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在从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导的社会,从年轻、中年型的社会转变为老龄化的社会,从人口生活状态相对稳定转变为以流动人口为主的社会,从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并藏富于民的社会,从经济增长为主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的社会。在此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设计也要赋予其多种弹性功能,让账户资金适应人们生命周期内的多种需要。
一、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个人账户作为个人缴费、基金积累、权益保障等信息的重要载体,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运营及服务体系。
1. 国际上个人账户广泛建立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全球已有超过 1/3 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个人账户。社会保障及金融服务领域也都在完善可携带的、“一卡通”式的综合性个人账户服务。有的属于第一支柱,如新加坡公积金特别账户,智利养老金个人账户,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个人账户等。有的属于第二支柱,如美国 401( k) 个人养老金账户。①英国等国家的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方向也是灵活、便携、弹性的个人账户制。这些都能够为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2. 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已经由虚做实
长期以来,本属于在职参保者个人的账户资金被用于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当期支付,于是就形成了规模庞大的 2 ~ 5 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空账。
为保证城市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财政每年要补贴 1 千多亿,如此巨额亏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找出更好的办法加以解决。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对个人基本账户实施监管的前提也是做实。如果我们不做实,30 年后我们将会有 6.2 万亿元的亏空,政府举债的压力就更大; 如果做实了,我们届时就会有 11 万亿的积累。
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如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早已不是是否需要做实的问题了。这说明,在将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做实个人账户当属中国乃至国际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基本目标。2001 年,国务院决定由辽宁省率先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十一五”期间,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份达到 13 个,截至 2012 年底积累做实个人账户基金 3 396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693亿元。①
3. 现有个人账户的功能有待提升
在预防性社会保障体系( 诸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 中,政府的责任就是要确保个人、雇主必须依法建立积累式的个人账户,与此同时,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中国已经先后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市居民养老储蓄个人账户,以及商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②不过,这些账户基本属于个人储蓄账户,而不是资产账户,更不是发展账户,距离养老金支付功能和个人养老理财规划功能还很远。尽管个人账户名义上归个人所有,但仅仅是专项政策限制下的个人养老缴费的储蓄账户,并非属于个人发展的金融资产账户。③而且事实上,目前的个人账户已经蜕化为名义账户,成为一种记账的工具。
4. 投资型个人账户的建立
建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推广性的个人账户,可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能力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可选择、有效率、精细化的个人账户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人能享有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大账户制度模式和新型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维护参保者个人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通过改革,个人账户不仅具有储蓄功能,还可以成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在加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居民通过建立具有高度弹性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由个人缴费,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的补贴,对积累资金的贴息,对计生户、村干部等重点参保对象的财政补贴构成。在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过程中,政府补贴应该全额转移。④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主张建立和运用投资型个人账户。他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估算后认为,相对于现收现付制而言,通过个人账户进行积累和投资,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税收和过高的边际税率所带来的效率损逸。如果政府能够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那么制度运行的成本将会大大减少,最多可以达到 3/4。目前,中国应该尽快着手建立积累投资型的个人资产账户,并由此来树立工人们对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信心,在长期内保持较低的缴费率。费尔德斯坦建议,养老金缴费率可以降为 8%,并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中国政府希望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为 35%,那么积累投资型个人账户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这一目标。费尔德斯坦还认为,中国设立积累投资型个人账户是合理的、必要的。一是积累投资型个人账户所承诺的未来福利基本上是可靠的,并且可以使养老金缴费和未来收益之间的联系更加透明,因此也有助于提高个人缴费积极性; 二是积累投资型账户制度有利于降低养老金缴费比例,能够成功地应对老龄化并加速经济的现代化; 三是投资型账户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发展。⑤
