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人体解剖学论文

拇指掌侧动脉及其与周围骨关节和肌肉肌腱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5 共3902字
论文摘要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器官之一,它能协调完成多种复杂的活动,而拇指的功能占手功能的 40%,特有的对掌功能可协助手完成精细的抓、捏、握等精细动作,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显着特征[1].手部损伤后,不仅要去修复手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修复手的功能,因此在手完成各项功能占据重要作用的拇指的修复至关重要。拇指的重建受很多因素制约:拇指的损伤性质和平面、剩余手的情况、职业要求、吸烟史、血管慢性病史,以及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2],拇指损伤后修复的关键在于血管再通,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拇指的血管进行了研究[3-6],同时也研究了示指及虎口区的血供[3,5],但由于研究广泛,分类依据标准不同,造成拇指掌侧主要动脉分型混乱,结果相对不完整。本研究重点观察拇指掌侧动脉起源、走行、共干情况及其与周围骨关节和肌肉肌腱的毗邻关系,为解剖教学积累资料,同时也为临床手外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时提供形态学参考。

  1、材料和方法

  72 例手部血管标本。其中新鲜手部血管标本 46 例(左 27例,右 19 例),手血管铸型标本 26 例(左 12 例,右 14 例),标本均来自新乡医学院解剖实验室教学标本。重点观察拇指掌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吻合情况及其与周围骨关节和肌肉肌腱的毗邻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根据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共干情况将其分为 2 型,分别是Ⅰ共干型(附图①- 附图③),Ⅱ不共干型(附图④-- 附图⑤)。根据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血供来源,Ⅰ共干型又分为 3 个亚型,分别为:a.共干 - 掌浅弓型(附图①),b.共干 - 掌深弓型(附图②),c.共干 - 桡动脉掌浅支型(附图③);Ⅱ不共干型又分为 2 个亚型,分别为:a 不共干 - 掌浅弓、掌深弓型(附图④),b 不共干 - 第一掌背动脉、掌浅弓型(附图⑤)。

  2.1 Ⅰ型共干型 32 例,占 44.4%(附图①-附图③)。

  2.1.1 共干 - 掌浅弓型 3 例,占 4.17%(附图①) 桡动脉在将要绕过腕部时发出掌浅支,它穿过或偶尔行于鱼际肌表面,有时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或者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无吻合,直接延续为形成尺动脉型掌浅弓[7].掌浅弓在近虎口区分出第一指掌侧总动脉,分为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和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拇指两侧和示指的桡侧。

  2.1.2 共干 - 掌深弓型 26 例,占 29.17%(附图②) 桡动脉转向手掌,其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参与形成掌深弓,掌深弓近起始处发出拇主要动脉,该动脉在第一掌骨的掌面、拇收肌斜头下方,第一骨间掌侧肌外侧下行。在近节指骨底、拇长屈肌腱的深面分为两支,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拇指两侧,拇主要动脉通常也发出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营养示指的桡侧。

  2.1.3 共干 - 桡动脉掌浅支型 3 例,占 4.17%(附图③) 桡动脉掌浅支走行于大鱼际表面或深面,或分为两支走行于大鱼际肌的表面和深面,在近第一掌指关节处直接延续为第一指掌侧总动脉,发出两支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拇指的桡侧和尺侧。

  2.2 Ⅱ型不共干型(附图④-附图⑤)。

  2.2.1 不共干 - 掌浅弓掌、深弓型 27 例,37.5%(附图④) 桡动脉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掌浅弓发出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参与形成掌深弓,掌深弓发出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两条固有动脉在走行过程中,有交通支。该分型中,拇指掌侧的动脉由掌浅弓和掌深弓分别发出。

  2.2.2 不共干 - 第一掌背动脉、掌浅弓型 13 例,18.06%(附图⑤) 桡动脉在进入第一掌骨间隙前发出一分支动脉即第一掌背动脉[7],该动脉行于第一掌骨背侧肌浅面或深面,在虎口区近第一掌指关节背侧分处出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背侧指背动脉;桡动脉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形成掌浅弓,或者掌浅弓也由尺动脉末端单独延续构成,掌浅弓在第一掌骨头处发出一分支动脉行于大鱼际肌深面,在第一掌指关节掌侧穿出移行为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营养拇指桡侧。

  3、讨论

  关于拇指掌侧动脉的分型,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其研究[13,19],分别以该动脉的血供来源及拇指优势血管为依据对其分型,同时研究了拇示指、虎口区的血供及吻合规律,仅依据血供来源对其分型没有考虑到动脉走行异常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研究范围广泛,对于拇指掌侧动脉的描述相对不细致、完善。因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善,以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起点的共干情况及其动脉来源对其分型。

