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

网贷时代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来源:才智 作者:李亚飞;徐振立
发布于:2020-04-27 共2464字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8篇最新范文)之第六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 网络贷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贷款形式。在网贷时代背景下, 许多大学生也加入了网络贷款的行列, 并通过网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网贷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 已经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本文简单介绍大学生网贷消费现象, 并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网贷消费心理。

  关键词:网贷,大学生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

  网络贷款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兴起, 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所选择的贷款形式,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网贷在高校间的风行, 源自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例如网贷自身的新鲜感,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经济商品的诱惑等。其中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关乎大学生选择网贷的重要原因。

  一、大学生网贷消费现象

  在网贷悄然兴起的时代, 大学生已经成为网贷消费的主要群体。所谓网贷, 实际上就是将传统贷款模式和现代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网贷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完成身份认证、电子合约签订、贷款发放和贷款回收等过程, 因此和传统贷款模式比起来, 网贷具有速度快、新鲜感强、成功率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网贷受到大部分大学生的青睐, 并在各高校间逐渐流行。实际上, 大学生选择的网贷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模式, 一种是基于消费的网购网贷模式, 一种则是单纯的现金网贷模式。网购网贷一般是各电商平台自己独立打造或者和相关网贷平台合作打造的贷款模式, 用户只能将贷款用于网购消费, 而不能直接将贷款提取为现金。现在非常火爆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均有这种网贷模式, 如淘宝花呗, 京东白条。现金网贷则一般是基于p2p平台进行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用户只需要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 就能获得相应的贷款金额并进行贷款, 而且贷款可以提取为现金。

  目前大学生对网贷消费的接受度很高, 据统计, 在可选择的情况下, 61%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分期付款的模式进行消费, 而且92%的大学生表示会在毕业之后使用网贷消费。大学生网贷金额往往较大, 据调查显示, 贷款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38.6%。而且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主要对象是数码电子产品, 例如每年最新推出的高端智能机, 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等等。

  二、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分析

  (一) 享乐心理。

  我国经济在近年来得到飞速提升, 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 我国许多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 养成了及时行乐的悲观心理。这种心理上的问题, 遇上当下流行的网贷消费模式, 自然而然地使得许多大学生抛开现实经济问题, 一头扎进了网贷之中, 希望能通过网贷获得物质消费所带来的的快乐。然而这种享乐心理所引导的网贷消费行为, 往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反而会在短暂的快乐之后, 将大学生逼到无力偿还贷款的绝境。

  (二) 攀比心理。

  许多大学生选择网贷进行消费的原因都是为了和同学攀比。由于高校的宿舍一般住有多名学生, 日常相处的大学生难免会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攀比, 最常见的就是互相攀比电子产品。例如现在很多大学生买手机都会选择购买苹果手机, 就是因为其他同学都在使用苹果手机。但是大学生并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因此他们就会无时实际经济情况, 选择网贷消费来完成攀比。这种“不落人后”的心理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 一旦大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了一股攀比之风, 那么他们进行网贷的次数和金额都会大幅上升, 并且攀比也会从某一个方面继续延伸到其它方面。例如一个宿舍的大学生都购买了最新的苹果手机之后, 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其它物质作为攀比途径, 例如笔记本电脑、衣服等, 并形成网贷消费的恶性循环。

  (三) 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对大学生通过网贷进行消费的行为影响也非常大。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享乐心理有点类似, 却又不完全相同。虚荣心理并不是一定要和别人进行攀比, 也不是为了通过物质进行享乐, 很大程度上虚荣心理是让大学生通过网贷消费获得他人的认同, 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例如大学生在过生日时, 往往都会和同学共同庆祝。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不惜通过网贷获得大量金钱, 并用这笔钱请同学到高档餐厅消费。虚荣心实际上是对他人认同的渴求, 只不过部分大学生错误地把这种认同感错误地理解成了物质。在他们眼里, 越好的物质越能换来他人的认同。这种通过网贷消费来满足自身虚荣心的行为, 是一种非常畸形而幼稚的行为。

  (四) 从众心理。

  部分大学生进行网贷并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 也不是为了和他人进行攀比, 更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只是单纯地受到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背景下, 大学生对许多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尤其和那些与互联网、高科技等相关的事物。很多大学生在了解网贷之后, 会对这种通过互联网展开的贷款模式感兴趣, 并可能会通过实际体验去进行了解。而且在看到周围许多同学都选择了网贷消费之后, 也会有部分学生出于从众心理而进行网贷。

  (五) 提前消费心理。

  “今天用明天的钱”是许多网贷平台打出的口号, 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 这句话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部分大学生轻易听信了这种口号, 并抱着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就能有钱还贷款的心理, 心安理得地通过网贷进行消费, 用着“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无论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高端电子产品, 还是价格不菲的名牌衣服, 部分大学生都会眉头不皱地轻松买下。久而久之, 这些大学生的网贷金额越来越大, 逐渐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但他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依旧幻想着经济问题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都能解决。结果, 贷款金额的快速增加和贷款方的强力催债, 逼得许多大学生陷入了无力偿还贷款的绝境, 甚至酿成人间悲剧。

  网贷时代的来临, 让许多大学生趋之若鹜地投入了网贷消费的行列之中。然而, 网贷消费背后隐藏的危机, 却被物质享受所遮掩。因为如此, 许多大学生毫无节制地进行网贷, 并最终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将自己逼入绝境。大学生应当充分了解网贷的优缺点, 理性对待网络消费, 避免成为网贷消费的受害者。

  参考文献
  [1]苏婵娟.校园网贷背景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剖析及教育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 2017, (07) :218-220.

点击查看>>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8篇最新范文)其他文章
原文出处:李亚飞,徐振立,王刚.网贷时代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J].才智,2018(09):1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