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论文第八篇: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
摘要:影响科技创新的社会心理因素, 有从众心理、服从心理、合作心理和竞争心理等。分析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阻碍作用与推动作用, 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对社会心理研究的重要性, 从而放大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克服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使社会心理与科技创新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心理; 科学技术; 创新;
A Study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ZHU Si-qi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bstract:Many kinds of social psychology could affect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cluding psychology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of obedience, psychology of cooperation, 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 and so on.Thus, an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promotion and inhibi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may help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study.develop the positive sides and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so as to develo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于发展, 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而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 且两者的研究严重的失衡, 社会的认知以及理解水平都明显滞后于科技本身的发展水平, 所以社会心理同样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要想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就必须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因此从社会心理方面出发, 对科技创新进行研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2 科技创新和社会心理的含义
2.1 科技创新
创新是指包含方案创新、知识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内的及其它的种种创新, 科技创新与创新一样包括许许多多的各方面的内容。科技, 即科学、技术, 因此科技创新中最主要的是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 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及市场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过程。[1]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激励着科技的创新。
2.2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人类文明特有的一种精神性存在, 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与社会、文化、人格等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的心理意识。社会心理具体包括两方面:社会心理表层, 社会心理深层。社会心理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社会心理是人们的意识性表现, 更是人们的意识社会性的表现。
3 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
3.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受到外界的影响, 使得自己的直觉、判断和认识等心理因素出现符合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的一种心理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结果表明只有1/4~1/3能保持自己心理的独立性, 说明从众心理是现在社会各个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2]
从众心理在科技创新这一方面也同样存在, 且相较其他方面更加明显, 给科技创新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为社会中一般民众占大多数, 对于那些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权威的人不关注也不了解, 由于从众心理, 对相关研究人员因压力、目标、好感等的服从、顺应, 把这些看成重要的信息来源, 以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 选择简单的服从还是选择真正从内心接受, 不论哪一种选择, 都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所以找到解决盲目从众心理的方法, 是现今刻不容缓的任务。
解决从众心理这一问题, 只有首先认识从众心理产生的源泉。根据学者和专家的从众心理实验和调查中, 其中主要存在的原因是:屈从于群体规范, 有群体规范性压力和群体信息性压力。费斯廷格和凯利指出, 前者是指如果个体不从众, 会导致所在群体拒绝、嘲笑、打击、排斥等的可能性, 所以更有可能导致公开的服从, 而内心不接受;后者是指提供有关个体应该如何行动, 把事情办好的信息, 所以更有可能产生从内心接受。社会心理学家基斯勒认为, 人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 在社会情境中, 人们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 社会经验的缺乏;偏离群体的恐惧感———枪打出头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的人们都遵从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行为规范。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信息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信息的全球化使社会中的信息多种多样, 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说法, 不同的专家观点甚至相反, 加上网络信息有其时效性, 当时是正确的, 过一段时间就不一定正确, 民众从网上得到的也可能是过时的信息, 以至于人们开始迷茫, 不知道哪一条信息是正确的, 因此看到一人选择其中之一, 也就跟着选择了这一信息。因此解决从众心理, 首要问题是教会人们正确的判断信息, 只有让人们充分认识信息, 科学鉴别信息, 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从众心理, 同时官方要加强信息公布的透明度, 让人们有更多的途径认识和了解信息, 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
3.2 服从心理
服从心理是指个体根据别人的意愿、命令或社会要求、群体规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符合外界要求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服从心理是从两人或双方关系中产生的。从其对象来说, 有个体对尊敬长者、所在群体和社会规范的服从;从其心理状态来说, 有自愿和不自愿的服从之分。有时服从是强制性的, 不是自愿的;有时服从是自愿的, 不是强制性的, 正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 要想改变服从心理, 需要加强法律的管理制度, 监督制度, 真正实现民主的管理方式, 使人们做自己的主人, 进而提高人的思想的独立性。
要改变服从心理, 教育的改革也必不可少。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侧重应试, 人从小被培养为寻求和记忆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 不仅严重束缚了思维的创造力, 还养成了服从“标准答案”、“专家说法”的心理, 改革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思维创造力, 是改变服从心理,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必然之路。
