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河南省区域经济、人口、社会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3461字
论文摘要

  河南省区域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区域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有合理的规划.2012 年,河南省经济稳步增长,GDP 达到 29599. 31 亿元,经济增长率10.69%.18 个地市经济总量稳步增加,GDP 最高的郑州市是 5549. 79 亿元,最低的济源市430. 86 亿元.但 GDP 只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差异.文章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选取相应的指标变量,对指标变量的数据运用 Eviews 6.5进行主成分分析,对18 个地市进行综合排序,最终计算出综合指数 E,并作出相关分析.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本文从 2012 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选取 8 个代表性指标: X1 人均 GDP( 元) ,X2 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元) ,X3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元) ,X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X5 城镇能源工业投资( 元) ,X6 人均财政收入( 元) ,X7 人均工业总产值( 元) ,X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这 8 个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并且都选取人均指标,对经济发展的描述比较清晰.查阅河南省统计年鉴并通过分析计算,2012 年河南省 18 个地市相应指标值,并运用 Eviews 6. 5 对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 第一个成分 X1 占总方差的73. 80% ,第二个成分 X2 占总方差的 12. 55% ,第三个主成分 X3 占总方差的 7. 56%,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 93. 92%.因此从原有的 8 个指标中选出 3 个主成分: X1 人均 GDP,X2 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3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 3 个主成分进行分析.这3 个变量是不相关的变量,对他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指数,关键在于权数的确定.这里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 E1:

    E1 =0. 738PAC1 +0. 1255PAC2 +0. 0756PAC3    ( 1)

  运用 Eviews6. 5 对河南省18 个地市3 个经济发展主成分 X1、X2、X3 进行计算,并按照公式( 1) 计算出 E1,得出 18 个地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 郑州市 3. 188751,开封市 - 1. 161058,洛阳市 1. 125209,平 顶 山 市 0. 169577,安 阳 市- 0. 241696, 鹤 壁 市 0. 009695, 新 乡 市- 0. 205283, 焦 作 市 0. 815850, 濮 阳 市- 0. 334768, 许 昌 市 0. 209545, 漯 河 市- 0. 615119,三 门 峡 市 1. 194446,南 阳 市- 0. 776928,商 丘 市 - 1. 352891,信 阳 市- 1. 607927,周 口 市 - 1. 754569,驻 马 店 市- 1. 515706,济源市 2. 852793.经济发展综合排名前五名是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 排名比较落后的是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开封市,和实际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由于指标的选取过程存在主观性,所以研究结果并不是绝对精准的.

  二、河南省区域人口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人口的发展应该表现在它的数量对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适应度上.该研究选取了 5 个指标,即 R1 常住人口( 万人) ,R2 人口自然增长率( %) ,R3 社会从业人员( 万人) ,R4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 ,R5 失业人数( 万人) .对人口发展的 5 个具体指标数据运用Eviews 6. 5 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 第一个成分 R1 占总方差的56.05%,第二个成分 R2 占总方差的24. 18%,第三个主成分 R3 占总方差的 13.96% ,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 94. 19% .因此从原有的5 个指标中选出 3 个主成分 R1 常住人口,R2人口自然增长率,R3 社会从业人员.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3 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 E2:

    E2 =0. 5605PAC1 +0. 2418PAC2 +0. 1396PAC3    ( 2)

    运用 Eviews6. 5 对河南省18 个地市3 个人口发展主成分 R1、R2、R3 进行计算,并按照公式( 2) 计算 E2,得出 18 个地市人口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 郑州市 1. 896135,开封市 - 0. 20825,洛阳市 0. 963991,平 顶 山 市 - 0. 37618,安 阳 市0. 373884,鹤壁市 - 2. 0076,新乡市 - 0. 05886,焦作市 - 0. 41124,濮阳市 - 1. 09743,许昌市 - 0.31614,漯河市 - 1. 4492,三门峡市 - 1. 02835,南阳市 2. 386569,商 丘 市 0. 763534,信 阳 市 0.111514,周口市 2. 006133,驻马店市0. 702387,济源市 -2. 2509.人口发展综合排名前五名是南阳市、周口市、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 排名比较落后的是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这和我省 18 个地市实际人口发展状况基本相符.由于对指标的选取存在个人主观因素,因此,结果不具有绝对性.

  三、河南省区域社会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社会发展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建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全体公民都有机会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该系统选取了 7 个指标,即 H1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元) ,H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H3 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 人) ,H4 教育事业经费支出( 亿元) ,H5 科技人员数,H6 每千人口医生数( 人) ,H7 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张) .

  对人口发展的 7 个具体指标数据运用 Eviews6. 5 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 第一个成分 H1占总方差的 61. 67%,第二个成分 H2 占总方差的18. 64% ,第三个主成分 H3 占总方差的 11. 52% ,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 91. 83%.因此从原有的7 个指标中选出 3 个主成分 H1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H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H3 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 3 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 E3:

    E3 =0. 6167AC1 +0. 1864PAC2 +0. 1152PAC3    ( 3)
 

  河南省 18 个地市 3 个社会发展主成分得分及综合排名情况见表 1:

论文摘要

  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是郑州市、洛阳市,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周口市,和实际发展现状基本相符.

  四、综合指数分析和评价

  本文在对 18 个地市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分析结果基础之上,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E.我们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三方面都很重要,综合评价指数 E 可以建立如下公式:

    E =0. 3333PAC1 +0. 3333PAC2 +0. 3333PAC3    ( 4)

  计算结果如表 2:

论文摘要

  可以看出,2012 年河南省 18 个地市发展最好的是郑州市,其次是洛阳市; 发展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鹤壁市,和目前我省区域发展的现状基本相符.由于指标的取得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河南区域发展的不协调.

  五、启示与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 18 个地市的发展存在差距,呈现出不协调现状,应根据具体省情,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差距.现提出如下建议:

  1. 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目前,城市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还要取决于这个城市是否融入了"经济区域"的体系之中.要对我省进行适宜的区域规划,有利于减少盲目短期思想,实现长期全省的协调发展.要学习国外、省外先进的规划思想和思路,根据河南省具体位置、环境和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城市群、城市联盟,制订区域协调法,协调职能和法律的规范化.制订适宜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区域财政政策、区域人口政策、区域环境政策等等,缩小差距,不能让差距日益增大.制订区域型空间规划,根据当地经济、人口、社会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发展地区特产和产业.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还要积极培养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发展特色旅游景区,使我省各地市第三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

  2. 整合全球资源以利于河南区域发展

  河南是全国的粮仓之一,农业发展有基础,工业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发达,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基础,从农业切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从黄河文化切入,发展创意产业.既可以分城市发展,也可以分南北两个方向发展,整合各地市特色,引入省外甚至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结合国家政策合理有效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趋势,体现各地市特色、优势.

  3. 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经济发展很快,人口增长也很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还要提高人口质量.增加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措施提高本地人口素质,也可通过有利政策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

  4.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一些重要的资源出现短缺,环境遭到破坏,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凸显出来.各地区要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努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出版社. 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张 华.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广州: 暨南大学,2012.

  [3]欧向军. 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综合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 10) : 18 -23.

  [4]侯仁勇. 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