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太仓作为一个县级市, 处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域, 毗邻上海, 跻身全国十强县, 是中国的“德企之乡”, 经济发展迅猛。文章通过分析太仓经济发展现状、主体产业结构和现行产业布局, 研究其产业经济的特征以及优劣势, 并由此提出建议, 以期对太仓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 太仓;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竞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形成、发展, 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在我国,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支撑全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其中, 长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城市,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更为强劲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 形成了包括了苏浙沪两省一市的跨省界行政区域都市经济圈。太仓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县级市, 与上海全面接壤, 因此, 如何吸收上海经济的辐射能力, 协同上海产业发展, 并找准自己在长三角经济圈的角色, 应该是太仓人厘清经济发展方向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1、 太仓经济发展现状
2017年, 太仓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9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7.2%。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3828元, 增长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5%, 年末太仓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4家, 其中超亿元企业361家、超五十亿元企业3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9%,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4.5%。2017年, 太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6.93亿元, 新批外资项目83个, 完成注册外资9.16亿美元, 其中德资项目21个, 总投资1.16亿美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86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122.04亿元, 税收占比为86.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51亿元。
2、 太仓主体产业结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 太仓逐步形成了“5+5”的产业结构, 即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 以及精密机械、纺织化纤服装、电力造纸、金属加工、石油化工五大传统产业。以“十二五”情况来看, 2015年, 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062.1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50.1%,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7.3个百分点, 位于苏州各县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35.2%,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3、 太仓现行产业布局
“十一五”以来, 按地理环境、区域功能、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 太仓确立了沿江产业带、沿沪产业带和中部特色经济圈 (简称“两带一圈”) 的产业布局。其中, 沿江产业带是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为重点, 以太仓港为支撑, 实现港口、产业、城镇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 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中的干线港、长江枢纽港和江苏第一外贸大港。沿沪产业带是响应上海, 实现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配套, 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区, 打造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美的风光带。中部经济圈是以适宜的生态容量约束为前提, 围绕保持江南水乡特色, 全面优化三次产业, 形成特色经济圈。
4、 太仓沪太同城效应的发展模式
太仓, 是江苏接轨上海的最前沿, 区位优势明显的县级市。太仓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物流、信息流等资源都能够有效接受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自2016年起, 太仓逐渐建立“沪太同城, 融入上海”作为推动太仓发展的重大战略。沪太同城意味着沪太两地要素资源互通、城市导向同步、经济社会融合、功能布局一体。因此, 太仓政府在积极构建融入上海的长效机制, 在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民生事业等领域与上海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并取得了积极成果。2017年前10月, 全市引进上海项目323个, 新增项目投资总额88.77亿元, 新增注册资金35.68亿元, 占整个内资比重19.14%。其中, 三产项目共215个, 注册资金31.77亿元, 分别占比为66.56%和89.04%。
5、 太仓利用外资的发展模式
截至2017年年底, 太仓市共注册各类外资企业1604家, 注册资本达371.35亿元, 其中德国企业达286家, 总投资额超过40亿美元, 年产值达500亿元, 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0%。四线城市太仓成为德资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城市, 利用外资形成的“德企之乡”一直是太仓的重要标签。
(1) 紧盯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落户太仓起, 紧盯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德国中小企业, 并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让太仓成为德资企业高度聚集的地方。这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是指市场占比居全球前三位或所在大洲第一位的企业) 虽然客户往往是知名大品牌, 但由于其供应的是配件或原件, 因此鲜为公众熟知。由于注重引进细分领域中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在太仓引进的286家德企中, 46家属于“隐形冠军”, 这在全国很难找出第二个。
