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发展综述(4)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27 共12365字
首都圈与京津冀一体化研究述评
随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首都圈作为一个以首都为中心城市的特殊都市圈,其特殊性在于首都具有一般城市没有的特殊职能,在中国发育成长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众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就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城市群研究的总体水平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四方面的薄弱环节。
系统性研究薄弱的制约
第一,系统的研究构架与设计缺乏。所检索文献中,单项研究明显居多,呈现各个学科领域散点状的展开。能够围绕一个整体思想或核心主线有目的性展开的研究十分缺乏,导致很多研究陷于低层次的重复与争论,一方面造成研究资源的损耗,另一方面极大地制约了研究对学科理论建设的价值贡献。第二,研究内容重心缺乏平衡。当前对于首都经济圈的研究多偏重于经济领域的战略分析,相关文献超过一半以上,从稳定与生存的角度来看,在首都圈地区,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对其能否可持续发展起到更为关键的影响,而目前针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这一复合系统的研究是十分缺乏的。第三,持续性研究缺乏。受政府工作思路、区域政策导向、热点事件的影响,主题性、热点型研究的交替出现,表现出冷热不均现象,导致研究的长期性、持久性与客观性十分不足,也就很难形成有见地、有影响力的成果。
精确性研究薄弱的制约
对中国首都圈内涵内容是什么,“圈”的边界范围在哪里?内在机制是什么等一些本源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开展得尚不充1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概念:首都圈、首都地区、大北京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这些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京津冀区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把握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是纷繁的概念正说明让大家信服的研究成果仍很缺乏。又如“首都圈”中十分重要的“边界”识别,在4000余篇文献中只有不到10篇文献有所涉及。再如“机内在制”问题,也只有一些文献从人口集聚与扩散、经济增长收敛机制与动力机制、生产要素流动、政府行为博弈等有简单的涉及,更深层次的区域运行规律并未获得。最终,对这些核心问题深入性研究的不足反过来又制约了“战略性构想与思路”真正的战略性与前瞻性,而流于自说自话。
创新性研究薄弱的制约
一是理论创新性的薄弱。研究视角多受西方研究影响。对一些新的城市区域发展现象热衷于介绍西方理论,而对其本质机理又缺乏足够认识,对中国的问题研究不深入,这就导致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首都圈理论探索与模式抉择十分缺乏。二是方法创新性的薄弱。目前中国首都圈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仍处于以定性描述为主的阶段,表现为现状描述与未来思考的定性阐述居多,定量科学的深入剖析缺乏。多数研究只根据普查或统计资料进行定性描述或简单的定量分析,很少利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与演化过程,亟需与大数据分析、多要素协同模型仿真模拟、数理统计分析、多尺度GIS空间分析等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结合,从动态、量化的角度来实现对首都圈成长过程进行准确把握。
操作性研究薄弱的制约
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学术界对城市空间宏观总结性研究多,一般性讨论多,创新性与实证性研究缺乏;理论总结与建构尚显薄弱,前瞻性与指导性不强。现有大量研究多为现象或对策研究,从管理学、政策学及从为政府服务角度的成果还是偏少,亟待向政府管理应用实践需求的转化。举一个例子,全面了解和探索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现实条件、区域一体化的协调程度和各项规划实施绩效对建设首都圈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评价测度首都圈一体化的协调度水平与各项举措的实施绩效的文献成果却寥寥无几,仅有如京津冀城市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首都经济圈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评价、铁路对都市圈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为例的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等,这些对指导今后首都圈的良性快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结语
未来国家京津冀规划将把首都圈与京津冀一体化从理论层面上升到政策层面,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打造一个繁荣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首都圈”是一项相对长期的战略任务,亟需加强研究探索。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积极加以推进,为打造首都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储备。例如,它的区域范围是什么,目标指向是什么,相关省区市如何共同描绘一个相对明确的路线图。以此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市场和行政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首都圈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才会水到渠成,健康成长。
注释
1 充分发挥环绕首都的独特优势,积极主动为京津搞好服务,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战略合作,承接京津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信息、技术、消费等转移,形成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4市近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三河、涿州、怀来、滦平等14个县(市、区),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科技成果孵化、新兴产业示范、现代物流等四类园区,发展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等六大基地,逐步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的新兴产业圈、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圈、独具魅力的休闲度假圈、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圈、舒适宜人的宜居生活圈。
2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邻近北京将近1000公里的范围内,主要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四个地级市建设一个发展特区,包括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这个发展特区将包括京东、京南、京北三个新城以及7个人口在30万人以上的中等规模城市,将环绕北京的区域建成一个全封闭的城市带。
3 中国社科院、北京市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指出,在北京的“空吸”之下,与京津接壤的河北省6个设区市的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等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这不仅与京津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阻挠甚至可能隔绝京津地区和外围城市的联系,大面积贫困带的存在,客观上制约着北京、天津两个中心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玲。略论北京“首都圈”的形成与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86(1)
2 杨树珍。试论首都经济布局的圈层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7(1)
3 吴良镛,等。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姜学锋。“3+2”首都经济圈战略构想出炉[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5)
5 徐国弟。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探讨--关于京津冀九城市群体发展的战略定位构想[J].城市,1995(1)
6 芮鸿程,李维安。首都圈的内涵演进:创建首都圈模式的战略构想[J].城市开发,2000(12)
7 谭成文,杨开忠,谭遂。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4)
8 谭成文,李国平,杨开忠。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J].地理科学,2001(1)
9 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1 邵颖萍。从“首都圈”到“首位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再建构探索[J].中国名城 2010(10)
12 刘治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首都经济圈发展[J].领导之友,2011(5)
13 王书利。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和战略目标[J].领导之友,2011(3)
14 李景元。对接京津与都市区经济一体化:构建环首都经济圈与京津走廊的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5 徐兰。“环北京经合区”畅想[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6)
16 马志云,王晓强,李磊。“环首都体育休闲圈”消费群体需求状况及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
17 马志云,王晓强,杨金田,等。环首都体育休闲圈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18 冉宝松。“环首都物流圈”难热[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5)
19 邹芯月。“环首都经济圈”呼之欲出[J].证券导刊,2010(44)
20 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5)
21 朱波,赵朋,王新峰,陈怡星。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4(S2)
22 孙冬虎。“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考察[J].北京社会科学,2014(12)
23 刘勇,李仙。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4(5)
24 牛伟东。重大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J].决策与信息,2014(10)
25 祝辉,张晋晋,安树伟。城市群发展状态的测度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4(9)
26 丁一文。国外首都圈发展规律及其对我国“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7 顾朝林,刘晓斌,袁晓辉,等。建设北京世界城市视角下的环首都圈发展规划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1)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