二、个人资产账户的建立
除账户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增长功能之外,资产社会政策的激励作用主要来自于配款补贴。准确地说,资产社会政策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激励功能,应当是价值增长率和配款补贴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匹配率、匹配上限及时间限制
依照国外经验,个人账户资金应由雇主、个人分担支付,同时政府给予相应的财务指标的支持,配款比例从 1∶ 1 到 1∶ 10 不等。主要目的是通过配额激励计划参与者进行个人资产积累,同时对个人进行投资、融资、商业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在个人资产账户的设计中有几个重要参数: 匹配率、时间限制、匹配上限,以及月储蓄额等。
配款率。个人资产账户的配款比率与个人参与储蓄的积极性有着很高的正相关性———配款比率越高,个人的储蓄积极性也就越高。高配款率可能鼓励人们成为储户并继续参加更多的储蓄项目。在“美国梦”项目①中,配款率是项目参与者每投入 1美元可得到的配额比率。不同的参与者视情况会得到不同的配款率,其平均值大致为 2∶ 1,最低为 1∶1。有 6% 的参与者的配款率在 1 ∶ 4 到 1 ∶ 7 之间。
②资金匹配上限。匹配上限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对配款数额的阈值限制。超过这一限制范围的存款将不再予以匹配。“美国梦”项目资金匹配限额的最低值为 240 美元,最高值为 7 500 美元,综合平均值为 1 500 美元; 而且不同的项目还区分年度配款限制及项目终生配款限制( 参见表 1) 。【表1】
2. 个人资产账户资金构成的多元化
为了提高制度自身的运行效率,实现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实现可持续运行,养老金制度应理性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尤其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在现收现付制基础之上的养老金制度支付压力日渐增大,如何选择养老金制度的给付结构、融资机制,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养老金管理体制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前瞻性的视角来设计规划养老金制度,使之能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定的弹性以及相对的动态可调整性。
④( 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供款渠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养老金计划中承担着主要出资人、管理者的角色。比如德国政府对农民养老金项目的补贴达到项目总支出的 70%。就个人资产账户来讲,同样需要在政府的大力主导下,政府当局、社会各界,以及慈善组织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比如,“美国梦示范工程”是由福特等 12 家私人基金会资助,台北“家庭发展账户”脱贫自立专案的成功是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湾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白陈惜慈善基金会”、宝来证券集团等官、学、产各方救助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通力协作来完成。“圆梦计划”也得到沧浪区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的慈善支持。这些都为当前及今后的城乡贫困救助提供了一个相对新颖的工作思路。个人资产账户基金除政府财政固定支持外,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亦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保证账户资金的充裕。1999 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五条规定: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低保提供捐赠、资助,并将所提供的这些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用账户。
⑤比如,台北“家庭发展账户”在人力、物力空间与设备上,均依靠诸多企业的志愿性支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思想和公民市民理念的发展,使台湾政府在城市反贫困过程中充分运用民间力量和社会团体,使社会福利供给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激发市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化管理的责任。但是,我国每年能够募集到的慈善资源还不到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一,联系我国慈善事业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慈善捐赠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个人资产账户的功能只有在账户资金十分充裕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除了政府财政、单位( 集体) 补助、个人缴费、社会经济组织捐赠之外,还可以考虑将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年金并入个人资产账户。只有这样,资金的规模效应才能得以体现。( 参见图 1)不过,为了保证资金不被账户所有者随意支取,利用银行管理是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把个人缴费部分作为一块,把除此之外的其他途径资金另外储存,不准个人动用,只有在个人条件具备( 比如到了一定年龄界限,或者有了切实可行的发展项目等)时方有支配权力。【图1】
而且,对于为贫困群体设立的个人资产账户,在用于指定的发展目标时,华盛顿大学教授迈克尔·谢若登主张不同的发展项目配款比例也应有所区别。当国家的宏观政策意图旨在希望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素质实现充分就业时,就会相应增加用于教育、培训的个人资产账户的配款比率。在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明确规定,“美国梦”项目参与者如果将个人账户中储藏的资金用于子女上学的,则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 1∶ 1 的资金匹配; 如若用于小规模的投资经营,则政府会给予 1∶ 3 的匹配; 如果用于购房,匹配额可以高达 1∶ 7,等等。① 这说明,个人资产账户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在中国,对个人资产账户资金的用途,也应有明确导向,例如发展生产、疾病治疗、子女教育等事关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应急事项。
