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一代人?
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人谈及“一代人”的问题。比如,知青一代,改革开放的一代,80后,90后……给这些群体的命名标准是不同的,或者以某个重大事件,或者以某个时间节点,或者以某种重要的共同经历……无论何种命名标准都没有较为完整地阐述何为一代人。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领域,旨在分析哪些人可以称为一代人,一代人具有怎样的特点,会导致怎样的结果等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即“代际身份”(Generational identity)研究。
Mannheim等人对社会生活中“一代人如何出现并成为一个明显的群体单元”进行过最初且重要的探讨。他们指出,生理界限或时间的顺序并非是有效区分代际身份的基础,一代人不能仅仅看作是生理意义上的特定时间段,年龄相近不能成为界定一代人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相近几年出生的人们也可能会因为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等不同而不能彼此认同。所以,Mannheim等人强调,一代人的产生是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性节点或者定位。所谓社会性节点通常是以社会重大事件或者时期为条件来划分,一般这样的重大事件以及时期可能会影响整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经历过重要社会性节点、年龄相近(尤其指当时正值青少年时期)的一代人往往会具有某些共同的公共事件经历,某些相同的认知观,某些共同的生存问题,以及具有某些共享的基本知识,所有这些都看作是界定一代人的重要标准[1]。
他还通过调查进一步发现,“代”作为群体标签是以记忆为核心来表现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代群具有不同的记忆内容,记忆存在着代际身份的效应。一代人不但拥有着共同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些记忆形塑了他们的感知与思维方式,由此成为构建代际身份的关键。
吴国坤等也指出,“代”可以分成生理代际与文化代际。生理代际就是指任何一个年龄层的人与其相邻年龄层的人之间的年龄差,而文化代际的形成实质是由于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出现明显的差异[2]。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代人可以看作是社会生活中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生活经历的一群人,这些共同的文化经历形塑了他们相似的认知观和世界观,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节点造就了他们的共同命运,真实的社会和历史情境成就了一代人,从而进一步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 :“代是一种生物学事实,也是一种社会事实”[3]。
由此可见,代是一种社会身份标签,一代人不但具有生理年龄上的相似性,还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共享一些东西,包括重大事件,文化经历以及认知模式和价值模式等等。被称为一代的个体,或者认为自己是某一代群的个体,其自传体记忆中会有内容的重叠,或者称之为共同记忆,彰显了一个群体在某种共同文化和生活境遇中的价值观、生活观,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怀旧感与认同感。
二、代际身份的特点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代际身份的构建具有一定的过程。具体来讲,代际身份是在个体特定年龄阶段才会出现的一种不甚明显的社会-心理现象。个体是在成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后,才逐渐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归属于某个社会性的文化亚群体,共同享用一个用来指称这个群体的代际标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代际身份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特点。
首先,强调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变迁或者生存境遇对“代际”形成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一代人所具有的社会变迁大环境是共同的。重大的社会事件所营造的文化境遇是区分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社会变迁和重大事件使得年龄相近的不同个体有着相似的社会性经历。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经历过这些重要社会事件的个体,更容易在日后相互认同。
Schuman与Scoot做了一项调查,他们要求美国人列出一个或两个过去50年内发生的比较重要的国家事件和世界大事。结果发现,每一代人列出了不同的事件,而且这些事情多发生在他们18-30岁之间。六十年代的个体提及二战的比例是年轻个体的两倍,而在20几岁经历越南战争的一代人则会更多地将越南战争看作是重要的社会事件[4]。
