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对服装表演有效传播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03 共5380字
论文摘要

  服装表演是一种展示服装产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促销服装的盈利手段.策划一场服装表演时,举办方首先需要对场内直接受众进行细致分析,并定制合理的方案册,以吸引基本受众,挖掘潜在受众.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说,“受众的需要是传播发展的原动力,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举办方需要弄清楚哪些信息深受心理系统的欢迎,能够被赋予“参与权”,哪些信息会被心理系统所排斥,被拒之门外.简而言之,需要分析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系统的信息选择规律.

  中国服装表演市场虽呈上升趋势,但学术研究依然滞后.近几年,国内学者有从传播学入手,对服装表演的传播现状、传播功能等进行一系列研究的,而从传播心理学分析服装表演的研究还为之甚少.本文从受众心理选择角度入手,对服装表演有效传播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并从声音传播、形象传播、文字传播和综合传播等4个方面分析服装表演的受众心理规律及应采取的传播策略.

  1 声音传播的受众心理选择
  
  声音传播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将传播内容以声音信号的形式作用于人的头脑中.声音传播与文字传播相比,传播的信息量较大,而且能够使受传者的印象更深刻.同时由于声音信息的保存性较弱,所以声音传播主要依靠受众的情绪进行记忆.服装表演中最为典型的声音传播形式即解说员.服装表演的解说员可分为现场解说员和幕后解说员,他们是服装表演中辅助现场受众有效理解此次服装表演内容的工具之一.他们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受众注意力,帮助受众更好地解读服装表演的讯息.如在服装发布会上,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工艺,在短时间的表演展示中无法全面体现,这时可通过解说词的协助,使受众更好地掌握服装的讯息.而在声音的传播中,如何达到声音的有效传播,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声音传播是通过声音刺激进行传播,因此从表象出发,应注意解说员的声音表达方式,语调的抑扬顿挫、激昂低沉,节奏的快慢交相变化等基本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适度的把握.解说员的这种多变化的表现力在促销类的服装表演传播时最为有效,有利于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激起受众的购买欲望.解说员在传播美和雅的语言的同时,促使受众产生审美愉悦共鸣,从而达到传播致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从本质出发,解说词的撰写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专业性.解说词不仅要富有时尚气息,而且要从一个专业化的角度对服装的面料、色彩、结构进行全面描述,并将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巧妙融入其中,使受众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促使受众随着解说员的模式进行思维的延伸,这是声音传播预想达到的较理想状态.

  此外,解说词的撰写单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还不足以能够刺激受众的思维,还需要有一些特殊要求,如:适当象声词的运用,增加形象对比,恰当修辞手法的加入等等,这样才能在吸引受众的同时,更有优势地对受众的思维进行延伸.此外,服装表演的音乐也是影响受众心理的一项因素.在过去的服装表演活动中,音乐的出现只是为了现场气氛的烘托.但是,随着服装表演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于受众而言,现阶段服装表演的音乐主要是在满足愉悦受众听觉器官的同时,达到视听交融的效果.所以在服装表演音乐的选择和制作中要注意,服装表演的音乐要与本场服装风格和谐统一,且能够巧妙地将编导或设计师的构思、理念等内容以声音传播的形式传达至受众的听觉系统.“与此同时,运用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和音响节奏的强烈表现力,限制受众的想象范围,引导受众的欣赏思路,并启发受众的联想与理解”.服装表演的音乐是传播者除了服装和模特等具象传播元素之外,又一较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时音乐的内在节奏与旋律不仅丰富了服装表演的表现形斯,而且赋予了服装的内在韵味.简单的说,音乐在赋予服装生命与活力的同时,也对受众审美观的不足进行了丰富和补充.

  2 形象传播的受众心理选择
  
  形象传播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将传播内容转换成光信号,从而作用于受众的大脑.形象传播与声音传播、文字传播相比,整体内容形象、生动,能够使受传者印象较深刻.通过视觉进行的形象传播对于受众来说同样具有选择性.受众在接收视觉信息时一般是遵循视觉习惯特征进行认知的,这就要求传播者在进行形象传播时需巧妙运用心理学因素,让传播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于受众.我国台湾学者吴嘉宝曾对人类视觉习惯特征进行过如下总结:“视觉是只看有变化之处的;视觉是省略细节,只看事物特征之处的;视觉是以中央为重点的;视觉是以求得最快速结论为优先的…”.将人类的视觉习惯特征与格斯塔心理学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分析服装表演在进行直观形象传播时,如何有效地将传播内容所转换的光信号作用于受众的大脑,并顺利通过心理系统,产生心理反应.

