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零件不能及时供应,耽误生产的情况。如果能提前发现零件将不能及时供应生产线,可比较从容地调整生产线的生产安排;如果未提前发现,到生产时才发现,就可能出现生产线因等待零件而停产的情况,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1 原因和解决方案
1.1 总结发生的原因
1.1.1 因市场销售情况变化,生产计划仓促改变会导致紧急订单出现,供应商不能按紧急订单的交货期供货。
1.1.2 供应商自身原因造成不能按订单交货期及时供货。
1.1.3零件有质量问题不能使用。
1.1.4 供应商将与应交零件相似的零件当作应交零件交货等。
1.2 解决方案
1.2.1 及时跟踪市场销售情况变化,根据以往经验提炼出“敏锐的嗅觉”,做到生产计划权威、有效,减少生产计划的临时、剧烈变动。
1.2.2 督促供应商提高自身制造、检查水平。
1.2.3 提高公司自身检查水平。讨论,是长期、有效的方法。
2 提高公司自身检查水平的对策
2.1 制作零件区别资料的必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几千种型号的零件。虽然对焊接、机加工、组装使用的零件,已要求供应商分开包装供货,检查员也分成若干组专门检查对应的零件,但每位检查员需要处理的零件仍有几百种型号。
为提高公司的检查水平,在交货检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零件本身的问题,除了对必需的检查项目确认外,还需注意相似零件的区别。由于生产的各机型之间有较多的相似零件,所以有必要做专门的资料明确指出相似零件之间的区别。除了供检查员使用外,对配件、生产、生产管理、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部门人员快速、准确区别相似零件也有帮助。
2.2 原区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原区别方法主要是使用图纸、简图和照片、对比样板等。对相似零件翻阅图纸区别,效率非常低。
简图和照片仅能显示零件的基本外形,对细微的尺寸差别无能为力。对比样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并且对于几千种型号的零件需要数量巨大的样板,不实用。
3 制作零件区别资料的思路
3.1 易用性是关键
找出相似零件之间容易识别、容易测量的方法,是制作区别资料的关键。
3.2 区别的方法
对比各机型相似零件的图纸,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能直接用眼看出形状有区别的,在资料上标明;形状相似不易区别的,用尺寸区别。
尺寸区别遵循的原则:
3.2.1 被选作区别的尺寸应明显,即尺寸差异尽量大,差异越大,使用者使用时就越不容易出现误判。
3.2.2 尺寸尽量不要太大,便于单人测量。
3.2.3 尺寸要容易测量,重点考虑零件来货时的放置状态,其次考虑现场配件后的放置状态。
3.3 资料的具体制作
按照零件的形状、使用工位排序。对每类零件均分为两部分,下面是零件型号和对应的区别尺寸或区别描述;上面是区别尺寸或区别描述对应的零件图纸视图或照片,并在图纸视图或照片上标注尺寸的测量位置。
资料用 A4 纸正反面打印并塑封装订,使资料很轻薄,提高了便携性、易用性。使用时,使用者只需携带区别资料和一个 5 米盒尺即可。
3.4 实践检验
做好资料后,对有代表性的零件在现场进行区别,对不易测量的部分做了修改。分发给检查员试用,反馈的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资料的遗漏部分进行了增补,使该资料能对全部相关的零件进行区别。
4 总结
区别相似零件的最佳途径应在设计时就加以考虑,在考虑简化零件工艺等因素的前提下,能通用的尽量通用,以减少零件型号;不能通用的则优先在形状上区别,最后才是在尺寸上区别,最好能做到相似零件在检查时易区别,好辨认;在误用的情况下装不上,不能用。这样就能避免发生质量问题,以及相似零件不能被检查出来,造成生产延误。当有设计变更时,及时更新区别资料的内容。对于制造业公司而言,基础资料是根本,将基础资料做好能提高公司的效率,降低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