( 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要逐步做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养老保障模式有所区别,导致个人账户规模大小相差迥异。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在有些国家工薪税全部记录在个人账户里,而有些国家则仅记录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瑞典的缴费率是 18. 5%,由雇主和雇员双方平均支付,其中记入到个人账户里的可以高达16% ; 波兰的是 32. 52% ,但记入到名义账户里的则只占 12.22%; 意大利的工薪税是 32. 8%,其中雇主负担 23.91%,雇员个人负担 8.89%,可以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之中。
②当前,医疗个人账户及住房公积金都提供 1∶ 1 的补贴。在我国,由于有着高额的补贴,虽然目前住房公积金的增值率低于银行储蓄利率,但职工也能够普遍接受。养老个人账户目前的补贴仅为工资额的 3% ~5%,导致个人账户几乎不存在任何激励效果。在实行个人资产账户制度模式以后,要逐步采取公开、透明的“低缴费、大账户”的制度设计。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财政是否有能力对个人账户进行及时足额地资金匹配,以及政府、社会、市场各方机构能否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运行。③
( 3) 我国新农保及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呈资产积累色彩农村社会基本养老既属于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要承担主要供款责任; 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社会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自然成为跨地区的公共产品,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参与协调。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2009 年,国务院发布的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指出,政府要为每个参保农民建立终身制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凡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来自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的资助,要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账户利息随同当期银行利率。新农保制度中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和地方财政补贴组成,但是两部分的归属性质是不同的。《指导意见》规定,参保人死亡,除政府补贴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可依法继承。也即是说,该个人账户中的财政补贴部分仍属政府所有。①虽然距离发展性的功能尚有差距,但事实表明,新农保已经开始实行积累性的个人账户制。
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 55 元,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资金由地方财政支出,主要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由政府拨款和社会筹资解决。考虑到农民数量庞大,收入偏低,缴费能力不足,国家财力有限,政府承担全部财政责任尚不现实。
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延长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限的种粮直补资金对农民的激励作用必然会逐步递减,以参保补贴的方式,通过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增加对农民的转移支付,既形成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在机制,又形成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
②一般来说,只有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占总人口 15% ~ 20% 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才能够承担得起对农村的大幅度转移支付性的补贴,得以填平城乡保障水平的鸿沟。截止 2013 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刚刚超过一半( 实际人口城镇化率不足三成) ,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还很大。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尽最大努力缩小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差距,力争平稳渡过利益纠葛突出时期。当前,虽然政府在千方百计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为新农保设立了积累型的个人账户,但不可能短期内注入大量资金并赋予太多的功能。不过,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财政支农惠农力度的加大,在不远的将来,新农保个人账户的功能会逐渐强大。
( 4) 被征地农民个人资产账户的建立由于土地属于稀缺资源,随着土地数量的日渐减少,资本色彩愈加明显,土地也就逐步演变成为为其所有者带来增值和收益的有形资产。③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通常会转化为城市居民,按照常理,他们的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会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他们对原来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增值权的丧失,如果补偿机制处置不当,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他们的生活状况随时会恶化。这需要在征地之前或者征地过程中做好相关制度的配套与衔接。充分尊重征地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为他们建立资产账户或者使之拥有一份固定的资产即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资产账户的建立,政府必须借助制度安排,以权威性将农民硬性纳入进来,适度强制农民开展自身积累,并使其由个人有限理性向社会理性转化。由于农民身份及生活地域的相对单一性,个人资产账户建立的程序较为简单。比较而言,被征地农民的身份及处境则较为特殊。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村个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税等收入的一部分划入农村养老保障基金个人账户,并做到专户专存。对于公益性建设用地项目,由财政部门依规定核算的社会保障费用足额预先存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专户; 经营性建设用地项目,由征( 用) 地申请单位依规定核算的社会保障费用足额预先存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专户。