  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不难得出,人类的四种典型审美习惯:平衡美、色彩美、简洁美、形式美.

  平衡美是人类的首要视觉习惯,给人以稳定、踏实、永恒感.抓住这一视觉审美特点,我们可以将其融入于服装表演舞台设计上.服装表演的舞台通常是由成平衡或对称状态的简单英文字母、汉字或不同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舞台的设计之所以追求平衡美感,是因为这样的舞台构图,无论从形状还是方向来说,都包含着确定性,使受众能够短时间内了解舞台的布局,对舞台的局部构造予以准确的把握.而不平衡的舞台构图,往往给受众以不确定性、短暂性,它的每个组成部分总是呈现出一种极力改变现有的位置或形状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整体结构状态的趋势.不平衡感会使受众产生视觉上不舒适、不愉悦的感觉,甚至出现视错觉.

  色彩美是人类获得事物表象特征的重要视觉习惯.人们对色彩的敏感度要高于对形态的敏感度,因为色彩不仅会作用于我们的心理,还会作用于我们的生理.当色彩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巧妙地以一种协调、融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人们对色彩产生的美也就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了.在服装表演中,舞台灯光设计即是一种典型的色彩美运用和体现.不同灯光色彩的渲染和光线强度的投射,给予了受众不一样的心理暗示,使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红色的光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心理感觉;蓝色的光给人以平静、理性的心理暗示;紫色的光给人以神秘、优雅的心理反应等.再如:明亮的光线会使人联想到阳光、天堂、白雪等美好的事物,使人产生愉悦、兴奋、激动等乐观的心理感受;而黑暗的光线则会使人想到地狱、死亡、疾病等阴霾的事物,使人引起惊恐、痛苦、压抑等悲观的心理感受.因此,利用舞台灯光的光色和物色的协调配合,能够更好的渲染舞台氛围,同时由于直观的视觉传播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应熟练掌握光色和物色的反射和吸收规律,如:光色与物色色相相同时,物色越鲜亮;光色与物色为互补色时,物色变灰暗;光色的明度、饱和度越高,物色向光色转化等等,巧妙地将灯光与服装和舞台整体颜色相互配合,有助于达到更完美的传播效果.

  简洁美是人类惯有的视觉方式.人们在通过视觉进行观看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将事物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认知.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所以当一件事物结构、状态过于复杂的时候,视知觉这种倾向就会相对被减弱,传播的视觉元素就会远离受众的心理期待,形成一种阻挡的力量,使二者成背离状态,传播的视觉信息也就很难抵达受众的心理系统.所以,在服装表演的传播过程中,尽量以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展现于受众的面前.这里所说的简洁美不是尽可能地减少传播的内容,而是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以简单易懂的传播方式表达繁杂深奥的传播内容.在服装表演舞台调度上,尤其是发布会类型的服装表演,应采取迎合受众心理的简洁美需求的方式,以一个接一个的有次序出场的表演形式为主,模特台前的造型也应一并从简,避免由于过多的繁琐队形给人造成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简单无修饰的表演形式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聚集于服装上.这种简易化表演形式也逐渐成为服装表演的舞台调度趋势.此外,简约化的舞台背景设计原则也主宰着国际高端品牌秀场.同时,模特的妆容也遵循着简约化的主张,以裸妆和简约的高盘式马尾发型为主导.

  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设计创造美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规律进行的经验性总结.它包括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内容.在服装表演中,形式美的运用也不可缺少.对称与均衡给受众视觉以和谐、稳重感,适用于舞台的整体构图上;节奏与韵律不仅指服装表演音乐节拍交替的快慢,还指舞台整体画面的点、线、面构成形式,点、线、面的有规律和无规律组合能够给人产生或快或慢、或高或低的节奏韵律感.对比与调和包括色彩的明暗、质感的软硬、形态的动静等内容.如展示的服装色系和舞台的整体色系可选择对比色也可选择相近色,用舞台色调反衬或烘托服装色调,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

  此外,模特作为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纽带,是服装表演中最为直观的视觉传播元素.模特的形体美和气质美是展示服装美的决定因素.受众对于服装的审美目的不只是停留于服装本身的美,也会关注于着装者的整体形象美.因而,模特的外在形体美,通常是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其身材比例要求严格.例如模特的颈部长度应在1/3头长以上,且全身的高度应为至少8个头长等.另外模特不仅要有轮廓清晰的健美线条,还应有匀称、平衡、协调的肌肉外形.在服装表演中,形式美的运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几种方式相互结合和渗透的,它是以一种和谐的关系作用于受众的心理,从而达到一种较完美的传播效果.

