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SCI医学论文

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3 共4346字
摘要

  中医药领域的科技查新,是指科技查新机构按照《科技查新规范》,通过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查新委托人提供的科研内容做出新颖性判断[1].其目的是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申报和专利申请等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并对卫生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中医药项目的科技查新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和行业的查新特点,因此,它对医学情报人员的检索和分析文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从事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践,针对中医药科技查新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目的是切实提升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

  1 中医药科技查新的现状。

  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查新工作最早起源于 1985 年,到1996 年,医药卫生系统的科技查新制度初步建成,相关部门也做出明确规定,凡申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与成果鉴定的项目,均须由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或其分中心、或科技部认可的一级查新单位出具查新报告[3].目前,除卫生部认定的有资质的查新机构开展了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外,具有教育部认定资质的 9 所医学查新机构也开展了此项工作,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同时,各个中医药查新机构都引进了医学、药剂学或中医药学科背景的查新员。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共有查新员 11 位,其中 7 位查新员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北京中医药大学共有查新员 12 位,其中 5 位查新员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查新员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查新质量的基本条件。

  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开展至今,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同,查新业务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年至 2013 年完成的查新业务量分别是 546 项、603 项和 788 项,说明中医药查新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中医药科技查新作为我国医学领域内一项独有特色的工作,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存在较多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而如何提升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使中医药科技查新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是目前需要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2 影响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的因素。

  2.1 查新用户的问题。

  中医药科技查新的用户大多来自医药卫生系统。在查新工作实践中,多数查新用户在填写查新委托单时,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项目的创新性或关键技术;在填写的项目委托书中,必要的创新技术、相关指标和方剂的主要成分不明确。有些用户将项目标书中的大段内容作为创新点;有些查新用户则将国际上中医药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或新方法,全部照搬照抄在自己的课题内,而这些技术或方法有时与自己的课题毫不相干,无法提炼到查新点;还有些查新委托人在填写查新委托单时,希望自己的项目技术是国内首创或国际领先,故用生僻的不常用的中医药术语做检索词,使得查新员有时对其概念模糊不清,对密切相关文献不能查全查准,严重影响了查新报告的质量。

  2.2 数据库的缺乏及滞后问题。

  文献数据库是开展查新工作的必要检索工具。一些医学查新机构由于受经费的影响,购买的数据库数量非常有限。近年来,面对数据库价格连年上涨的压力,一些重要的国外数据库使图书馆或查新机构不堪重负,这在一些医学情报研究所的查新机构表现得尤为严重,有些医学情报研究所每年的查新收入仅能维持现有数据库的费用,对于昂贵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如Dialog、STN,更是望而却步。一些需要进行现刊手工检索的外刊文献,在高校图书馆或查新机构也是捉襟见肘,联机检索后查到的文摘在图书馆中却找不到原文。文献资源的不足或缺乏,导致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4].另外,一些期刊论文数据库的更新滞后现象及一些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成果等找不到原文,对查新报告的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2.3 查新人员的专业及技能问题。

  中医药科技查新涉及的内容广泛、专业性较强,要求查新人员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学知识,还必须具有中医学、中药学的学科背景。只有具备了中医药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项目的内容和技术要点,正确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和分析海量的中医药文献资源。但目前一些中医药科技查新机构受人员流动的影响,具有医、药专业背景及从事过医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还为数较少,在查新高峰集中期,有限的查新人员难以应付大量的查新委托项目,结果导致非专业的查新人员在面对具有较高专业深度的中医药查新课题时,由于对项目内容和技术要点的理解或把握不准,不能准确获取文献信息,导致查新报告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有助于查新人员熟练地进行文献检索,较好的外语水平则有助于查新人员对相关文献做出准确的分析和筛选。但事实上,许多非中医药专业背景的查新员经常不能准确翻译相关文献的关键内容,导致查新报告的结论缺乏说服力。

  2.4 审核不够严谨的问题。

  由于科技查新工作受政策性的影响,每年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受理时间一般在 3-5 月。因此,科技查新机构的查新项目也相应地集中在这一段时间,导致多数查新课题在 2~3个工作日完成,使审核员对查新报告的审核也因查新项目过于集中而仅限于查新报告的格式及个别内容的表述是否恰当,而忽略了对查新报告质量的实质性审核。审核员是查新报告最后的把关者,与查新报告质量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