完全个人账户模式意味着政府资助与个人供款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如果实行完全个人账户模式,由于每个人只有一个账户,账目清晰,缴费方便,这不但有利于农民账户资产的积累,还将有利于农民的流动。此外,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另外辟出少量土地交给农民经营; 如果征地是为了房地产开发,还可以支助农民购房回迁,鼓励他们将宽裕的新住房以及门店用于租赁,源源不断地得到收入。
①允许农民将自己以及亲朋好友的养老保险证件在银行作抵押,以贴息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房产的购置。这是将土地资源转化为物业资源和房产资产的主要措施,可以利用不动产帮助农民增强社会资本、进行资产积累,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失地农民也可以利用这份资产更积极地投资于子女教育,更有信心规划未来。由于资产账户具有多种功能,因此拥有账户的被征地农民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账户进行医疗保健、子女教育、为老服务、投资理财等,那么社区的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也会得到刺激而快速发展。由此,通过征地农民资产账户的建立以及个人资产的积累,社区环境也会得到改善,社会和谐程度也会得到明显提升。如果大而化之,一个新的社区一旦拥有了一定量的资产并且可以不断积累的话,那么这个社区同样也会得到较好的规划设计,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强化个人账户建设管理的主要措施
个人资产账户的建设、监管等环节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直接关涉社会保障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整合、配置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确保个人资产账户的健康运行、协调发展,真正满足人们生命周期内的各种需要。
1. 明确个人账户的产权性质
多年来,社会保障账户基金总是被挪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账户产权不能得到明确,账户产权意识不强,产权保护措施不力等。因此,要想确保个人账户风险降为最低,必须在明确个人账户产权私有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措施进行建设与管理。
关于社会保障的产权问题,早在 1974 年美国的费尔德斯坦就提出了养老金财产( social securitywealth) 的概念,并把养老金作为家庭财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社保基金入市,这里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在入市之前一定要明确个人账户的财产私人所有权。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产权还牵涉到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筹资模式、基金监管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个由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组成的权利集合体。
涉及到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项目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上述保险项目中的统筹部分主要来自政府财政供款、雇主缴费等,因此应当属于共有产权,其中的个人账户部分明显属于私有财产。社会救济基金及各种福利基金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来自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慈善捐赠,因此这部分资金应当属于国有产权。
2. 多途径实现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加速来临,社保基金必须实现增值,也完全可以实现增值,只有实现增值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准备工作,而且已经有部分社会保险基金正在投资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类资产可以作为当前养老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房地产类资产有较强的抗跌能力和投资收益能力,这些特点符合养老金的资金属性要求,可以作为养老金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投资品种。养老金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租金回报和资产增值收益。据悉,欧美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的回报率介于股市和债券之间,一般不会低于 5%。截至 2009 年底,全球养老金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总量超过 7 500 亿美元。当前,我国的保障房建设方兴未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十二五”规划明确保障房覆盖面达到 20% 左右,因此,国家计划建造3600 万套保障房,总投资预计5 万亿元。②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非常有限,保障房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可以考虑将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在保障房建设中发挥作用。
3. 严格控制账户风险
虽然老龄化日益深重,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金融风险,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来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如果个人账户资金的增值幅度低于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以及一般性投资收益,甚至出现了风险,国民也就失去了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社会保障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要加强事先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严格控制风险。经办机构、投资机构、托管机构应按照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投资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经办机构、投资机构、托管机构的全过程监督。