  3 文字传播的受众心理选择
  
  文字传播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把表征传播内容的词的符号转换成光信号”,从而作用于受众的大脑.文字传播作用于人的感观系统,相对于转瞬即逝的声音传播而言,印象更深刻.受众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能力,对信息进行重复的阅览、分析,加深印象.
  
  服装表演的文字传播形式包括通过请柬、门票、节目单、宣传海报等进行提示性文字的传播;借助多媒体,通过舞台LED显示屏进行简要性文字的传播;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全面系统性的传播.以LED显示屏为例,当解说员对一套服装进行解说时,她的语速以及解说方式不可能适宜在场的每位观众,再加上声音传播的保存性较弱,受众只能一次性接收和解读它,难以进行深刻理解.但如果将传播的内容通过LED显示屏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受众便可进行反复的推敲,逐字的阅读,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

  在服装表演的传播过程中,如何将文字传播达到预期效果,获得进入受众心理系统的“参与权”,需要满足受众在选择信息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威尔伯·施拉姆认为选择的或然率等于报偿的保证比上费力的程度.通过这一或然率公式就很显然地看出,受众心理系统在选择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当两种信息的价值相当时,越是不费力获得的信息,越容易被受众心理所选择.因此,服装表演在进行文字传播时,文字的叙述要简明扼要,以精炼易懂的文字,表达完整的信息内容,删繁就简,迎合受众心理.

  4 综合传播的受众心理选择
  
  综合传播,是将传播内容转换成的信号同时向受众的两种以上感觉器官进行信息传达,并作用于受众的大脑.根据“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越大,“费力的程度”越小,得到的“选择的或然率”便会越大.即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受众会选择最便捷且迅速满足其需要的方式.

  服装表演是一个综合化的传播形式,它汇集了声音传播、形象传播、文字传播3种传播方式,巧妙地将受众的听觉、视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服装表演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传播、形象传播、文字传播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例如:当解说员对服装的设计理念、设计工艺等内容进行介绍的同时,可予以相应的文字附属于背景屏幕上,对受众进行视听觉的双向传播,并加倍作用于受众的大脑,使其印象深刻.再如灯光有规律的明暗交替、颜色转换会给人以韵律感,同时加入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与灯光交相呼应,以及将模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动静态造型的展示与音乐相互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表演效果,以此唤起受众的双向感官,对服装表演的氛围进行渲染和升华的同时,带动受众的心理系统,刺激受众思维跟随传播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

  因此,在服装表演的传播过程中,应尽量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并作用于受众的大脑,使其毫不费力地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而与心理系统中的原有认知结构产生心理反应,力求达到信息有效传播的目的.此外,在服装表演传播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各个传播媒介进行简单的相加罗列,需把不同传播媒介统一为一个整体,只有将整体的传播媒介统一于服装表演自身的美学原则中,才能更好地将服装表演的和谐美呈现于受众面前.

  参考文献:

  [1] 肖彬,张舰.服装表演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6.
  [2] 周丛笑.传播受众心理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19-20.
  [3] 石园.论服装表演的社会传播与功能[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9.
  [4] 冯娟.服装表演的传播模式变化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41(1):127-130.
  [5] 吕博.服装表演的传播模式分析[J].时代教育,2010(11):33.
  [6] 米平平.服装表演与观众审美---从审美心量谈服装表演与音乐、造型之间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09(7):151.
  [7] 安娜.播音主持语言的传播策略初探[J].新闻传播,2010(12):87.
  [8] 徐元.服装表演视听效果的交融与营造[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1):99-101.
  [9]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65.
  [10]金鑫.浅析受众心理与视觉传达设计[J].艺术科技,2013(1):1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