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思想上,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当今的中国法律和法治发展影响深远.
( 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法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也是众多纷纭,莫衷一是.但仔细研究发现各自观点,发现他们之间是有相同因素、共同特征的.没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在某些层面,儒家思想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可见,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是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三纲五常,就是一种法律.法律赋予家长管理的权利,将束缚人的思想行为从家庭开始.不过,这与我们目前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相背离: 法律应该让人民尽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必对臣民如家长般照顾.
( 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 德行并施,以德为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一直以道德的教育为主,而刑法处于辅助的地位,社会关系的调整德育才是根本,刑法只是工具.道德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孩子的教育更是以教育做人为开始.即所谓"德主刑辅": 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肋焉.修身、治国、平天下,首先人必须要有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服众,才能出仕为官.有学者甚至认为,无法分清哪是法律,哪是道德.可见,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之深.古代有"为政以德"的思想,要求统治者重视德育,反对苛政.刑法只能处罚已经发生危害的事实,而德育却能够阻止危险行为的发生,即"止邪于末形".儒家思想坚决主张先教而诛,强烈反对不教而诛的刑法.在这方面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但从历史长河发展的演进而看,这种思想限制了法律的发展,使得法律一直就是政治和德育的附随而已.
2. 皇权一统,天下无双
皇权是最神圣的、最权威的."朕即法律",古代帝王位于是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掌管一切生杀大全,具有至高无上的独尊帝位.在封建社会能够存留下来的思想,无不以维护皇权正统为要旨,即使不愿意涉及政治的,也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极力的维护皇权,通过三纲五常,来束缚人的思想,确保大家对皇权无二心.在法律上更是对处罚皇权的行为处以最重的刑罚."十恶"罪名,是违反封建皇权统治与纲常伦理的大罪,一旦触犯,便处以极刑,且不适用封建的"议、减、赎、当、免"等减免刑罚的制度.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是帝王的"治民之术"而已.从犯罪人的主观出发,考虑行为的主观恶性.法律的出现主要是用于制裁那些不服从教化的人。
3. 以礼统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中,以"礼"治国,更深早于孔子的思想,后来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对"礼"的维护.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维护周朝统治,周末以后礼乐崩溃,孔子周游列国希望"礼"能重建.儒家思想对礼进行概述和升华.例如,子产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又如荀子说: "礼者,法之大公,类之纲纪也".
传统礼法主张"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等级秩序,维护封建纲常伦理和封建宗族制度.在"礼"的作用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保护规范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不重视个人的利益,当个人利益触犯集体时,就必须受到惩罚.当然,"礼"并不排斥法律,儒学重要思想代表人之一的荀子更是提出了"隆礼"与"重法"的主张,到了汉代,董仲舒、贾谊提出了"礼法并用"的主张.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来看,礼与法虽然并用,但礼是主导地位的,违反礼的罪行要比一般违法犯罪受到的处罚要重."法"必须要以"礼"为纲.后者在定罪量刑上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在儒家法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
( 一) 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发展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是经过千年的积累和完善,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的.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对当今法治的进步贡献是受限的.一方面,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当今很多人的价值评价,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有改观.但是思想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被西方法律思想强行打破和侵入的,距离今天方才百年历史,如果要求中国走上向西方高度民主文明的法治国家,要求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无异于痴人说梦了.目前由于中国的法治进程才刚刚起步,其中有现代法治思想,有用千年积淀的文化思想,造成了如今导致区域法治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的形态.使的我们难以对付和招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当代中国的法精神就很难得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认同.因此,传统文化应该放弃,而主动接受基于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方法律.
( 二)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击
从汉武大帝北上驱逐匈奴建立大一统帝国开始,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最富饶的帝国.法律上更是具有先进性.