(2) 培训外资企业需要的人才。太仓政府于2001年建立了双元制 (是指“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工学交替学徒模式) 职业工人培训中心, 2004年更是全力投资创建了大专院校———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以确保能为太仓的德国企业输送人才。十多年来, 太仓通过双元制职业工人培训模式, 先后培养了近万名“蓝领”技术工人, 为落地在太仓的德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保证了德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高标准用工需求。通过复制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太仓对德资吸引力大幅提升。2004年太仓迎来德企的爆发式增长, 到2008年突破100家, 2013年突破200家。如今太仓的德资企业已接近300家。
(3) 打造适合外国人的文化生活环境。在太仓常年工作、生活的外国人知道, 良好的综合环境也是让德资高度集聚的重要因素。太仓自古崇文重教, 人文底蕴丰厚, 形成了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和精益求精的行事风格, 这与德国人追求卓越、严谨、执着的文化理念不谋而合。随着德企纷纷扎根太仓, 当地政府也在不断丰富德国人文环境。在太仓居民小区里, 随处都能看到德国家庭在散步;在德国人喜欢居住的区域, 面包房、香肠店、啤酒店等一应俱全。德国元素已成为太仓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6、 太仓未来经济产业发展的建议
(1) 不足。经过多年的努力, 太仓市已基本步入了向新型产业经济过渡的阶段, 这为未来的经济再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我们还是能发现, 太仓的产业经济格局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完整产业链。虽然吸收上海的经济辐射, 为上海的产业提供配套产品是太仓市重要发展战略, 但这不是全市缺乏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的全部理由。太仓具有新兴五大产业以及传统五大产业。“5+5”产业覆盖面广、新老结合的搭配格局看似高大上, 实际上各产业中的内在关联性和某个产业链的相对完整性都严重不足。太仓市产业规划中缺少一个在行业中具有绝对话语权、在地方经济占比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作为产业脊梁。
二是企业产业链地位低下。太仓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 生产中间产品, 缺乏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为是为其他企业提供配套, 太仓很多企业客户结构非常单一, 这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捆绑在别人身上, 客户打个喷嚏自己就可能高烧不退甚至性命不保, 缺乏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能力。尽管如此, 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其天然的风险性, 无须为销售焦头烂额, 更不必为回款提心吊胆, 利润低点却可以舒适地生存, 这滋长了企业经营者的惰性。温水煮青蛙, 等有一天被逼再回市场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竞争的能力。
三是产能低下, 有效投入不足。部分企业排放和能耗总量较高, 从企业自身改造和现有技术力量来看, 再压缩的空间不大, 节能减排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部分企业对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占用不少, 但对地方经济和群众就业的贡献却不高。这当中还有一批是小金属加工、小化工、小印染、小电镀、小食品加工等落后产能企业。另外,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近年来太仓外来项目显着减少, 现有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也不足。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建设投产进度不快。缺乏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项目, 也缺少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
(2) 建议。总体而言, 太仓的优势中区位优势是其核心和根本, 其一是沿江临海的优势, 其二是接壤上海的优势。因此作者认为, 要想做好太仓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需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带来的价值。
第一, 确立以港强市战略。太仓长江入海口约40公里的海岸线, 是国家一类口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省第一外贸大港。太仓需充分发挥沿江临港优势, 紧抓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沪通铁路建设机遇, 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集、疏、运网络, 加快港口信息化步伐, 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综合能级。大力发展沿江经济和港口经济, 利用港口带来的货物流、信息流、经济流, 放大带动效应, 带动临江产业高端化发展。
第二, 深化融入上海战略。近年, 沪太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沪通铁路的建设等项目大大便利了沪太两地之间的交通, 加强了两地的同城效应。太仓应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 大力承接上海产业转移, 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虹桥商务区、迪斯尼国际旅游度假区, 承接溢出功能。同时, 不断健全与完善沪太合作交流机制, 加强产业的对接与互动、提升产业协调能力、深化产学研的合作, 以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再者, 应积极推进沪太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 深化对上海的全面融入。
第三, 做好产业规划, 理顺不同产业间的内在逻辑, 凸显产业集聚效应、突出主体产业的规模效应。太仓市作为一个县级市, 占地面积800多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不足50万, 经济总量1200亿左右, 工业产值2000多亿, 确立“5+5”的五个传统产业和五个新兴产业的格局, 显然使得产业布局分散。整个“十二五”期间, 在十大产业中经济总量占比最高的新材料也不过一直在16%徘徊, 工业产值330亿左右。这使得十大产业平均用力, 根本没有所谓的支柱型产业。太仓十大产业中, 是相互之间有产业链的资源互补或共享吗?人才, 技术, 材料, 产成品, 还是下游产业?建立其中间的内在逻辑应是指引太仓产业规划的一个重要思想。太仓需确立一个主体产业, 打通其主要产业链, 其工业产值占比40%甚至50%以上, 这样方能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资源分配上才能有所侧重, 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少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及存在问题[N].上海证券报, 2010-01-05.
[2]刘晓午.第三种模式:中国区域经济的寻找[N].中国经营报, 200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