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组织印记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痕迹,是影响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以Stinchcombe对组织印记的研究思路,构建文章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对组织印记的概念进行综述,剖析了组织印记的产生、作用以及已有研究对组织印记的应用领域与研究载体,提出了组织印记研究对组织行为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机会。本文的学术贡献:第一,系统地对组织印记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对已有研究梳理明确组织印记对组织研究的重要性;第二,为未来国内学者研究我国企业组织印记对组织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 : 组织印记;文献综述;研究展望;组织行为;
一、引言
组织行为是组织中的个体、群体或者组织自身基于组织所处环境出发,在组织受到内部或者外部的刺激时作出的反应。Penrose(1959)认为企业是在知识沉淀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成长的[1]。因此,组织印记对当前组织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是一个应该被重视的话题,它是一种重要的普遍现象(Marquis与Tilcsik,2013)[2]。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组织行为受到组织印记的影响更加明显,组织印记对中国企业组织的行为具有显着性的解释力。但是,我国目前对组织印记的研究仍缺乏足够的重视。
将组织印记引入组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非常常见。Stinchcombe(1965)首次将生物学领域的“印记”概念应用于组织行为研究,他认为组织创立初期的环境特征对组织后续的行为会产生持续的影响[3]。组织印记理论被引入西方管理领域后,西方学者探究其在组织行为、企业战略选择、运营实践等的影响(Boeker,1988;Kimberly,1995;Mcdougall,2000;Kriauciunas和Kale,2006)[4,5,6,7]。我国学者目前对组织印记应用于管理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王砚羽与谢伟(2016)通过对西方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我们将组织印记理论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方向[8]。其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创始人印记对组织影响(朱蓉与曹丽卿,2017;曾颢与赵曙明,2017;崔宝玉与孙迪,2020)[9,10,11]、企业成立时的环境印记对组织的影响(梁强与邹立凯等,2017;韩亦与郑恩营,2018;高友江,2018;车培荣与齐志伟,2020)[12,13,14,15],朱蓉与曹丽卿(2018)则通过对京东的研究探究了组织印记的来源与不同阶段的组织印记对组织的影响[16]。基于中国的管理情景的研究,未来仍存有较大空间:一方面将西方已有的研究的结论是否都适用于我国的管理情景中,这是未来值得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是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与多民族的社会情境,为组织印记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载体。
基于此,本文按照Stinchcombe(1965)的研究思路,在王砚羽与谢伟(2016)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组织印记理论的概念、产生条件、研究领域与载体,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学术贡献:第一,系统地对组织印记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对已有研究梳理明确组织印记对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第二,为未来国内学者研究我国企业组织印记对组织行为提供借鉴。
二、组织印记的内涵
1873年生物学家Spalding(1954)发现鸟类有追随第一个看到的移动物体的行为,这被德国的生物学家Lorenz(1937)定义为印记。Lorenz(1937)认为印记是动物早期阶段产生的具有不随环境改变而转移的持续性影响。从早期生物学对印记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早期的印记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印记是在敏感时期产生的;二是印记的影响具有稳定性。
Stinchcombe(1965)通过探究同时期企业存在相似性的研究,发现组织成立时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结构产生影响,成立时期的组织特点将长期对组织产生稳定的影响。这两种影响被Stinchcombe称为印记力量(improving power)与固化力量(traditionalizing force)。延续Stinchcombe印记力量与固化力量的思路,从不同的领域对组织印记进行研究。我国学者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印记的初始内涵[8,9,10,11,12,13,14,15,16],即企业成立时的环境以及组织可获得的禀赋所产生的印记对组织的社会结构的影响,并且产生印记力量与固化力量。
Marquis与Tilcsik(2013)对组织印记的概念进行界定:“组织印记是企业在敏感时期受到特定环境影响的过程,从而形成的与环境相匹配的印记,这些印记不随时间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对企业的影响”[17]。从广义上来说,组织印记是企业创立初始阶段与发展过程中特殊阶段的环境所形成的印记对企业的产生的持续的影响。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与维持生存,会更容易被环境条件影响。这些环境条件形成了企业的印记,对企业最初的战略、结构和组织特征等的塑造造成影响,所形成的影响将会对企业未来的组织结构、发展轨迹与生产产生持续影响。
三、组织印记的产生条件
组织印记主要来源有两个:分别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企业的创始人是企业最初的塑造者,创始人在历史环境特征的选择上扮演重要角色,被选择的特征将成为组织的一部分,同时特征与创始人具有一定的同构倾向(朱蓉与曹丽卿,2017)[9]。创始人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与能力,从外界获取资源助力企业发展。不同创始人受到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差异,获得的资源不同,创始人经验、偏好与能力都对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造成影响,这恰好为成立于相同环境因素下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创始人的经验与经历主要来源于其创业前的相关工作经历,即创始人的行业经验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有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曾颢与赵曙明(2017)通过对工匠精神的企业行为研究发现个人学习、职业认可程度与社会影响机制会形成个人的印记,并与环境进行互动、适配,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10];朱蓉与曹丽卿(2017)则验证了创始人的行业经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着影响[9]。随后,崔宝玉与孙迪(2020)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构建联合社演化机制分析框架,发现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社长特征塑造了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的生态效应,形成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的效应印记[11],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创始人印记对组织会产生持续的影响。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创始人的影响力越大,其特征形成的组织印记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程度越强。