3.3 合作心理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 为了共同目的, 达成某种合约, 相互帮助促使有利于双方的结果得以最终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这种合约具有合法性, 受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存在合作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就会对对方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 是合作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团队合作的效率远不是一个个个体效率的和所能比的, 从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 单靠个人能力完成的重大研究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科技进步都是一个又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艾克斯罗德教授对人类合作行为的研究认为: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关系的持续;二是相互回报。为了提高合作性, 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持久的关系;增加对对方行为的识别能力;维护信誉, 相互信任;调控关系, 奖罚分明。因此, 合作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已经成为个体或组织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人素来欠缺团队合作精神, 有“一人成龙, 多人成虫”的说法, 加强团队合作理念宣传, 培养国民的合作精神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也是时代的要求。
3.4 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是在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个活动中, 产生的好胜心理。社会中的竞争就如同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竞争, 同样适用于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则。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存的必然法则, 且竞争可以促进人的潜力激发、精力更加充沛, 从而取得平时不能达到的成绩, 一定强度的竞争促使群体效率提高, 群体凝聚力增强, 对群体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并使其行为不断完善, 并不断创新, 同时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一个群体中, 把竞争的合作型小组与内部不存在竞争的合作型小组相比, 前者成绩更为优异, 这就证明了竞争的促进作用。竞争可以使长期处在安逸生活中的人们迸发激情, 充满战斗的活力, 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催化剂。只有竞争才能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才能取得成功, 带来成功的喜悦。
4 社会心理因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4.1 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促进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心理可以简称为积极型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调控着人们的思维, 因此想要促进人们对科技创新的发展, 必须要有积极的社会心理。
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 积极的社会心理和创新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李克强强调: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3]积极的创新心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只有你想获得成功, 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实践和探索那些不为认知的事物, 经过不懈的努力, 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仍不放弃, 最终未知事物得到证实, 实现创新。
要培养积极型社会心理: (1) 要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本质, 如果你想要科技创新, 就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实质, 否则是无法完成创新的,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对我们人类方方面面的改变也会越来越多, 更多的是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 是有利的影响, 对此我们要有客观的认识, 不能因为科技创新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就产生抵触心理; (2)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遇到问题不能一味的逃避, 要面对现实问题, 否则只能使科技创新就此止步。因此, 我们只能直面苦难, 敢于参与改革创新, 并在实践中随机应变, 让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活力竞相迸发, 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第三, 善于与人沟通。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对科技创新的理念也可能会有不同。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 增加了人们对群体的认同感, 也增加了个体对自己和对方的特点和能力的进一步认识, 因此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对方, 能够扬长补短, 精益求精。所以, 人们需要相互沟通来补充自己欠缺的知识, 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第四, 要有积极的态度。不管是对人、对事都要有积极的态度, 多看到科技创新好的一面, 碰到问题能主动去思考和实践, 寻求问题的解决, 这样才能善于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机会, 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4.2 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心理状态可以简称消极型社会心理。消极型社会心理为科技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阻碍科技创新的发展, 同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因此, 去除消极型社会心理带来的危害是现如今的首要问题。造成消极型社会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的封建性和观念的陈旧性, 所以我们必须要解放人们的思想,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同时, 科技的创新必然会要求人们去改变以适应, 而改变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等成本的, 有的甚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科技创新必然会招致部分不愿意改变现状人的消极对待。
需要我们能正确对待消极型社会心理: (1) 用思想约束行为。思想是主观世界, 行为是客观世界, 主观和客观达成一致, 才能不被消极心理所影响; (2) 化解与防范同步。化解社会心理的消极影响是最终目的, 防范是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可以很好的调控, 运用手段早日达到目的; (3) 规定与监督。“三人成虎”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这就体现了人口相传的结果是多么的严重, 因此硬性规定是非常必要的。避免传播消极的影响, 在实行硬性规定的同时, 实施强化监督, 双层保障消极的社会心理传播。
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丰富了科技创新在社会心理这一方面的研究, 倡导人们对社会心理这一方面多做研究, 使科技创新和社会心理相平衡。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从不同方面研究科技创新的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的健康社会心理的培养。根据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状况, 现代化的不断建设中, 需要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的法规体系等, 在此基础上, 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方案措施, 培养良好的社会心理。[4]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使人们正确了解社会心理, 并自主的把消极的社会心理摒弃, 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使科技创新与积极的社会心理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培, 贺淑曼, 等.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28.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25.
[3] 李克强.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R].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14-01-10.
[4]覃永毅.科技创新人才基地的概念、载体及职能[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8) :137.
点击查看>>从众心理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