  拇指的血供主要来自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9].根据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共干情况将其分为 2 型,分别是Ⅰ共干型,Ⅱ不共干型。根据拇指掌侧动脉的血供来源,Ⅰ共干型又分为 3个亚型,不共干型又分为 2 个亚型。在研究中,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共干的 32 例,占 44.44%,其中共干 - 掌深弓型在研究中出现概率最高,为 29.17%,在该分型中掌深弓发出的拇主要动脉,拇主要动脉发出拇指桡、尺掌侧固有动脉和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供应拇指两侧和示指桡侧,这种分型在经典教科书[7]上均有描述。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不共干的 40 例,占 55.56%,其中不共干 - 掌浅弓、掌深弓型出现概率最高为 37.5%,本型中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分别来源于掌浅弓和掌深弓。以上分型分析说明,拇指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掌深弓和掌浅弓两套系统。

  对拇指掌侧动脉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不共干 - 第一掌背动脉、掌浅弓型中,拇指指背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可以共同起源于第一掌背动脉。近年来,采用拇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0,12-15],操作方便,成功率较高,在临床普及推广。此种分型的存在可以提示临床医生在进行这类手术时注意保护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避免在手术中误伤[16].

  本研究能够使手外科医生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拇指的血供,为临床医生进行相关手部手术如断掌断指再植、皮瓣移植、拇指再造时,注意辨别拇指掌侧动脉的各种分型,掌握其解剖学位置及血供来源,为寻找合适的血管吻合提供思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Emerson E T, Krizek T J, Greenwaid D P. Anatomy physiology and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the thumb [J]. Ann Plast Surg, 1996, 36(2):180-191.
  [2] 沈尊理, 邢书亮。 手的整形美容[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 1(22): 1-3.
  [3] E. L. Ames, M. Bissonnette, R. Caland, et al. Arterial Anatomy of TheThumb[J].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1993, 18(4): 427-436.
  [4] 张业辉, 李少华, 徐达传。 拇、示指动脉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 26(4): 383-385.
  [5] 秦小云, 徐达传, 钟世镇。 虎口区的动脉及其吻合与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5, 13(3): 166-170.
  [6] Lemmon J A, Janis J E, Rohrich R J. Soft-tissue injuries of thefingertip: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analgorithmicapproach[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 122(3): 105e-117e.
  [7] 徐群渊。 格式解剖学 [M]. 第 39 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1025-1030
  [8] 高士濂。 实用解剖图谱: 上肢分册[M]. 第 2 版。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 215-283.
  [9] 顾玉东, 王澍寰。 手外科学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83-286.
  [10] 沈尊理, 黄一雄, 贾万新, 等。 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9, 20(12): 717-72.
  [11] 顾玉东, 王澍寰, 侍德。 手外科手术学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04-204.
  [12] 沈华, 沈尊理, 张兆峰, 等。 指蹼穿支蒂逆行掌背皮瓣修复手指创面[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 22(10): 588-590.
  [13] Yang JW, Kim JS, Lee DC, et al. The radial artery superficial palmarbranch flap: a modified free thenar flap with constant innervations[J].J Reconstr Microsurg, 2010, 26(8): 529-538.
  [14] Aydin H U, Mengi A S. Recurrent interdigital pilonidal sinus treatedwith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J]. J Ptast ReconstrAesthet Surg, 2010, 63(12): e832-e834.
  [15] Vollala VR, Nagabhooshana S, Bhat SM, et al. Rare anatomicalvariant: arterial circle in palm and at the base of the thumb [J]. Rom JMorphol Embryol, 2008, 49(4): 585-587.
  [16] Ramírez AR, Gonzalez SM. Arteries of the thumb: description ofanatomical variation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Plast ReconstrSurg, 2012, 129(3): 468e-476e.
  [17] Jakubietzr G, Kloss D F, Gruenert J G, et a1. The ageing hand. Astudy to evaluate the chronological ageing process of the hand [J].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8, 61(6): 681-686.
  [18] Saxena A, Agarwal KK, Ray B, et al. A rare finding of the superficialpalmar arch-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J Clin DiagnRes, 2013, 7(4): 704-708.
  [19] Feigl GC, Petrac M, Pixner T, et al. The superficial palmar arch andmedian artery as an example of misleading results due to a smallnumber of investigated specimens or the use of differentclassifications[J]. Ann Anat, 2012, 194(4): 389-395.
  [20] Loukas M, Tubbs S, Louis RG, et al. Princeps pollicis artery arisingfrom the superficial palmar arch [J]. Singapore Med J, 2009, 50(11):e391-e3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