(二)环境因素
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组织所处环境对个人与组织的行为具有显着且长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变化更加活跃,市场需求的变化愈加迅速,使得组织所处的环境对组织发展的作用越发明显。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个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与环境相适应,在适应环境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印记又反作用于组织中。
早期学者认为环境是组织印记形成的根本原因,Stinchcombe(1965)指出组织结构特征是创业初期的外部环境的反馈[3]。随后,学者们分别验证了环境因素的各种成分,主要是社会制、国家文化、经济条件、产业行业、生态环境以及创立初期的市场情况等(梁强与邹立凯等,2017;韩亦与郑恩营,2018;高友江,2018;车培荣与齐志伟,2020)[12,13,14,15]。朱蓉与曹丽卿(2018)则通过对京东集团的案例对组织印记在不同的敏感期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印记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组织成立时的环境是组织印记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组织与成立时的环境之间的匹配度越高,组织存活下来的概率则越高,从而提高了组织的可靠性与可依赖性,从而提高组织效益并增强组织的资源禀赋。
同时,环境因素会通过影响创始人的行为,间接对组织行为造成影响。一方面,组织内部的经济环境对个人因素具有一定影响。如车培荣与齐志伟(2020)通过1995年~2010年间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外部资源匮乏印记对创新战略选择的研究,发现成立于资源匮乏时期的企业形成保守的投资行为,同时CEO也倾向于采用保守的利用式创新[15]。另一方面,曾颢与赵曙明(2017)将环境变化作为切入点对当代工匠精神内涵的界定过程中发现,组织的制度环境对个人的印记形成产生影响,组织的制度环境也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10]。
四、国内组织印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载体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上通过输入“组织印记”并限定检索为中文,一共获得33条学术期刊检索结果与27条学位论文检索结果。剔除其中与管理学无关的文献,一共获得13条检索结果,其中发表在学术期刊的文献9篇、学位论文4篇。使用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对组织印记的研究最早是2016年,且每年的发表数量均不超过5篇。详见下图总体趋势分析。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中国情景组织印记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笔者将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9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研究领域与研究载体的梳理与分析。
图 总体趋势分析
(二)研究领域与研究载体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对组织印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型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等两个载体。研究领域主要分别在组织行为、组织变化与学习、创新创业等方面,具体为:
1.组织行为。
韩亦与郑恩营(2018)以全国12个城市抽样的公司数据,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办时期的组织印记对企业组织福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成立初期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实践活动产生持续性影响,但是,当制度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组织印记的影响会逐渐弱化[13]。车培荣与齐志伟(2020)通过1995年~2010年间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外部资源匮乏印记对创新战略选择的研究,发现成立于经济衰退期的企业会形成保守型印记,企业未来在战略选择上亦倾向于选择利用式创新,同时,资源投入的差异与CEO的技术背景对受印记影响形成的利用式创新的选择效应减弱[15]。崔宝玉与孙迪(2020)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构建联合社演化机制分析框架,发现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特征塑造了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的生态效应,形成联合社联合社建群者的效应印记,所形成的印记对联合社的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11]。以上,学者分别从社会制度、外部资源环境、个体特征等角度验证了其对组织所形成的印记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拓宽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2.组织变化与学习。
曾颢与赵曙明(2017)以环境变化为切入点,基于组织印记理论探讨职业认知和创新能力对塑造工匠精神的影响机制,发现个人印记产生过程中,当员工处于职业生涯早起与岗位转变时期时,企业应重视内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共同影响,通过个人学习、职业认同与社会影响机制,促使职工产生工匠精神的印记[10]。高友江(2018)在探究中国企业创办者的社会企业知识获取路径,发现创始人可以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形成企业知识,也可以通过学习国外知识发展中国的企业知识[14]。组织是动态变化的,要不断学习保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配适,才能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3.创新与创业。