要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的国家投资管理系统,这样既安全、有效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又易形成规模,提高调节功能。虽然眼前庞大的社保基金积累导致基金面临保值增值的巨大压力,但这仅仅是受限于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以及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是迟早的,也是必然的。很显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暂时性的障碍而推脱长远性的规划。制度必须不断地调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也才能实现风险最小化。
4. 以保险证质押贷款分散与控制风险
为了能够借到足够量的款额,参保人不但可以凭借自己的参保证到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甚至可以通过借用亲朋好友的保险证作为抵押取借款,在诚信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后,还可以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出借保险证者将保险证借给借款人用于质押贷款,就相当于用个人账户内的资金,也就是用他的资产为借款人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诚信程度、还款能力和借款从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查,并对其决定承担责任; 借款者通过保险证质押贷款借款,承担相应还款的责任。由于这些借款人的亲戚、朋友,长期在一起共同生产、生活,对借款人的诚信程度和还款能力比较熟悉,对借款人借款从事生产项目的可行性也有着比较充分的认识,起到了一个诚信程度、还款能力审查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基金的风险,也即是说,借款人和出借保险证人共同承担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新疆呼图壁县农保部门的实践证明,贷款户按期还款率达到 99%,只有极少量农户因特殊原因延期还贷,因此也就不存在养老金被扣除、社保证被核销的情况。农村普遍实行的“五户联保”、“十户联保”等信用贷款模式,只要有一户农民无法按时归还贷款,那么其余的农户就无法再从金融机构贷款进行生产。而保险证质押贷款在借款农民无法偿还借款时,出借保险证的农民只以其农村社会养老个人账户的资金为额度,承担有限责任,并不影响其在金融机构的诚信度,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生产、消费等,真正体现了个人账户应该归属个人所有、由个人支配的性质。
有人担心,由于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经营能力及偿还能力都十分有限,通过保险证质押获得贷款以后,有可能变成呆坏账,保险基金的风险会增加。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毕竟,按照常规思维逻辑推测,这种情况在理论上会有发生的可能。不过,在各地长期的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一方面贷出的资金量都不大,而且大多用于养殖、种植、加工等农副业。据笔者在农村走访调查显示,不管农村还是城镇,人们贷款通常用于饲养牛羊、果林种植的约占 50%,购买中小型农机具、产品加工的约占 30%,小本经营等其他项目的占 20%左右,资金需求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特别是在农村,大部分时候都是几千块钱,且收益率大多在 100%以上,因此发生风险的几率很小; 另一方面,贷款之前,当事人都要经过培训与辅导,资金使用去向都要经过审核,在经营过程中还要跟踪服务、技术指导、信息咨询,贷款期限即将到期的情况下,还会提醒与催促。因此,综合起来讲,通过这方式,完全可以起到化解与分散风险的作用。
5. 以完全累积制扩大投资收益
规范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对实账积累制的个人账户至关重要。随着基金积累量的不断膨胀与扩张,社保基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这又反过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同时,资产社会政策的实施推广,对于保险、金融、房地产、为老服务等相关行业领域也是一个积极的带动。在这种情况下,宜采取实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稳健的市场机制、合理的投资策略获得较大回报。政府也应借此机会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发育,为基金经营机构提供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资效益的增加。因为,维持一个健康良好的资本市场,必须着重考虑这些环节: 多种形式金融产品的推广、严格规范市场行为、维护良好的资本格局、防止违规切割利益等。
完全累积制就是劳动者个人在工作时将部分收入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积累起来,存入个人的账户,并由特定的基金运营机构投入资本市场运营,在退休后利用资本的积累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完全累积制平衡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基金需要投资收益,这也是完全累积制能够取代现收现付制最大优势:
在同样给付的条件下,因为有投资收益,完全累积制能够减少 1/3 ~2/3 的缴费。因此,在完全累积制条件下,对基金进行投资收益是基金平衡的基本要求。
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按规定由参保者个人选择的基金治理公司进行投资运营和治理,投资收益在扣除基金治理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治理费后全部并入个人账户基金。