其次,强调了一代人所具有的共同经验、认识世界的模式和观点,更或者是形成一种时代意识感。也就是说只有当主体在共有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产生出相似的感知和理解的时候,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代人才能形成。这里更加突出宏观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对一群人、一代人的影响力量。国内也有人曾经探讨过一代人所共有的普遍意义上的价值模式,以及不同代的群体表现出的价值观差异,在综合考虑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多数学者看法的基础上,按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将中国不同性质组织内职工分为解放初期一代(1949-1966年出生)、文革一代(1967-1978年出生)及改革开放一代(1979-1989年出生)等三个代人群,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趋势[5]。结果发现,不同的代际群体体现出较为相似的价值观特点,而不同代际群体则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因为一代人在早年成长过程中共同的社会经历,从而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他们的一切,特别对其态度取向和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6]。
再次,代际身份体现出明显的社会-心理属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社会变迁等对一代人的彼此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社会事件导致了一群人在认识世界、自己与他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及其组成的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共同体、一个单元,是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影响力量使然。从心理层面来讲,“代群”并非仅仅是因为共同的社会经历、相似的认知观念而形成的,代群认同的意识更多的是作为某种群体的资格和身份对其有重要的意义。代群认同给予这一代人一个身份特征或者符号,也因为共同的社会经历而使得一代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共同的事件记忆、处理问题的模式、认识世界的观点等等,同时心理认同的形成又进一步巩固了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需求,使得群体身份符号更加内化,从而成为群体形象的一个心理资源。
最后,一代人强调共同的命运。一代人不仅有着重要的相似的过去,同时也面临着当下或者将来相似的社会任务,面临相似的生活境遇。在相同社会文化境遇中的一代人往往具有基本的社会性态度,有着一系列共享的人生计划和目标,构成了代群的共同命运。
比如,吴小英指出,80后一代人的形成离不开宏大的社会文化环境,比如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降临,大众文化的日益繁荣,同时,80后也遭遇着集体性的现实迷茫和工作生活压力,回忆过去与探讨未来,才使得“80后”成为他们以群体身份相互认同的符号,凝聚着一代人彼此之间的认同力量[7]。
三、代际身份的解释
代际身份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但如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代际的形成及其所彰显的特点?以往的研究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键期理论、怀旧理论以及集体记忆理论都力图解释代际身份的现象及其特点。
1. 关键期(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代际身份现象的研究发现,被称为一代人的个体往往会更多回忆青少年时期发生过的社会事件,也就是发生在人生第二个十年与第三个十年期间的事件。
通过研究自传体记忆也发现,人们有一种自动化的回忆倾向性,即回忆的内容和事件多是12-29岁之间的重要经历。
Schuman与Scoot指出,当问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他们认为哪些历史变化或者历史事件对他们特别重要的时候,他们也多提及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事情[8]。为什么一代人对于过去的记忆总是聚集在这个年龄阶段发生的事情?对于这种代际回忆效应能否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呢[9]?
关键期理论从个体的角度解释了一代人为什么总是倾向于回忆自己20岁左右的重要事件。它假设,每个人都在生命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期,关键期内发生的群体或者社会性事件对其自身认同和同一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个体某个年龄段经历的重要事情对其自身成长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认为12-25岁发生的一些事件最能够被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并对其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相对较短的生命范围内,大多数人都会离开亲近的社会关系,比如父母、不同求学阶段的同学,开始独立,恋爱形成新的亲密关系,结婚生子等等。通过调查发现,美国人都喜欢听12-25岁期间听过的音乐,看描述他们这个人生时期所发生的事件的电影。
12-25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时间”,集体性记忆也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指出,12-19岁是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20岁之后则是走向社会、成家立业的重要时期,而后的大多数生命时期较之12岁以来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体现出更为个体和隐秘的特点。发生在个体成长关键年龄的事情会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成长历程。
