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贫困大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6 共4576字
(一)社会支持
社会是贫困大学生展现自我的主要平台,由于家庭环境与经济的特殊性,他们很难从家庭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也导致了他们自信的缺乏,最终也很难从自身来寻求个人价值,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正确人生观的树立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贫困大学生是需要社会认可的,他们更多的自信是建立于社会价值的体现上,无知与落后并不是这些大学生主动选择的结果,只要他们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意愿与行为,那么社会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发展的领域和机会,让他们在一个广阔、多样的社会环境中既找到了正确的奋斗目标,也使他们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支持的力量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不容小视的,他们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人,他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宽容与肯定。
(二)高校教育
大学,是贫困大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环境。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由于受家庭环境和父母素质的影响,他们人生观的形成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的人生观已经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高校不能只简单的传授科学知识,而应加强大学生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教会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教会他们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自我、他人与社会。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学校不能只是单纯的去维护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应该教会他们重新确立自信心,适可而止的维护自尊,而不是变为自负的情绪。总之,在学校教育的指引下,他们应该建立这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看待自己的现实处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白贫困并不代表人生的毁灭,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着的价值,在于改变自己的现状,创造美好而辉煌的人生。
(三)个人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能认清他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贫困不是罪过,作为贫困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贫困。在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困境并不能得到迅速的改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们能做的就是“改变所能改变的,接受所不能改变的”,避免自己偏执心理的产生。当然,也不要和他人盲目的攀比,因为盲目的攀比只会让他们增加自卑感,失去奋斗的信念,从而迷失自我。同时,贫困大学生应该真正的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他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贫困并不意味着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丧失,把它坦然的看成是一个人生考验,作为一个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多给自己一些乐观的暗示,创业、出国等方面都给予信用评价,从而有效约束其金融行为。
其二,培育学生诚信意识。高校配合银行、保险公司把管理关口前移,在发放助学贷款前,或在集中组织申请保险业务时,采取各种形式,对借款学生进行贷款知识、还款流程、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宣传培训,鼓励学生主动、按时、足额还款,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提前还贷;协同信用保险机构开展诚信教育、信贷风险管理、逾期催收和违约通报工作,并做好借贷学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学生诚信意识。
(四)加大宣传教育,提升贷款服务水平
其一,提高贷款服务。随着全国征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续程序。同时,生源地贷款可提前进入高中校园,适当减轻高校、银行各机构压力。如在江苏省,所有高中均成立了“学生信用和生源地贷款资格评议小组”,由评议小组确定可以贷款学生的名单。由于经办网点在地理上分布广泛,能够有效地分散高校助学贷款的工作量,提高贷款审批、发放速度,缓解高校较集中的资金风险,减轻集中借贷的压力。[6]
其二,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对该政策的认识,对于边远山区,可招募一批志愿者、派驻讲解员、印发小册子,提高家庭对于政策的了解。县教育局、中学教师可在学生毕业前,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政策宣讲,同时,可在全省发行的《志愿指南》手册上增加学生资助政策指南,高校也应将资助政策手册与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给学生,让家长及学生及时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建。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中国经济网。2015年大学生就业新动向[EB\OL].http://edu.ce.cn.
[3]郭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研究[D].湘潭大学,2009.
[4]史婉玲,谢悦蕾,陈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5,(3)。
[5]杜玉伟。引用信用保险机制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开展[J].中国金融,2011,(10):22.
[6]陈瑞昌。江苏今年将发放4亿生源地贷款[N].中国教育报,200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