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从参与观察法角度思考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田野资料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9 共3226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初期,以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和布朗(A.R.Radcliffe-Brown)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主张人类学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当下社会的分析与研究上,并提出了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要求人类学家要从书斋中走出来进入到土着居民区去,学习当地土语,与土着居民生活在一起,直接对所进入的群体进行观察了解,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这应该是人类学研究进程中参与观察法的最初体现。

  而参与观察法是当代人类学和民族学开展田野工作中运用得较为广的方法,也是田野工作中搜集资料的科学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对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和田野资料的思考应该从参与观察法入手进行分析和探讨。

  1.参与观察法与过去主要靠航海家、商人、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提供的口述和记录资料作为依据的研究以及那种“足不出户”闭门构筑宏大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大不相同。

  这一方法论的提出,从某种程序上而言,是对过去那种忽视进行实地调查而开展的资料分析及理论研究的一种批判。

  进化论学派是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与人类学同时诞生。进化论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 巴 霍 芬 (Johann Jacob Ba-chofen)、麦克伦南(JohnFergusonMclennan)、拉伯克(SirJohnLubbock)、梅恩(SirHenryJamesSumn-erMaine) 等人虽然用进化论的观点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提出了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类学和进化论学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他们都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他们的着作都是根据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和旅行家们提供的民族志资料撰写出来的。这按照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在他的着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Western Pa-cific)中所说的:“一位民族学家进行研究,仅仅局限在文献资料,或宗教,或技术,或社会组织方面,而省略掉人工的田野访问,那么他的工作将会有严重的缺陷”。事实上也是如此,进化论学派的论述在当时进步的,但在后期的人类学研究进程中也被不少的研究者证明了其有一些不少的错误观点存在。

  而参与观察法就是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 在 1914 年跟随蒙德人类学考察队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去进行实地调查期间所创立的田野工作标准,这一方法的创立给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工作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他在其着作《科学的文化理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OtherEssays)中指出,在研究方法上,人类学“必须从事民族志田野工作,即经验型的研究……必须同时谙熟观察艺术,即民族学田野工作,同时又是文化理论的专家,……两者齐头并进。否则,其中任何一者都毫无价值。观察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归类和分析。建构理论就是总结过去观察到的相关性,并预见其对现有理论难题的经验证实或证伪”。通过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参与观察法主要是对某个地域或族群的文化特性进行分析而实施的一种田野工作方法,是开展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所必须进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参与观察的整个过程,就是对某个地域或族群的文化特性的再认识过程,前提是观察者要能融入到这个地域的文化特性中去并被该族群所接纳和信任,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开展有目的性的田野工作并取得有价值性的田野资料。

  2.当了解了田野工作的基础方法后,一个新的问题又重新浮现于我们的脑海深处。那就是田野在何处?从字面上来理解,田野就应该是离自己住所较远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某种自然环境或乡土气息浓重的人类寄居地。

  而要进行田野工作就似乎应远离都市或自己的居住地到一个比较遥远的环境或地地域去,也就是所谓的要有空间距离。

  然后在调查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要有“我者”与“他者”的明确区分。这种观念在人类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但是 19 世纪早期的人类学家,大都出自于贵族阶层,他们认为进行田野调查的资料收集者只不过是一些地位低下没有技能的人,即便有一些略有成就的商人成为田野资料的采集者,他们也认为那是不文雅和不体面的工作。

  直到 19 世纪末,大学体系对科学训练和研究对象的实际研究的成果得以发展,这些足不出户被称为“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批评,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方法和地点才被重视起来。

  而什么是田野?田野在哪?的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从而伴随着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发展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不断地研究论证。

  至于田野在哪?人类学家的论述各有不同。

  但在早期被广为认同的田野主要是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相隔遥远、相对封闭的“异文化”、“野蛮民族”所在地。从研究视角来看这是人类学家对简单而封闭的小型社会的研究。而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大量的人类学家把田野的视角从异地转向本土,发展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出现了局内与局外人之分,并有学者认为局外人有“进不去”的问题,而局内人也有“出不来”的弊端,而真正的田野工作不仅是要“进得去”,最终还要“出得来”的结论。而对于田野在哪?的问题,又从最初的异文化简单社会回归到自己所处的复杂文明社会,从研究那些边缘群体,到对主流群体的研究。发展到当代,甚至有学者大胆地提出,田野已经不是一个具体地点的表述,而是一种既有空间维度,又有历史和时间维度的方位。

  当“田野无处不在的观点”被提出来的时候,已经意味着田野在哪?的研究已经从传统内涵的延展上升到无限广大的认知范畴。而对于什么是田野?

  哪儿是田野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能够通过参与观察法和个别访谈进入到具有相应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能采集到对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有实际意义材料的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就叫田野。

  3. 当了解了田野工作的基本方法又知道了田野在哪?的时候,如何开展田野工作并获取有价值的田野资料的问题又摆在眼前。正如上一段所说,如果我们把田野理解为一个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那我们所要进行的田野工作只能是这个复杂时空中的一部分,其社区或范围会不自觉地受到来自不同维度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得研究视野中的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成为了一个有联系的开放性单元。

  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看,要开展田野工作并对可能遇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就应该从不同维度把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纳入到更超前的视野中去解读,这样才会获取有价值的、具有影响力的田野资料。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能正确地辩识所调查研究的田野到底是以何种形式存在?所以,要使田野资料真正具有可研究价值的属性,就应该把通过不同时空社区和时空范围所获取的田野资料公开、公示于以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为主体的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检验或论证,这样才能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推动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果出现。

  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我们的相关田野工作者具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理念,把未知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纳入到人类学或民族学方法论的体系中去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把所研究出的正确结论上升到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的理论高度上去。

  在这一过程中,田野工作者可能会经历迷茫、焦躁、痛苦、刺激、兴奋、失落、困惑的身心煎熬,但就是要通过这样的“炼心”过程,田野工作者才能真正融入到田野工作的最终乐趣中去,才能获得在研究里程中所精心培育的硕果来。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田野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料搜集或者只是到某个时空社区或时空范围中去进行粗浅的个别访谈。它应该是在一个没有实体研究室空间的状态下,进行人类学或民族学认识和思考的心理修复或认知完善的体验或感知过程。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在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甚至从某种程度或意义上来理解,是一切人类学或民族学理论的来源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蔡家麒.试论田野作业中的参与观察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2-56.
  [3]黄剑波.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J].广西民族研究,2007,(3):66-77.
  [4]王立杰.用“田野性”认识人类学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07,(3):26-32.
  [5] 朱志燕.感悟思维:连接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理论的桥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4-6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