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保障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的创新策略展开研究与探讨,进一步了解和分析社会保障工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行改革发展所遇到的机遇与困境,在其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工作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社会保障; 创新策略;
■■前言
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应该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但是就整体角度而言,传统的社会保障仍然集中在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部队等领域当中,对于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以及农民的保障少之又少。这样的发展格局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保障分散功能的有效发挥,还致使社会生产要素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合理的分配。因此,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工作展开创新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改革发展机遇
(一)经济飞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换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已经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续支撑,为社会保障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其实社会保障工作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能够对社会中的财富进行平均分配,以此来实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目标,所以说只有国家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状态,才能够保证社会保障增量改革的有序实施。现如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创新工作应该以提高物质投入、促进结构调整等手段来逐渐定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其所具备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就是说,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社会保障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能够促进人们的福利得到提升。
(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较为理想的成绩,并在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彻底改变了社会格局,致使社会发展期间利益失衡现象愈发严重。还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先富起来的人们能够掌握更多的优先权利,还能够在国家发展的同时获取到更多的利益,反之处于社会中低层的劳动者没有能够真正地享受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例如:企业所推行的是社会养老、公务员是实施的是退休金制度,这两种群体之间就已经拉开了养老金之间的差距[1]。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方针,为社会保障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也较为顺利,无论是在基本养老金方面,还是在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等方面其报销比例在一直提升。虽然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新常态的时代当中,但是我国的经济压力是一直存在的。原本的财政收入是以土地出让或者是资源开发为主,而在新常态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导致地方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尚未明朗,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这样一来,社会保障工作在发展期间就没有充足的财政支付来促进其发展,导致社会保障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二)结构调整致使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减弱
对于社会群众而言,只有在充分满足自身生活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进行结构调整时或多或少会对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造成影响。很多企业因为转型能力有限或资金不足而发生经营困难的情况,导致企业的失业人员骤增,社保中断的现象持续增加,致使社会保障缴费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019年年底我国城镇社保的参保人数达到了43482万人,但是企业的参保人数仅占总人数的80%,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趋势,表明企业的参保人数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企业员工的断保现象以及脱保现象仍然会持续发展[2]。
(三)养老及医疗支出压力增加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都是依靠于国家的支持所实施,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增长速度、政府对社保的投入力度之间缩减,加上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养老支出压力过大。与此同时,国家还在一直不断地提高城镇的养老金待遇,但是所能够收到的实际缴费年限并没有得到提升,由于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导致社会保证的统筹层次过低,致使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在医疗水平、医疗及时以及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不仅导致人们所面临的医疗负担逐渐加重,同时国家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也存在巨大的压力。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尤其是在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目前劳动力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方面,所以促进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有效缓解劳动力缺失的重要手段。但是想要吸引农民工进城必须要以制度保障让其留在城市当中,而不是以薪资收入作为吸引其进城务工的重点[3]。制度上的保障能够让农民工安心地留在城市中工作,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够完全打破“农民工”等问题,还能有效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发展。
(二)调整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保基金的增值能力
经济新常态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的现象。而政府及社会所需要承担的抚养压力巨大,为了能够缓解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倡导全民参与,提高社保的参保人数,加强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能力。所以国家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保证社保基金的增值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可以选择借助劳动密集型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来提升增值点,并逐渐推动我国社保基金进入到外海市场当中,将其所具备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三)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结构
想要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构建起多种形式累计的发展模式,并根据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企业与个人的承受情况来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弹性费率制度。就社保基金的来源而言,应该由国家、地方以及个人共同承担,并由国家政府承担最后的责任。另外,还要不断地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来配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在遵守强制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以及待遇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不断地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社会群众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享受到国家的保障。在改革和创新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基金与具备流动性的个人医疗账户,并基于工伤立法的基础上将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等方面相结合,为社会群体提供保障。
(四)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在贯彻和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的过程中应该将制定失业保险制度为重点,以此来缓解企业的发展负担并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因为失业保险基金对于再就业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该将失业保险的使用范围适当扩大,并制定科学合理政策制度,在促进困难企业有序发展的同时,避免就业岗位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5]。另外,要在原本的基础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金保工程”,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实施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形成一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且全国统一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
■■结论
总之,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需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保基金的增值能力,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结构,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为重点,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并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平玉.基于经济新常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336(12):8-9.
[2]刘翱翔.探微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9,000(004):127-128.
[3]付雯.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险改革的关键点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9,237(28):188-190.
[4]李昕澐.基于社保制度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0,262(11):56-58.
[5]安晓亮.创新发展煤矿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0,606(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