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浅谈政治心理学研究中的群体心理(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9 共6595字

  三、群体:乌合之众抑或完美群体。

  1895 年,勒庞发表《群体心理学》。 其后,随着一系列相关着述的相继问世, 勒庞不仅确立了其在政治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更因由其群体心理论述所主导的有关群体心理的流行观点而造就了一个风行世界的 “勒庞现象”(the Le Bon Phenomenon)。 在勒庞看来,群体即乌合之众。 《群体心理学》向人们呈现了有关群体理论的完整版本, 有关群体的这种理解和认识几乎成为所有群体和群体心理研究的重要起点。

  在此前欧洲心理学界相互独立和竞争的不同研究传统之间, 勒庞选择了悲观主义的群体研究取向,而“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的“乌合之众” 则成为他眼中典型的群体及其特质。 在勒庞所分析的被视为“乌合之众”的群体中,群体的情感得到了巨大的增强,而群体的智力功能则因受到抑制而大大降低了。 因此,“感情的强化和理智的欠缺” 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人们有关群体及群体现象的刻板印象,也是“勒庞现象”的重要认识基础。

  在勒庞看来,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 个体聚集在一起会创造出一些新的特点, 而这些新特点则产生于这样一些原因和过程。其一,结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的。 “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缺乏责任感和责任约束是群体不同于个人的一个特征。其二,决定群体特点及群体接受倾向的重要原因是传染现象。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其个人利益。 这种倾向与个人天性极为对立。 传染还导致了群体的第三个特点,即易于接受暗示。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 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具体而言,大多数群体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和心理机制[5]16;20-41.

  有关群体心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与更为宏大的社会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在勒庞的群体心理分析中, 他常常援引欧洲的历史案例以及法国案例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案例),在 1912 年出版的《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 中更是具体分析了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同人群以及领袖的心理, 以此再次佐证其大众心理学定律:群众冲动而懦弱,他们总是被一小撮领袖所控制, 并且常常做出同他们个人意愿相违背的行为[8]. 巴黎公社以来,欧洲很长时间处于政治动荡中, 思考群体问题常常被看作治愈社会疾患的第一步。在法国,解释群体无意识行为的催眠和暗示被当作医学院的教学内容; 在意大利,对群体的科学研究开始于犯罪研究,后又进入公共卫生学领域; 在英国的情形则有所不同。 白哲特(Walter Bagehot)引导群体研究径直走出了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 于是在那里人们感受不到有必要将群体看作一种疾病或是疾病的症状[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群体研究在日益集中于小群体研究的同时, 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更为重视方法的科学性, 而这也正是勒庞和其他早期的群体研究者常被诟病的问题。 随着各国政治社会制度的日益稳定和成熟, 对群体的研究似乎也被置于一个 “去政治化”的环境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心理学家探索和发现了更为丰富的群体心理效应, 特别是在促进群体成员合作、 提升群体绩效等正向意义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趋向一个完美群体的研究努力, 对于丰富政治心理学领域群体研究的认识和分析维度也不无裨益。

  今天,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群体生活或人们的群体性存在已然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 群体的意义与勒庞的那个时代相比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群体似乎变成了主要是以有组织方式存在的一种人群集聚方式, 研究者更多关注群体内部关系以及如何增进群体的正面效应, 而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群体则成为社会心理学群体研究的重要旨趣, 其中群体中的领袖/领导者、群体认同(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群体行动与群体决策、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等是常见的研究主题, 而围绕这些主题也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领域。

  四、政治心理学研究中的群体心理。

  群体性存在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背景,也将长期伴随人类与人类生活。不仅如此,与群体心理相关的诸多现象(包括还未被充分认识的现象)早已成为人们常识的一部分。 与常识的一致性赋予群体心理学巨大的吸引力, 并使人感到群体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某些永恒趋势”[6]14.

  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作为一项学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群体心理成为令人厌恶和沮丧的一种精神现象,甚至使群体心理学受到了很大误解。 从群体心理学常见的一些假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结论来看, 这一学科很容易给人以反民主的印象。 有研究者指出,勒庞的成功在于为政治家提供了如何对付群众的建议[10]. 希特勒在勒庞《群体心理学》德文版出版的 1908 年当年就读到了这本书的事实, 也使人们可能产生类似的联想。

  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是群体研究最为集中的两个学科领域。对于群体的理解,组织心理学不同于社会心理学, 更不同于政治心理学,但无论是社会心理学还是组织心理学,都为政治心理学领域的群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对于政治心理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充满悲观色彩的群体研究而言, 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趋向“完美群体”的诸多思考,对于人们消除有关群体心理的诸多误解, 改变有关群体心理的成见,应该具有积极意义。

  群体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必不可少,但是由于二战以来甚至在更早的时间, 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的研究倾向使群体研究日益集中于适于实验研究的小群体, 群体研究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蜕化为组织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从而在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研究中被边缘化了[11].

  群体心理学本身似乎就充满了各种矛盾。 尽管科学取向的小群体研究对学科整体发展极为重要, 但这类研究所获得的基本观察和结论是否可用于解释在规模和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其他群体,则是很难确定的。 可以说,群体心理学的科学性还是很粗糙的。因此,在粗糙的研究方法与群体研究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时代相关性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6]487. 政治心理学研究中有关个体层面研究与集体层面研究间关系的讨论与此不无关系。

  在政治心理学领域,一般意义的群体研究并不多见, 取而代之的是对不同特定形式或类型的群体和群体行为的专题研究①。 其中,比较常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些特定群体如移民(包括国内移民)、少数民族等,以及某些社会运动和群体行动,如民族反抗运动、罢工等。

  在某些特定群体之外,暂时性群体是尤其值得关注的重要群体类型。大量群体性事件的突然爆发都与这类群体有关。弗洛伊德虽然并非完全赞同勒庞的观点,但在其《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一书中长篇累牍地引用《乌合之众》中的段落,甚至还犯了一个极具意义的有益错误。 他认为勒庞的研究“只涉及短命的群体”,从而赞扬勒庞选取了“喧闹的、暂时的群体”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勒庞研究了暂时性群体,却没有将研究局限于暂时性群体。 社会学家罗伯特·墨顿(Robert Merton)认为弗洛伊德的这个错误是 “在无意中撞上了一个最有价值的研究题目, 因为只有在这种暂时性聚集的人群中, 才能够最清楚地看到个人对集体的要求百依百顺, 自愿放弃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 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墨顿点明了暂时性群体的研究价值, 而在政治心理学意义上, 这类群体的研究意义则更为丰富, 特别是对于理解或预测某些群体行为的发展轨迹和方向的意义。

  “所有政治都不同程度地表明了人群聚集所产生的危险情绪”[12]. 人类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空间场域在不断变化, 群体行动空间也处于不断变化中。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便捷以及人们对可能风险的高度敏感, 使群体的形成快速而常常出人意料, 网络空间更成为一个群体活跃于其中的崭新的政治空间。 这是政治心理学领域群体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背景和环境, 也是政治心理学彰显其资源价值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A.巴隆,尼拉·R.布兰斯科姆,唐·R.伯恩。社会心理学[M].邹智敏,张玉玲,等译。侯玉波,审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97.

  [2] C.FRED ALFORD. Group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the-or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WILFRED BION. Experiences in Groups and Other Pa-pers[M].New York: Basic Books, 1961.

  [4] ARTHUR BENTLEY.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 studyof social pressures [M].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1994:206.

  [5]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6-7.

  [6] 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