  3 提高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的策略。

  3.1 加强与用户的交流。

  由于受工作性质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查新员对课题的理解,不如从事中医药技术领域研究的查新用户。因此,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在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沟通要贯穿查新的整个过程。确立查新点是进行科技查新的关键,也是科研项目获得立项许可或获得奖励的主要依据,与委托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在理解课题内容的同时也确定了课题的创新性,能尽快提炼出查新点,制定检索策略;在查新报告撰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所查文献有理解上的问题或偏差,而及时与委托用户沟通,既可以提高查新工作效率,又可以使查新结论更有说服力;当查新结论与委托用户出现分歧时,首先应听取委托用户的意见,同时应咨询有关专家,做到查新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查新结果有理有据。

  3.2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对于中医药科技查新部门来说,顺利开展查新工作的基础是具备中医药文献资源数据库。文献数据库是保证查新质量的基本要求,而一些科技查新机构的中文数据库数量有限,外文数据库则更少,无法保证文献资源的查全率。因此,查新机构一方面要根据查新需要适当地补充数据库,购置光盘数据库及中医药类的纸质资源等;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有充足的经费,在数据库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医学情报研究所由于经费不足而导致数据库缺乏,通过与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可以有效解决文献资源匮乏的问题。另外,网络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更新周期快且可以查到全文,能很好地改善数据库更新滞后的问题。如通过中国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工程里的多库融合检索平台,能查找到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中药数据库、临床医学数据库和中药新药品种数据库、中国中药化学数据库等 20 余个有关中医药的数据库[5].这些官方网站数据库为中医药科技查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中医药查新报告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3.3 提高查新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医药查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查新人员医学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查新报告的质量;同时,现代中医药科技查新涉及的学科分类也越来越多,各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交叉渗透,研究课题往往跨学科且多元化,这就对查新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查新人员在工作之余,不仅要利用业余时间大量学习与中医药查新有关的书籍、期刊,并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培训,也要经常与其他中医药查新机构进行业务交流学习。这既可以拓宽查新人员的知识面,有助于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查新人员的工作效率。

  3.4 完善审核制度。

  审核工作是中医药科技查新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审核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查新报告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审核的内容包括查新点的提炼和归纳是否全面准确,检索策略是否合理,密切相关文献和相关文献与本课题的对比是否具有逻辑性与支撑性,查新结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查新报告各项内容的着录格式是否符合查新规范等[6].因此,这就要求审核员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目前,由于审核员资质考试要求条件较高,需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这使得部分中医药查新机构的审核员缺乏,审核流于形式。对此,查新机构一方面要增加审核员人数,另一方面要建立详细的审核程序,用制度督促审核员按规范操作,严把科技查新质量关。

  3.5 建立查新质量监督机制。

  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走过了近 30 年的历程,但一直缺乏统一的查新质量标准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对各个中医药查新机构查新质量的优劣无法做出全面、量化的评判。不同资质认定系统的查新机构使用的查新报告格式也各不相同,一些医学查新机构的查新报告格式仍然沿用最初卫生部的查新报告格式,教育部高校医学查新机构采用教育部的查新报告格式,这也导致出具的查新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由于不同查新机构的查新员和审核员素质参差不齐,查新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医药领域的查新质量监督机制,对查新报告进行不定期抽查,真正提高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科技查新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已日趋重要,不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也可对研究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但在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而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解决。只有不断排除和解决科技查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以促进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查新报告的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查新实践,对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而中医药科技查新中的相关问题亟须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解决,才可以进一步提高查新质量,进而助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一伦,杨学智。 中医药科技查新与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313-315.

  [2] 李凤玲。基于中医药学科技查新的主要数据资源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增刊,2008,5(15):135-136.

  [3] 张海萍,任路。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常见问题解析[J].中医药学刊,2006,24(6):1071-1072.

  [4] 王文平,程冰,黄达。科技查新工作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6(9):15-17.

  [5] 王蕾,匡登辉,郭明明,等。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4):60-62.

  [6] 吴春。 论科技查新质量体系各要素的管理[J]. 情报探索,2006(5):58-5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