与现收现付或部分积累制相比,完全积累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疑难问题。退休后的养老金支付与在工作时的缴费完全挂钩,利于打破传统福利困境,提高经济效益; 完整的个人账户,使人没有其他幻想和依赖,工人不仅要积极缴纳保险费,也要积极监督雇主为其支付,以消除拖欠付款; 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尤其是促进国有资产转让,并及时调整投资结构,此外,持有国债和一部分股份的上市公司,应当把钱投入到电力、公路和其他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领域,这也正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问题的重要途径。①完全积累型的香港强制公积金计划②自 2000年 12 月启动以来,其投资运营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即使在 2008 ~2009 年间遭受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收益率降至最低值 - 25. 9% 的情况下,最近 10年也达到了年均 4.5%的收益率。据香港公积金局公布的消息称,2011 年的收益率为 16. 06%。自强基金实施以来,退休职员的整体获益率已经达到38. 5% ( 参见表 2) 。他们的理念是,退休之后不能光指望政府的基本养老金,个人在工作期间必须做到自强自立,积极参与投资理财,为自己的养老金添加筹码,这样才能从容不迫、舒适安逸地享受老年生活。当然,强基金的投资仍然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进行,投资的基本形式以基金为主。不过,由于受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由开放的金融环境影响,强基金投资收益必然会随着国际经济及金融形势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比如,强基金计划运行之初,体制尚未健全,且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因此在最初的两年里收益率呈现负值。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其影响,强基金收益率更是猛跌至 -25. 9%,但第二年即反弹至历史最高点。这也说明,自由开放也是金融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虽具有风险的一面,也有很大的收益机率,收益与风险总是形影相随的。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惧怕金融市场的开放,不要惧怕外来资本的冲击,它可以促使本土资本市场的迅速成熟与壮大。【表2】
6. 个人账户要适应生命周期内的多种需要
就一个家庭来讲,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对家庭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平均年龄偏高的家庭可能会有一定的积蓄,但却面临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的趋势,这样的家庭随时会遇到麻烦甚至陷入困境。而另外一些年龄较轻的家庭,因为积蓄较少可能会面临暂时的困难,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希望的大小主要是看有没有投资理财的途径,有没有对人力资本的有效投资。通常,年龄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家庭品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协助各类家庭增加收入、平滑各个时段避免出现危机至关重要。
在这里,除了家庭成员的正常劳动所得之外,政府通过制度安排( 比如资产账户) ,以引导、激励、强制积累的方式增加收入也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就家庭成员中的个体来讲,“从摇篮到坟墓”,个人账户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个人账户的设计一定要适合个人及其家庭生命周期内的每个重要事项的需求,有必要将仅具有单纯的养老功能的个人账户扩展为具有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多种综合功能的资产账户。因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入学,再到就业、婚姻、接受再教育、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直到退出工作岗位,最终离世,通常需要经历 80 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他们的经济状况( 收入和支出) 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难免会出现收入和支出不相协调的时刻。比如,在青少年时期以及老年期,基本上处于纯粹的消费支出状态,唯有在青年及中年时期才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储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制度安排帮助个人在各个时期合理协调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以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个人资产账户就可以起到一个随身携带的保险箱的作用,来润滑生命中遭遇的各种坎坷,满足各种不时之需。
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当期各类收入与所积累的家庭资产的函数。即 C = b( 1) × Y( d)+ b( 2) × A,其中 C 代表消费水平,Y( d) 代表可支配收入,A 代表家庭积累的资产,b( 1) 、b( 2) 均表示可变系数,也即是说,收入和积累都有多种途径( 见图 2) 。比如,收入方面包括工资、经营、租赁等; 积累方面主要指储蓄、投资、理财等方式。该方程式说明经济收入与家庭资产积累两者都对家庭消费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任何一项发生变化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而且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随时可以互相转化,即经济收入随时可以转化为资产积累,而资产积累又可以为家庭带来收入。资产账户可以在两者之间起到整合与贯通的作用,在其充分发挥平滑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帮助个人或者家庭实现均匀地跨期消费,而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图2】
现行的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仅仅是部分地满足退休以后的养老支出需求,并未能有效适应人们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其他各种支出需要。面对参保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个人账户的设计也要赋予其多种功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弹性,让账户资金适应人们生命周期内的多种需要,及时发挥保障功能。个人资产账户资金使用的安排必须建立在各种生活事件概率分布的基础上,既要反映一般的情况,同时又要有微调措施,以适应具体的个人情况。逐步淡化个人资产账户里各个项目边界,使之有机联结,相互之间可替代,账户里的各种资金可以互相调配起来使用。比如参保人要购房,这绝对是人一生中不多的且需要大量资金的应急事务。那么,无论账户资金来源于住房公积金、养老个人账户甚至医疗个人账户,都可以拿来暂时用于支付房款。当人们完成支付购房抵押贷款后,特别是到了退休年龄以后,个人资产账户的重点( 即使是积累了可观的住房公积金) 也应当转移到个人养老和医疗方面。这样做虽然使操作更为复杂,要求经办机构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这样的制度设计显得更为人性化,更能适合愈加纷繁的社会需求。当然,这也是人文政治的发展趋向,是社会保障强化公共服务的真正开始,至于技术设施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