的势头。
1929年10月发生的股灾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这场股灾持续时间长达4年之久,近4000美国人自杀身亡,影响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最终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这一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体现在寡头垄断控制下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基本进入垄断时期。以美国为例,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极端不均衡,16家财阀控制着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大批工人因此失业。
1930年占总人口1/5的农业人口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人口收入的30%,约60%的家庭还挣扎在每年200美元的水平。
作为消费主体力量的工人阶层收入严重不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三、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危机
(一)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特征
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类历史上迎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比前两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要广泛和深刻得多,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科技革命几乎在所有领域实现飞跃,并在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融合,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20世纪9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80%.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生产的结合日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代科技进步的难度和风险非常大,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甚至需要多个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这是单个企业很难承担的。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专门负责制定科研政策,资助和监督科研计划的实施。
(二)经济滞胀的成因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经过1973-1955年的经济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宣告结束,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滞涨状态。经济滞胀的形成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以凯恩斯理论为指导的刺激投资和需求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超量发行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投资和信贷的增加刺激了社会需求,鼓励了超前消费,使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状态被掩盖起来。形成滞胀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战后形成的新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战后新科技革命支撑的。
到了70年代初科技革命中形成的一系列新技术基本上得到了普及,并为生产所广泛吸收。然而新的科技革命尚处于酝酿当中,新的技术群和产业群尚未形成。同时,由于财政问题,对科技的投入减少,导致生产率无法再提高,加上石油危机和工资过快增长,最终引发了滞涨。
四、美国新经济与经济危机
经济滞涨给美国社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关于新经济的特征比较统一并具有权威性的表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经济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经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深化。
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对当时处在汽车、钢铁时代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经济结构调整和新的产业革命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国,当初被用来与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进行冷战的星球大战计划成为后来信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以占领21世纪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为战略,强化了政府对高科技领域的干预和决策。到1994年,美国已完成了从后工业社会到信息、知识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转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业的快速增长和网络技术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通信业、信息业和服务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等的融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产业。二是,新经济是高科技经济和知识经济。无论网络经济还是信息经济,都只能是新经济的组成部分,导致美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转变的,除电子、信息技术外,还包括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
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预示着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强劲带动暂告一段落,为此美国不失时机地吹起房地产泡沫支持经济的增长,美联储长期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繁荣。住房销售量不断创下新纪录,房价也以每年增幅超过10%的速度攀升。但房屋商品的性质是为再生产或社会职能机构或家庭提供各种生产或消费的必要场所条件,其数量的扩张是受经济发展其他方面的需求制约的,更不可能长期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一段时期内房价、地价的上涨会带动相关其他行业的发展,为GDP的增速作出贡献,但泡沫破灭后经济必将付出代价。拥有官方背景的美国房屋信贷机构房利美、房地美长期无视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以超优惠的条件发放贷款,随着房价的上涨、通胀的压力,逐渐出现了物价和利率水平倒挂的现象。
2007年上半年美联储不得已连续调高利率水平,直接导致借款人利息负担加重,银行资金链断裂,一手刺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酿成次贷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失职的金融监管、过度的金融创新、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超霸地位等均是重要的原因。但信息革命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衰退,新技术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处于瓶颈期诱发了国际游资进入房地产、资本市场、商品投机等投机性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是诸多原因背后更为深刻的原因。赤字财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机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虚高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技术革命衰退引发经济下行趋势的发生时间,但不可扭转经济下行甚至经济危机来临的必然。
五、低碳技术的国际竞争及其我国结构转型的意义
所谓“低碳技术”就是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对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实施管制措施,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使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利用实现低碳化。低碳技术的利用涉及能源、生产、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直面低碳化的趋势给自己带来的挑战。提倡低碳绝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是人类的行为和其生存环境互动中矛盾的发展、激化所引发的必然趋势。从生产需求角度而言,根据麦肯锡公司2009年的报告,为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预计每年全球企业仅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的额外投资额将达到1700亿美元。从消费需求角度而言,人们的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也将为各种低碳产品创造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的革命浪潮,同时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消耗过大、利用效率较低,同时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70%左右,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即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达到45%,而我国只有35%.
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还很落后,且发展十分不平衡。
围绕低碳技术的竞争将带来世界不同地区国家技术核心竞争力对比的重新洗牌。发达国家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占得先机,同时利用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力图通过制定规则增加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延缓其国内制造业的衰退趋势。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有自身的机遇,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对各行业的国际高端人才均有相当的吸引力,后发展国家的学习效应也为我们的研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但最终在这一场博弈中胜出还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及政策的智慧。低碳经济将推进世界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将会因低碳技术而再次拉开差距。
六、结论
经济危机产生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周期性循环,是经济发展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扬弃。但新技术革命却可以有效地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或者说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有力地抑制经济的下滑。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的高潮都会带动一批新兴的产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及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成一段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即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随着新技术革命势头的减弱,经济的运行必然以一次彻底的经济危机宣告一轮经济周期的结束,直到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高潮来临带动经济的又一轮强有力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次次在这样的相似性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政府救市等诸多因素固然对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表现形式有重要的影响,但无法改变新技术的涌现、运用、停滞对经济周期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这样的经济发展成绩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对资源过度的掠夺和城乡二元化结构模式基础上的,这些因素在当今均已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和碳交易市场中占据的优势地位而言,低碳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如果把握好政策的优势、人力资源的优势,低碳经济也有可能成为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水平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