相比已经成熟的成年人来讲,有些事件更容易在观点和看法都未稳定的青少年身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Schuman等从认知编码的层面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他们认为,相比其他年龄的成员,在年轻时作为事件亲历者的一代对事件发生时期以及内容的编码方面会更详细。比如,要求不同代际的人去识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某些内容,结果发现,不同代际的个体在回忆内容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10]。
Meksin等人认为,一代人所形成的事件记忆是事后建构起来的。人们更有可能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来讨论、思考和重新审视,从而建立起一定的代际认知模式和认同效应[11]。
总而言之,12-30岁之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比其他任何年龄阶段发生的事情都更容易让个体记住。关键期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主要围绕着“年龄”展开,年龄阶段特有的社会化任务以及认知编码特点促进了记忆效应的出现,尤其是青少年时期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更促进了代际记忆的内容出现明显的一致性。这个年龄段不但是关于事件记忆的关键期,而且也是认同、亲密关系、情感以及心智形成的关键期,更是认知编码最活跃的时期,所以,重要事件对年轻人的影响程度更深。应该说,关键期理论重点解释了一代人的记忆内容为什么更多出现在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事情,却忽视了去探讨一代人的身份形成阶段,没有解释一代人的共同性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2. 怀旧性记忆(reminiscence bump)
怀旧记忆理论认为,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怀旧的高峰期,这在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一般40岁以上的人会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更多、更明显地回忆其早年的经历,回忆发生在10-30岁之间的事情,这是自传体记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12]。
Berntsen与Rubin调查了1241名受访者,让他们回忆自己经历的最重要,最快乐,最悲伤事情的年龄节点。结果发现,40岁以上的受访者的回忆都集中在20岁左右所发生的事情,而且多是回忆自己经历的最重要、最快乐的事情,20岁左右成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明显的回忆高峰期,而对于伤心和大多数创伤记忆的却没有这种趋势[13]。
当个体认识到自己是某一个社会子群体的成员,共享着这个群体的共同目标,存在的问题,知识以及相似经历的记忆时,可以说代际身份感就初步形成了。
例如,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认同于特定的社会运动、政治团体、宗教团体、或当时的其他社会亚群体,在这个认同产生的过程中,个体付出了巨大的认知努力,并解决了身份认同、个体与群体融合等困惑与问题。这些社会经历和认知努力让个体对这个时期发生的事件能够进一步编码并保存起来。而且,这些关于身份认同的认知进一步融入到个体的自传体记忆中,甚至成为个体自传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容,进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身份的形成,特别是一代人身份的形成,是关于外部世界选择性特征的内化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会将社会群体或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在这个阶段,公共性知识占到主体地位,更有储存的优势,个体经验则退居次。
一代人对其所保留的公共性知识和个体性知识是在不同的阶段完成的。调查发现,30-70岁的被试在公共和私人事件的线索提示下进行自由联想。在这里,公共事件是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了解和接触的,比如政治、战争、谋杀、体育/娱乐或新闻事件,但私人事件是只有个人经历并进行组织的,比如出生、死亡、教育、工作、家庭、休闲、疾病等等。结果发现,公共事件的回忆高峰是在10至19岁之间,个体私人事件的回忆高峰期则是在20到29岁之间[14],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社会性公共事件的记忆比个体事件回忆的高峰更早一些,可以推断,10-19岁之间是社会性身份与认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人生的第三个十年,则主要面临着个体的生存任务,比如亲密关系的形成,家庭的组建以及事业的拼搏。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代人总是倾向于从两个方面进行认同,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 :其一,青春期的公共事件经历与回忆 ;其二,人生成长中面临任务的相似性。
可以说,怀旧记忆理论比关键期理论更进一步,它重点解释了一代人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社会性事件对其社会身份形成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将10-30岁之间的身份形成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0-20岁是社会身份的形成期,第二个阶段20-30岁是个体生活事件的重要时期。
10-30岁是人生的关键期,也奠定了一代人得以认同彼此的重要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却没有深入地分析一代人的共同性记忆如何建构又得以共同分享的过程?