到了近代,西方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开始了.其以巨大的冲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原来的发展方向,使之在多少有些屈辱的方式中被迫转型,向一个未可知的现代社会过渡,而今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追求市场经济的社会势必要去改变传统法律文化中限制人身束缚的内容,以便利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力有赖于建立起保护法律权力的环境,而这种法治环境在发达国家往往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同时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在追求利益上是排除道德的,利益越大,越敢背离道德.因此,市场经济下改造传统并不能全是有益于的改变,有的反而企图毁掉传统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这时候每个立法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何时取舍,懂得如何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思想,不能在区域法治发展的外表下,行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法治发展的思想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消极不利思想
"礼"和"德"作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基于其产生的根本经济基础,我们就不能否定,它在当今对于法治发展消极的一面.
第一,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重礼轻法,以道德为中心的泛道德主义思想.泛道德主义是指伦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法律只起到了有限的次要作用.用礼让来调节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夸大道德教化功能,轻视法律的作用.
第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泛刑主义思想.泛刑主义指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刑法的性质,几乎所有法律关系领域都可以用刑罚手段来调整,甚至在现代人看来完全应由道德来调整的行为,也往往被刑罚所覆盖.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法即刑,刑即罚,法律即暴力,它是且仅仅是镇压的工具,这样泛刑主义传统在现实社会中也时有体现,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认为违反法律,就一定追纠刑事责任.
第三,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坚持"人治主义"思想.人治主义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力主"人治"高于"法治",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它确信只有让国家的治理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握有不受或不完全受法律限制的权力,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秩序.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积极有利因素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法律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至今对于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深刻的.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思想,重视"德治"的思想.人应与自然和谐,应与人之间和谐.法律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最求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境界."社会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根本原因是利益协调的问题",中国传统法文化将和谐定位为法律的价值,在立法上的表现就是以严格维护礼确定的和谐局面为出发点,在法律的实施中也以维护礼所确定的"和谐"为目的,"和谐"成为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礼来分配利益,评判法律的好坏,不是看正义、自由和效益,而主要是看法律在法治国家中,把国家和谐是否安定有序作为评判的标准.对于"德治"的思想.古人认为应"以德服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正""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儒家看来,法治近于霸道,与道德相比是较低一等的统治方式,因为法律主要是通过人对惩治的恐惧而起作用的,是对外在力量的屈服,是强迫与被迫的结果.而德治则是人的内心感化,通过道德力量改造和净化,从而消灭邪恶,这才是理想的治国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古的传统美德,对于当前区域法治来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是应有之义,而市场经济需要诚实守信.而这就是传统美德的内容.德治思想,其核心是指规范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法则.是依靠"良心"办事,修身齐家必须有良心,良心好坏是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四、走东西兼采、德法并施的中国法治发展之路
东西方文化法律有着明显的传统的差异,从历史角度来看,西方的区域法治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提出的"城邦文明"思想这对后世西方法律文明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法律强调法律的客观,反对主观归罪,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法律的有效性,制定客观标准.它又有消极一面是单一性,只用法律来调节社会的矛盾.无情理性,造成了很多合情不合法,合法不合情理的问题.复杂性,由于所有矛盾都有通过诉助于法律,使得司法成本很高.中国传统法文化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很主动、很自觉地",坚信人具有自我觉悟,自我行善的可能,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与感化矫正,因而人的行为调节应当主要通过道德的形式而非法律的形式与此不同,西方法文化主张法治在治理国家的依据与标准上,它以法律为唯一的根据,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客观意志,强调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西方文明主张性本恶的理念,西方文化把个体作为社会的本位.而每个个体又是有欲望的独立的,追求利益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矛盾的,在追求个体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之间必须发生利益的冲突,彼此利害冲突的个体不具备教化,感化自我调节的可能性,必须受一种客观意志的规范约束.另外,"自然科学最求的是规律,历史研究追求的是形态"于是,必然排斥德治而选择法治.西方选择法治之路,在某种程度是对人性丧失信心的必然结果.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法律的世界不再单一,有了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的可能.而将道德充分与法治结合起来,才是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真正之路.和谐社会,需要德法并施的历史要求,法治是主导,德治是补充,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育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更是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