朱蓉与曹丽卿(2017)从组织印记的理论出发解析P2P创业者行业经验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现P2P创业者行业经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9]。梁强与邹立凯等(2017)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生态中新创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质性研究,发现市场潜力、自身资源禀赋与创始人特征在不同的阶段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朱蓉与曹丽卿(2018)以京东集团为案例研究组织印记对产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现组织印记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变化所产生的组织印记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在创新与创业阶段,由于企业处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对环境与个人因素等更具“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所产生的印记会对企业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五、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国内对组织印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其一,从组织印记的来源上看,关于组织印记的来源研究中对个体因素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环境因素的研究,且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快,环境因素的研究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二,从组织印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载体上看,组织变化与学习、创新与创业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2017年与2018年,而随着心理学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测量技术愈发成熟,组织印记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学者们新的关注点。
(二)未来展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形成了我国在国家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与理论,形成了中国式管理的哲学逻辑,对经济与社会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情景下的组织印记对我们研究不同情景下企业的选择,解释中西方企业行为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对中国情境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以及不同民族与语系的差异对创始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影响;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以及行为间存在何种差异;三是中国式管理逻辑下,哪些领域受到组织印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Penrose 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Marquis C,Tilcsik A. Imprinting: Toward A Multilevel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3,7(1):195-245.
[3]Stinchcombe AL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 ations[M]/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 NewYork:Rand Mcally,1965.
[4]Boeker W.Organizational Origins: Entrepreneur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rinting of the Time of Founding[J]. Social 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88.
[5]Kimberly JR ,Bouchikhi H.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How the Past Shapes the Present and Constrains the Future[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6(1):9-18.
[6]Mcdougall CEBA.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itial founding conditions and decisions up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bank start-up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3):253-277.
[7]Kriauciunas A,Kale P.The Impact of Socialist Imprinting and Search for Knowledge on Resource Change:An Empirical Study of Firms in Lithuani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27(7):659-679.
[8]王砚羽,谢伟历史的延续:组织印记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38(12):91-102.
[9]朱蓉,曹丽卿组织印记视角的P2P创业者行业经验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17(04):42-46.
[10]曾颢,赵曙明.工匠精神的企业行为与省际实践[J]改革, 2017(04):125-136.
[11]崔宝玉,孙迪组织印记、生态位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86-95.
[12]梁强,邹立凯,宋丽红,等组织印记、生态位与新创企业成长一-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质性研究[J] 管理世界, 2017(06): 141-154.
[13]韩亦,郑恩营组织印记与中国国有企业的福利实践[J].社会学研究, 2018.33(03):51-73.
[14]高友江组织印记视角下的社会企业知识根源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8,31(04):81-93.
[15]车培荣,齐志伟,王砚羽.环境的烙印:企业成立时的环境对创新战略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 2020,38(09):1677-1685.
[16]朱蓉,曹丽卿.创业企业组织印记的来源、蛹变与绩效一以京东 集团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11(05):502-518.
[17]Marquis C,Tilcsik A. Imprinting: Toward a multilevel theor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013.7(1):19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