3. 集体记忆理论(collective memory )
对一代人来讲,个体对于往事的记忆多是个体事件与公共事件的融合,而且由于个体事件受到共同社会性事件或者文化境遇的深刻影响,从而变得相似,体现出一种共感现象。集体记忆理论从这一点出发,更加详细地探讨和解释了一代人在共同的社会境遇中如何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所形成的有关群体过去的群体性记忆,它重点在于文化和事件的建构,而非个体的独特经历。一般来讲,对群体生活、心理等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往往成为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对象。一系列的事件构成了群体层面上的记忆,但并非是凌乱无序,而是要体现出事件的深层意义表征,体现出共同的文化境遇与生存状态。虽然个体会将重要事件根据时序进行排列,构建出自己的文化生活写照。但同时,这种个体生活事件的建构又离不开集体记忆的规范与要求,集体记忆是一代人形成认同感的重要基础。
具体来讲,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体经历的记忆,它具有三个层次 :时间阶段、事件以及与事件相关的知识表征[15]。一代人具有某些社会事件的相似性记忆,确切的说是以事件知识表征为主的一种记忆。一代人不但建构了共同性事件,也彰显和内化了事件的知识与意义表征。比如,在中国,对于知青一代人来讲,上山下乡是一种社会性的重大事件,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着不同的上山下乡经历,但是大家所共享的或者说对他们彼此之间产生认同感的则是这种经历背后的深层意义表征,那就是知青一代人的经历所彰显的奋斗、吃苦、忠诚与奉献等更具内涵性的意义表征。
再比如,在西方社会,垮掉的一代虽然对摇滚、奇装异服等具体经历有着多样化的记忆,但是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认同这些经历背后体现出来的一代人的酷、颓废、颠覆等内在意义表征。事件及其对事件的知识表征、意义表征所进行的建构就是群体所建构的集体记忆,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个体记忆,也积极地与个体记忆相融合,成为一代人产生认同感、身份感的重要基础。集体记忆随着不同代群的文化境遇的不同而不同。
在同一文化中的个体都清楚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经验,身份以及经历过的重大事件。一代人在群体所建构的记忆框架下,所经历或者记忆的事件之间具有高度的重叠性,他们有着相似的认知结构,而起到主导作用的就是他们受到共同文化事件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生物年龄的影响。集体记忆理论进一步解释了个体在共同的规范下,群体身份与个体生命的有效融合,以及一代人所形成的个体与群体共享的知识结构。
集体记忆理论对代际身份的解释可以与关键期理论以及怀旧理论结合起来。比如,在少年期发生的重要社会事件固然重要,但只有在数年后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一个群体才得以仔细反思。一代人在40岁左右的时候成为集体记忆的主体,可以明显地被社会标称为一代人[16]。应该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一种强有力的意义制造工具,它以那些能够引起一代人社会生活和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事件为内容,通过个体、群体以及更大社会层面上的积极言说、交谈、思考等叙事方式使得其具有分享性,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事件的认知组织和情感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可以影响群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向。作为一代人集体记忆的不断建构过程为个体身份与代际身份提供了一个认同基础。
四、总结与启示
如何界定一代人,一代人有哪些特点,一代人的认同感如何产生的等等,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从社会层面上讲,一代人是一个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的认同可以有效规范一代人的社会行为,形成更强大的群体正能量,导引群体的良性发展。社会应该认识到代际身份的积极作用,并及时对群体展现的负能量进行有效的干预。
尤其是在社会发生重大事情、变革等情况下,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人进行积极、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观,避免事件造成的创伤性记忆成为代际身份的负能量。从个体层面上讲,一代人的认同是其社会身份的重要彰显,能够让其更好地面对自己和社会,从中汲取积极力量。个体身份与代群身份是相互融合、互为基础的,二者的同一是个体积极融入社会、接纳自我的重要标志,个体正确地建构代群身份,认同代群身份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来看,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一代人的讨论,看到种种关于一代人特点与形象的描述,但是代际身份的研究并不丰富和深入。在我国学界,关于代际身份的系统研究更是鲜见,我们所标称的“知青一代”、“改革开放一代”、“80后”等都缺乏学理性的深入探讨,也无法有效地从社会、群体以及个体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对这些群体的代际身份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这是一种遗憾,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Mannheim,K.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52:302-304.
[2]吴国坤. 生理代际与文化代际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3]周晓虹 .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J].2008(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