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不仅要在技术上有高超的的本领,更应该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尤其对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要有所分析和有所把握。从电影放映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给观众共同欣赏的艺术,电影故事一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便会激起观众强烈的社会审美意识,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得到满足。从电影发展历史上看更是如此。
例如1937年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武装入侵,激起了全中国各族人民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这时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已不再是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爱情片,也不再是滑稽可笑的喜剧片了,而骤然之间发出“猛醒救国”的呼声--这就是那个时期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的凸显,或者叫作社会审美主流的澎湃。电影要有观众,就要在创作和放映上,迎合电影观众审美心理主流。那个时期的进步电影产生了《大路》、《新女性》、《桃李劫》、《风云儿女》多部影片,以强烈的时代感,激起社会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战斗激情,让观众从银幕上汲取了抗日救亡的力量和勇气。许多热血青年就是从电影院走出来奔赴抗日战场的。
再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封建法西斯行径,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政治灾难和经济浩劫。文革后期粉碎四人帮,广大的社会受众像久旱的禾苗渴望雨露一样渴望揭批四人帮的电影。为了迎合这一时期的电影社会审美主流,陆续生产了电影《十月风云》、《泪痕》、《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乡音》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电影,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整个社会审美心理切实感到我们的电影又回到了美好的春天,许许多多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人物形象,从银幕上走到了观众的心里,并且化作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大包干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工业体制改革开始,社会审美心理开始倾向改革题材的电影。这一时期生产的电影,有《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等,最为突出的是《在被告后面》和《血,总是热的》。观众都是身在改革的大潮之中,自然认为电影的审美心理与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二、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需求与电影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电影市场风格
自从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和谐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喜人的局面,人民生活安定团结,欢乐祥和。因此,庞大的电影观众群,由于年龄、阅历、行业、文化、城乡等等的不同,社会审美心理也出现了不同。老年人喜欢看历史题材电影,尤其是二战反法西斯电影和中国抗战电影,如《苏联保卫战》系列,中国《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等。中年人喜欢看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如《人到中年》、《手机》等等。农民喜欢看农村改革题材的电影,农民工愿意看进城打工创业题材的电影。学生愿意看励志、武打、青春、阳光、卡通、神话、科幻、穿越等题材和手法的电影。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喜欢看生活、爱情、婚姻、房产、汽车等等题材和一些轻喜剧风格的电影。这种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变化,是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是我们放映电影现场所感受到的。太平盛世,使电影观众产生了更多的审美需求。
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就要求我们的电影生产部门要与时俱进,在电影创作中,选材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电影表现手法上要不拘一格,要花样翻新,要千姿百态;在风格上,要探索创新,要独特新颖,要传统与现代并存或者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影牢固地占领电影市场,才能够和电视、网络争一杯羹。
从我们电影放映员的角度看来,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生产出真正与电视剧、网络阅读不同,独占鳌头的电影,才能够深深地吸引住电影观众群,才能够充分地满足电影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需求。
我们县级电影院在放映前和放映后,向观众所进行的调查,充分显示: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需求与电影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对供需关系。这二者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够保障电影放映事业蓬勃发展,使电影市场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